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破梧州后,王道派与商道派之争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正治7分,军事3分。  

这里面的玄机,苗有林其实是看不懂的,但是他的私人幕僚懂。  

幕僚提醒东主要警惕,不要随便站队。  

范大臣那一派,是王道派,也可以称为旧派。  

胡国丈这一派,是商道派,又可以称为新派。  

目前,在陛下的虎威震慑下,两派都比较克制。  

谁也不敢公开违背陛下的心意,只是在大旗之下各掰手腕。  

胡国丈的后面,是绍兴文官群体和各省的富商。  

范大臣的后面,是愿意接受改良的王道派。  

明面上,  

大家都披着一层“吴”皮。  

吴皮儒骨,吴皮资骨。  

当然,  

即使同属一派,内部也有分歧,有保守、有激进、有中庸。  

这很正常。  

范大臣那一派多是科举的受惠者、拥护者。  

他们也赞同旧式科举确实落后了,需要大刀阔斧的修改理论,与时俱进。  

北孔必须整肃。  

如果整肃不清,就换南孔。  

南孔还不听话,就换南范。  

总之,泥塑菩萨罢了。  

选官考试内容,应该剔除八股,增加实用知识(包含数学、物理、天文),但好的圣人学说不能扔掉,诗词歌赋这一类的文化也不能扔掉。  

总结一下,就是:  

旧儒,改新儒。…  

胡国丈这一派则是打算彻底的绕开儒法另起炉灶,以工商、科学、殖民学说作为未来帝国的核心学问。  

而如何选官,就不言而喻了。  

军功贵族、工商业主(家族子弟,或者支持的台前人物)、科学发明家必将跻身朝堂。  

幕僚分析的头头是道。  

苗有林听的心脏直突突,背后阴风阵阵。  

想了想,他突然笑了:  

“胡国丈是举人出身。他却支持废科举,兴工商。”  

“范大臣只是个童生,并未受科举恩惠,却全力捍卫名教。”  

“这世道真娘的幽默”  

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  

“东翁,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大家信任你拥护你,把你抬到台上之后,你就不是你了。”  

苗有林叹了一口气:  

“明白。”  

幕僚拱手,告退离开。  

现在为东主尽心尽力,将来一份推荐信,自己就能顺利的曲线入仕。  

长江以南,  

已经没几个读书人看好清廷。  

绝大部分读书人都认为:  

吴廷最坏的成就,也是第二个大宋。  

清廷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燕云十六州加辽东。  

世上从来不缺人才,从来不缺聪明人。  

缺的只是平台。  

南方读书人集体削尖了脑袋向吴廷靠拢,形成了踩踏式的竞争。  

儒家书籍售价不断下跌。  

已经到了一套四书五经印刷版,比一袋大米还便宜的程度。  

原因很简单:  

既然读圣贤书不能当官,那大家还读了干嘛?  

退一万步说,  

即使将来有一日新式科举重新出山,这些书的内容也落伍了。那会的四书五经,还不知道会被删改成什么模样呢。  

苗有林摇头,哑然失笑。  

他自认为在武官当中精明过人。  

但是和文官们比起来智商简直像个7岁小孩。  

他撰写好梧州之战的报捷公文,令人送至邮路署,等天气好转一并北送。  

广州知府福成也写了一份书信,请求煤炭署就近解决广东燃料短缺的问题。  

地点,都想好了。  

湖南郴州!  

郴州有煤矿,储量尚可。  

且和广东接壤,运输容易。  

先走一段陆运之后就可走章水河——武江,运至广东腹地。  

关于采矿,非业内人会有几种常见误区。  

首先,是储量。  

储量太少的矿开采毫无意义。  

其次,是埋藏深度。  

露天矿浅层矿比较有开采价值,埋藏在地下太深的矿开采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在这个时代也不太有意义。  

最后,是运输。  

凡是无法就近实现江河海航运(短途陆运转航运)的矿区,前途都受限。  

吴廷内部早有共识:  

以上3点全部满足,方可大力开采。  

发展工业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成本,讲究科学。  

吴国蜂窝煤三厂(广州),  

研究认为:  

广东全省的民用煤炭改用郴州煤炭,比用江西萍乡煤的成本低不少。  

一旦得到中枢批准之后,三厂立即进驻郴州大举挖煤。  

要不了半年,  

广东全省的民用蜂窝煤即可全部改用郴州煤。但工业冶铁焦煤,还是必须用萍乡煤。  

腊月25,  

几千里外的吴皇宫。  

风雪中迎来了一辆辆从金鸡湖官邸赶来的马车。  

进入殿内,  

众人顿感暖意袭人,纷纷将外罩的大氅挂在旁边的衣架上。  

宫女上完茶水点心后快步离开。  

在殿门关闭的那一刻,所有人意识到,会议进入正题了。  

李郁一身戎装坐在长条桌的顶端。  

两侧分坐文武。  

“诸位,开春之后,寡人欲取西南,各抒己见吧?”  

陛下定下基调,底下的人就不能越界。  

很明显,  

这帮人私底下商量过了。  

到了会上,分歧只集中在一点——军事为主还是正治为主。  

火药味很浓,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