577 王朝末日,为了圆谎,社稷竟只能托付于妇人~(2/3)
途所见皆是平原,广袤的大平原。
“中原,文明的起源。”
“只要做好水利,这偌大的平原该产多少粮?北伐结束后,农业署和水利署就立刻组织人手重播,恢复秩序。”
“陛下圣明。”
远处,一骑快速奔来。
骑士远远下马,由禁卫军接过情报转呈陛下。
乃是陆军大臣林淮生的手书。
“西路军已控制河南全境,残清经潼关窜逃西安之路线已切断。”
“河南清军已尽数被歼,本省之成规模流民武装也已被肃清。臣留下部分驻军,亲率主力越过黄河继续北进,断绝残清经娘子关西窜之可能。”
李郁点头。
“准了。”
“告诉林淮生,河南、皖北、苏北之防务全部交给第2军团。他可抽调所有兵力进攻,再进攻。”
“寡人将与他在燕京城下汇合。”
休整之时,李郁对着地图沉思,脑海里将各军团所在位置虚空标注,琢磨着是否有漏洞。
安徽、江苏、河南皆已在手。
兵锋所至,地方势力和清军的抵抗微弱。
大部分地方势力在战乱当中被物理清除。
拿下燕京,只是时间问题。
“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
“移民的后勤情况如何?寡人要数据。”
秘书处侍卫一愣,随即拱手:
“半个时辰后,请陛下御览。”
“嗯。”
苏州府,自财政大臣胡雪余以下所有人都搬到了胥江码头,现场办公。
分两组:军事组和民用组。
一叠叠演算草纸,一串串的数字,一张张最新地图让所有人眼花缭乱。
算盘声不绝于耳,
处处可闻绍兴话。
胡雪余也没了往日的悠闲。
他的屋子里挂着一巨幅地图。
两条醒目的红色箭头,一条从长沙出发,经襄阳,最终指向开封。一条从杭州出发,经大运河指向淮安府。
这是两条运输大动脉。
此外,还有一条蓝色箭头。
从太仓出发,指向海州,再指向辽东旅顺。
在这个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这帮绍兴师爷的后裔们无师自通弄出了简易的数学模型。
一个士兵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粮?
一个流民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粮?
一条船装载多少货物?前进多少里?
一辆大车装载多少货?前进多少里?
再结合正常损耗,途中人吃马嚼,他们搞出了几个模型,将所需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即可大致估算。
参谋本部一分为二,一半在京口,一半在襄阳。他们是运输大动脉的感知神经,主要负责执行。
财政.部,是心脏。
数十万船工民夫和数万条船、数不清的骡马大车组成血管。
粮食、棉衣、铁器、军需品是血管内汩汩流动的血液。
为了这次北伐暨移民,吴廷内部倾巢出动。不分文武,不分官阶,只要是能抽调的人手全部抽调过江。
还不够!
最后,陛下一道旨意,凡文武官吏、豪商巨贾之家中子侄,以及各级学校的学生,全部过江,负责沿线调度。
为帝国效力,为家族争光。
于是,
一船船的年轻人渡过长江踏上江北土地,加入了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移民组织行动。
北伐暨移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而且必须高效!
李郁很清楚,像这样的窗口期错过永远不会有。
借着天下大乱,把屋顶掀了,把最难办的事办掉。
一劳永逸直隶最南端,大名府。
北伐大军扎营后,李郁坐在帐内看后勤资料。
突然,
侍卫掀开帐篷,低声道:
“陛下,胡之晃军团撤下来了。”
“让他来见我。”
没一会,浑身染血的胡之晃走进大帐,扑通跪地。
“陛下,臣未能完成陛下的旨意。”
“免礼,快找个军医过来。”
“陛下。这些不是臣的血,都是敌人的血。”
李郁打量了一番,才笑道:
“北方各路义军聚集了?”
“陛下圣明。臣一路打,打穿了兖州、泰安、济南、青州、武定,都快打到德州了。结果,这些反贼居然合兵了。”
“然后呢?”
“臣在德州——临清一带和他们干了一仗,杀伤反贼至少1万,但我军的弹药跟不上,病号多。所以臣未曾请示陛下就先撤下来了,臣有罪。”
李郁示意侍卫给这位结拜兄弟来一碗热乎的面条。
说道:
“你当然无罪,你撤退是对的。”
“谢陛下。”
“说说,北方义军合兵是个什么情况?”
“是。被咱追在后头打,打急了,他们就想着联合对抗,以十倍的兵力抵消火力优势。反贼的盟主是漕帮帮主,总兵力至少有10万,也许20万。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起码一半的人甚至没有制式兵器。”
李郁若有所思,示意赶紧吃。
老胡连忙端起碗,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连汤汁都不剩。
李郁平静的说道: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十几万活生生的人呢。既然他们有了反抗意识,那就派个人去下战书。”
“陛下的意思是,干脆一次决战,全歼北方之反贼?”
“嗯。”
“中原,文明的起源。”
“只要做好水利,这偌大的平原该产多少粮?北伐结束后,农业署和水利署就立刻组织人手重播,恢复秩序。”
“陛下圣明。”
远处,一骑快速奔来。
骑士远远下马,由禁卫军接过情报转呈陛下。
乃是陆军大臣林淮生的手书。
“西路军已控制河南全境,残清经潼关窜逃西安之路线已切断。”
“河南清军已尽数被歼,本省之成规模流民武装也已被肃清。臣留下部分驻军,亲率主力越过黄河继续北进,断绝残清经娘子关西窜之可能。”
李郁点头。
“准了。”
“告诉林淮生,河南、皖北、苏北之防务全部交给第2军团。他可抽调所有兵力进攻,再进攻。”
“寡人将与他在燕京城下汇合。”
休整之时,李郁对着地图沉思,脑海里将各军团所在位置虚空标注,琢磨着是否有漏洞。
安徽、江苏、河南皆已在手。
兵锋所至,地方势力和清军的抵抗微弱。
大部分地方势力在战乱当中被物理清除。
拿下燕京,只是时间问题。
“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
“移民的后勤情况如何?寡人要数据。”
秘书处侍卫一愣,随即拱手:
“半个时辰后,请陛下御览。”
“嗯。”
苏州府,自财政大臣胡雪余以下所有人都搬到了胥江码头,现场办公。
分两组:军事组和民用组。
一叠叠演算草纸,一串串的数字,一张张最新地图让所有人眼花缭乱。
算盘声不绝于耳,
处处可闻绍兴话。
胡雪余也没了往日的悠闲。
他的屋子里挂着一巨幅地图。
两条醒目的红色箭头,一条从长沙出发,经襄阳,最终指向开封。一条从杭州出发,经大运河指向淮安府。
这是两条运输大动脉。
此外,还有一条蓝色箭头。
从太仓出发,指向海州,再指向辽东旅顺。
在这个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这帮绍兴师爷的后裔们无师自通弄出了简易的数学模型。
一个士兵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粮?
一个流民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粮?
一条船装载多少货物?前进多少里?
一辆大车装载多少货?前进多少里?
再结合正常损耗,途中人吃马嚼,他们搞出了几个模型,将所需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即可大致估算。
参谋本部一分为二,一半在京口,一半在襄阳。他们是运输大动脉的感知神经,主要负责执行。
财政.部,是心脏。
数十万船工民夫和数万条船、数不清的骡马大车组成血管。
粮食、棉衣、铁器、军需品是血管内汩汩流动的血液。
为了这次北伐暨移民,吴廷内部倾巢出动。不分文武,不分官阶,只要是能抽调的人手全部抽调过江。
还不够!
最后,陛下一道旨意,凡文武官吏、豪商巨贾之家中子侄,以及各级学校的学生,全部过江,负责沿线调度。
为帝国效力,为家族争光。
于是,
一船船的年轻人渡过长江踏上江北土地,加入了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移民组织行动。
北伐暨移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而且必须高效!
李郁很清楚,像这样的窗口期错过永远不会有。
借着天下大乱,把屋顶掀了,把最难办的事办掉。
一劳永逸直隶最南端,大名府。
北伐大军扎营后,李郁坐在帐内看后勤资料。
突然,
侍卫掀开帐篷,低声道:
“陛下,胡之晃军团撤下来了。”
“让他来见我。”
没一会,浑身染血的胡之晃走进大帐,扑通跪地。
“陛下,臣未能完成陛下的旨意。”
“免礼,快找个军医过来。”
“陛下。这些不是臣的血,都是敌人的血。”
李郁打量了一番,才笑道:
“北方各路义军聚集了?”
“陛下圣明。臣一路打,打穿了兖州、泰安、济南、青州、武定,都快打到德州了。结果,这些反贼居然合兵了。”
“然后呢?”
“臣在德州——临清一带和他们干了一仗,杀伤反贼至少1万,但我军的弹药跟不上,病号多。所以臣未曾请示陛下就先撤下来了,臣有罪。”
李郁示意侍卫给这位结拜兄弟来一碗热乎的面条。
说道:
“你当然无罪,你撤退是对的。”
“谢陛下。”
“说说,北方义军合兵是个什么情况?”
“是。被咱追在后头打,打急了,他们就想着联合对抗,以十倍的兵力抵消火力优势。反贼的盟主是漕帮帮主,总兵力至少有10万,也许20万。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起码一半的人甚至没有制式兵器。”
李郁若有所思,示意赶紧吃。
老胡连忙端起碗,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连汤汁都不剩。
李郁平静的说道: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十几万活生生的人呢。既然他们有了反抗意识,那就派个人去下战书。”
“陛下的意思是,干脆一次决战,全歼北方之反贼?”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