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抛出一劳永逸的大计划,吴皇开口借款——4个亿~(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专属的电报本记下:  

通信高塔项目再次升级,参照邮政明码通信采用了更科学的旗语,每四个数字对应一个唯一汉字。  

成功接收之后,塔顶升起一面小黄旗同时降下第一面小红旗。  

若有疑义,需要重新确认,则升起一面小绿旗。  

整个通信网络当中,每一个高塔就是一个节点。  

以砖头砌成,高塔外形类似80年代流行的圆柱形水塔,往上逐渐收窄,顶部有一小屋。  

每个节点驻2名通信兵。  

上下班,从高塔内部攀爬。  

高空作业享受额外补贴,以及这个时代的绝对奢侈品,皮衣、皮靴、怀表。  

三分之二的节点不配备明码本。  

重要的节点内,通信兵才有资格持有明码本,将情报对照翻成汉字。  

每一份“电报”,都有固定格式。  

需有抬头发信人和末尾收信人,后面加注节点数字代码。  

吴皇宫节点代码0,江宁节点代码13,广州代码404。  

每一封电报的页面下方需签署当值通信兵之名字、日期时间。  

内容不得涂改、撕毁。  

通信兵必须随身携带电报本,定期封存,以备检查。犯下错误者会受到严厉惩罚,错误容忍度为0。  

若因不可抗拒因素,传输被迫中断。  

则应向最近的城池或者驻军请求帮助,协查中断节点。  

总之,  

吴廷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搭建一个极其庞大的通信网络,致力于覆盖所有省城、水陆枢纽、以及固定驻军基地。  

这么一套视觉信号通信网络花费不菲,但很值得。  

节约出来的邮政署运力改用于民间通信、小额汇款。  

例如,  

广州府东莞县的张女士,可以通过当地的驿站寄出家信,并附上四海票号的小额定额存银凭证。  

信件分两种。  

普通信件用白色信封,汇款信件在信封上画红道道,每一道代表10两,尽量防止中间环节被私吞。  

邮包会通过车马、船运等不同方式运输。  

抵达之后,邮政署人员会拆开邮包然后分出官邮和民邮。  

张女士的家人拆开信件,对照红道道,确认汇款数额对的上。之后,可随时持里小额存银凭证去最近的四海票号兑换现银。  

见证即兑。  

通信和交通,是文明社会必不可缺的两个方面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明神武的陛下正在致力于对外输出文明,对内重塑文明。终究一日,文明之光芒将洒遍全世界。  

正如这个国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