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 吴皇的本意是好的,无奈福建绿营执行坏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乾隆驻军时,就应该有被宰的心理准备。我看过他的履历,他在广东待了35年,还中过秀才,他能不懂规矩?”  

于金光讪笑:  

“东翁,万一,万一逼迫太狠,兰芳反了我摸过底,兰芳有自己的兵工厂,还有自己的军队。”  

王亶望笑的嘴角歪斜:  

“老于啊,你没做过官,你不懂。信我的,别怕。”  

于金光点头,指着身后:  

“东翁,这是兰芳百姓送的牌匾。”  

“华而不实。”王亶望刚想吩咐厨房劈了烧火,扭头望见匡扶正义四个字金光灿灿。  

于是笑道:  

“把金粉刮下来,空匾丢柴房放些日子,然后抬着去找罗芳伯,就说褪色了,让他修缮。”  

“是。”  

于金光忍着没笑出声。  

走出院落,望着雨后湛蓝的天空摇头叹气。  

潮汕商会终于找准了定位,每两三个月船队来一趟兰芳,倾销茶叶、棉布,带走金、锡、钻石。  

属于吴皇的那份保护费也随船带走,送至广州港。  

一方面,吴廷很需要钱。  

另一方面,也是敲打王亶望别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虽然隔着几千里,但寡人依旧可以捏死你。  

坤甸港附近新添一座坚固的炮台。  

从广州运来的水泥、岸防炮、以及大量弹药。  

如今,基本竣工。  

炮台顶部,一杆大清三角龙旗迎风飘扬,扬国威于海外。  

李二狗每天扣顶草帽,赤膊钓鱼,悠然自得。  

他觉得陛下是给自己找了个海外疗养院,每天吃吃喝喝,安逸的很。  

苏州府。  

多国商馆负责人主动找上了海军部。  

告知:  

南洋地区出现了小股清军。  

同时表示如果吴廷需要的话,他们愿意出兵攻打兰芳,只需要收取一点点的军费。  

对此,李郁一口否决。  

观点鲜明:  

一,清军虽是敌人,但兰芳国民多为汉人。吴廷坚决不同意各国出兵,坚决不希望看到战争误伤本国侨民!这也符合国际规则。  

二,如今战争节节胜利,吴廷会派使者前去兰芳劝降。若兰芳驻军执迷不悟,则考虑和各国一起剿杀。  

所以,大家不要急。  

但是尼德兰人很急,巴达维亚总督府派出了好几波探子渗透兰芳打探消息。  

多方情报显示确系兰芳主动遣使前去燕京,获得了藩属国地位。  

一切有迹可循。  

但是,  

精明的尼德兰人觉得这是一场阴谋。  

他们很熟悉大清帝国,早在顺治年间,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就曾从广州登陆,一路北上拜访过紫禁城。  

30多年前,尼德兰军队在爪哇对汉民大开杀戒。  

乾隆皇帝不仅没有动怒,甚至认可这种行为。  

这足以证明大清国对南洋不感兴趣,如今又怎么会染指南洋呢?  

不符合常理。  

最终,  

巴达维亚总督府得出了一个令毛骨悚然的答案:  

“撒克逊人干的!还拉上吴国做局。”  

这一判断,过程是错的,证据是错的,可答案却是对的。  

伦敦早在大半年前,就确定了要对尼德兰海外殖民地以及商船动手的决议。  

秘而不宣,  

是为了留出足够时间将命令陆续传递到散布在各大洲的海陆武装,在约定时间一起动手。  

第一天,驻尼德兰公使递交国书,正式宣战。  

第二天,全球殖民地同时扣押在港的尼德兰商船、商人。  

第三天,皇家海军在大西洋、加勒比、北海同时动手,炮击尼德兰商船。  

第四天,东印度公司对尼德兰南洋地区殖民地动手。  

唐宁街的精英们好似钟表运行,冷静而精准,不带一丝感情。  

他们默默的看着敌人沉迷在金子里,不能自拔。即使是尼德兰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海军,也大幅落后了。  

撒克逊东印度公司已经完成了兵力集结,一切准备就绪。  

军事行动的目标,不止是尼德兰,还有伊比利亚。  

打完之后,将爪哇岛卖给吴国换英镑。  

吕宋岛,插上米字旗。  

皇家海军进驻马尼拉。  

这样一来,皇家海军就可以随时威胁广州——巴达维亚航线,随时对东方盟友施加压力。  

这很符合伦敦的平衡战略。  

撒克逊人看到即将格局剧变的南洋,眼睛发光,决定奋不顾身地跳入这个粪坑,努力搅S。  

巧了,  

吴国也在搅。  

搅吧,搅吧,搅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巴达维亚阴霾遍布。  

总督大人下令收缩兵力,召回战舰和武装商船。  

然而,内部争吵不休。  

船主拒绝服从,因为一旦虚惊一场,自己就会损失大量的金钱。  

与此同时,  

大批吴军越过仙霞关,对福建用兵。  

王亶望走了,老王做事很决绝从不拖泥带水。  

跪,就一跪到底。  

走之前他把能调动的绿营兵都调到了福州城,速至福州,领双饷。  

所以,  

吴军兵锋所至,各州县地方官一秒钟都不敢犹豫,纷纷开城迎接天兵。  

吴军步兵伤亡异常轻微,建宁府、福宁府、延平府挨个占领插旗,轻松的出乎所有人想象。  

福州城在吴军抵达之前,内部先打了一仗。  

2万绿营兵在吴廷常驻福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