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最后一道军令马踏盛京(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了。  

殷东耕在第11天才回来了,满载而归。  

他所驾的马车上装了金银细软、绸缎宝刀、象牙麻将、还有好几名被绑的旗人女子。  

包衣的觉悟就是不一样,他能够想到主子是南方人,待在盛京城这漫漫长冬多枯燥?  

帮主子找乐子!  

咱包衣不为主子想,谁还能为主子想?  

相比而言,那些辽南民夫觉悟就很差,一个大子都舍不得为主子花。  

殷东耕一边赶车,一边得意的哼着小曲。  

自己看似亏了,实则赚了。  

主子大悦,一松口:  

“小殷啊,你这人不错、不错啊。那什么,铁岭那地以后就归你管了。”  

果然,第二天他就被喊去了。  

一名慈眉善目的海军军官:  

“殷东耕是吧?不错不错。今日起辽东军团分两部,左营和右营。你,去把左营管起来,四个字,赏罚分明。”  

“遵命。”  

接下来的日子,云淡风轻。  

辽东军团每日训练1个时辰队列,触犯军法者依旧会被惩罚。不服者依旧会被当众枪决,个人财物由本队瓜分。  

但是每隔3日,放一天假。  

轮到假期的辽东军团士卒们可以出城打猎、捞鱼、或者抢劫广阔天地,随便胡来。  

消遣之外,也有正事。  

吴军以盛京诶据点频繁出动仆从军四处武力征粮,不从之村寨尽数被破,顺便补充点干活的奴隶。  

辽东军团基本满意。  

不满意也不行。咋,让靖海侯爬出来给自己道歉?  

接到捷报后,在大辽河入海口驻扎的舰队指挥官韦子龙如释重负,当即抽调1艘快船去苏州报捷,顺便将施令洋的尸体送回。  

盛京——渤海湾物资补给线,已经打通。这条路线大致是三分之一的陆运路线,三分之二的水运路线。  

吴军在盛京集结了足够的船只,一次性给下游输送了大量物资和奴隶。  

得到足够的补给之后舰队分兵两处,小部在大辽河入海口驻扎,大部回到旅顺。  

这个冬天总算能熬过去了。  

旅顺不缺木材,缺的是食物。  

清军大沽口水师出动了一次,败的很彻底。  

吴军战舰装备的卡隆炮近距离威力恐怖,甚至当场把清军的主力战船,300吨鸟船轰的龙骨断裂。  

之后,  

吴军舰队在渤海湾随便游弋。  

总之,目前吴军在辽东半岛的据点为三处,分别是盛京、旅顺、还有大辽河入海口。  

几场冬雪后。  

关外银装素裹,人畜猫冬。  

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在飘雪,积雪给紫禁城平添了一丝阴森恐怖。  

久居瀛台的乾隆裹紧皮袄。  

望着漫天飞雪,念叨着: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海里都不见。”  

“纪昀这诗补的真好,朕有点想他了。”  

旁边的小太监冷不丁冒出一句:  

“太上皇,纪大人他、他前儿个刚死了,今儿应该还没出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