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情报署登陆大沽口,银弹开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官何时贪墨救灾银2万两?”  

坐在一侧,代表巡抚衙门下来的张姓幕僚颇为不悦,皱眉道:  

“雷大人,你不要这么激动嘛。没人说要摘你的顶戴。伱就是好好认個罪,再交纳个五万两罚银,这事就过去了。”  

“可是,可是我没拿啊。”  

张师爷的脸沉了下来,站起身:  

“在下奉抚台钧令,在泰安府、青州府、武定府走了一遍。上到知府,下到知县没人像你这么不晓事。”  

雷富诧异,问道:  

“他,他们都交了。”  

“是啊。”  

张师爷毫不避讳:  

“我们是按照品级,按照任职时间,按照地方富庶程度拟定的银数。”  

“你在知州任上4年,临清这个地方油水不错。所以呢,5万两你可以拿的出,你懂我的意思吧?”  

雷富激动的张开双手:  

“可下官真的是两袖清风啊。”  

气氛瞬间降职冰点。  

张师爷,死死盯着雷富,冒出一句:  

“这么说,你不认为自己有罪?”  

“下官何罪之有,下官的全部家当也只有2000两。”  

张师爷拂袖而去,  

次日,一队绿营兵赶着囚车进入临清州衙。  

雷富被打掉顶戴、剥去官袍关进了囚车。  

他悲愤的大呼: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半个月后,新任知州来了。  

这位新知州出身于保定商贾世家,并无功名,在十年前捐了个国子监生。  

这次,  

不知得了哪位高人指点,一口气拿出了19万两打通了各种关节补了实缺。  

刚到任,  

在例行拜访巡抚时,就主动交纳了5万两议罪银,为接下来1年里自己即将犯下的罪过兜底。巡抚大人能说什么呢。  

无非是感慨光怪陆离,100年未遇之怪现象罢了。  

临清州的事件只是一个缩影。  

不过,  

清廷官吏从上到下,都接受了一个现实:  

趁着议罪银的圣光还未消失,大家敞开心扉、丢掉幻想、放开手脚狠狠地搞钱。  

火耗,先提个3倍。  

吴饷,再提2倍。  

苛捐杂税、关卡厘税,凡是能想到的名目统统安排上。  

否则,  

到了明年,就得倒霉。  

雷知州就是前例,刚到京城,三法司就判决其全家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这股风一口气吹遍了北方大地。  

不过,  

地方官们想加征,就必须考虑合伙人。  

皇权不下乡,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就凭县衙那点人力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直接向庶民们征收粮饷,必须要得到士绅们的支持。  

所以,  

士绅就是大清合伙人。  

既然是合伙,就得谈分成。  

留足县衙的,剩下都是士绅的。  

京师的门户是津门。  

津门的门户是大沽口。  

位于海河入海口的大沽炮台,就是打开四九城门户的那个铜锁。  

数年前,  

旧炮台被撒克逊战舰击毁。  

之后清廷斥巨资再次重修,火炮数量更多、口径更大。  

大沽口水师也旧船换新船,每日例行巡逻,每月会哨长山岛,每季度会哨威海卫。  

海面,  

一艘商船的甲板上,  

刘千腰板笔直站在船头,蒋天木恭敬的站在一边,腰板微微弯曲,他是按照事先约定,提前赶到登州,在那边登船的。  

“都布置好了?”  

“署长放心,这条线都是咱们的人。”  

一艘水师巡船快速靠近清军高呼:  

“停船,检查。”  

半刻钟后,一名游击将军率领水师兵勇踩着跳板登上商船。  

蒋天木从怀里摸出一份公文,还有一块腰牌。  

稍稍查看,确定非伪造。  

公文末尾盖的是顺天府的鲜红大印,纯金腰牌是内务府的。  

能集齐这两样的不是凡人,一定是在四九城能横着走的神仙。  

游击瞬间换了表情,讨好、卑微、恐惧蒋天木神采飞扬,搂着在场品级最高的大沽口水师游击将军肩膀。  

“老王呢?”  

“老王病了,末将是接任他的。”  

“要检查吗?”  

“不用不用。”  

“懂规矩,有前途。”  

蒋天木满意的拍拍游击将军肩膀,轻声说道:  

“你信佛吗?”  

游击一愣,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  

蒋天木神情肃穆,轻唱佛号:  

“阿弥陀佛。老兄你听我的,信点佛比较好。”  

游击将军攥着手里的小金佛挂件,眉开眼笑,挥手告别贵人。  

他决定今晚吃素。  

信佛有前途。  

两艘商船就这么大摇大摆的驶入海河,在纤夫的牵引下缓慢上溯。  

刘千颇有兴趣的看着沿岸风景深入敌境,一点都不紧张。  

因为他掌握了在大清国畅通无阻的密码———银子。  

银弹开道,无往而不胜。  

如果遇上罕见的难缠的百分之一,先赏几个大耳刮子,然后掏出贵人的信物。  

内务府的腰牌、和府大管家刘全的拜帖、顺天府的公函、户部的押运通关文书。  

一个比一个唬人。  

蒋天木听说了来龙去脉,惊的下巴都掉了。  

“杨妃娘娘死了?”  

“是。”  

“我的天,那内政部呢?”  

“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