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在忠诚和自治之间腾挪转圜的团练大臣(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广州失陷,震撼全省。  

尤其是珠江流域尚在清廷实控下的州县,心惊胆战。  

很快,  

各地就迎来了吴军的飞马传檄。  

皆为2骑一组,穿县逛乡,大声吆喝后贴出告示,虽入敌境,鲜有阻拦。  

前礼部主事、现御封广东团练大臣、肇庆府开平县人士,文元德焦灼不安,在花厅里来回踱步。  

最正宗的凉茶也压不住心火。  

“本官问你们,各地汛兵、团练为何不捕杀?”  

“这”  

众人王顾左右而言他文元德见状,长叹了一口气,遂不再继续追问。  

“你们都辛苦了,下去吧。”  

自己是礼部官出身,但不代表迂腐。  

传檄而定,是取得战场绝对优势一方才有资格玩的花样。  

现在,  

谁敢公然截杀吴军传檄骑士,就等于狂扇李某人的白脸。  

贼子一怒,伏尸百万待广州吴军主力开过来,报复杀人如同割稻子一般。  

文元德颓然,坐回椅子。  

闭着眼睛感慨道:  

“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先烂。”  

“也不怪他们,吴军如此凶悍,经制之兵都挡不住,何况乌合之众呢。”  

“本官最缺的就是时间假如老天爷再给我一年,不,三个月也好啊。”  

半个时辰后,  

文元德派亲信家人携亲笔书信,去梧州府,通过当地驿站,迅速送至河南南阳府。  

他想提醒乾隆:  

南方局势糜烂的比皇上您预料的还要快!  

乱世,当用重典。  

乱世,当下狠药。  

乱世,要不拘一格起用人才。  

我大清的那些祖宗之法最好先放放。  

文元德的书房里,供着一尊观音像。  

此时他虔诚的跪在观音像前,  

口中念念有词: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一定要让吴军东征,去打惠州、潮州。或者让吴军西征,打广西也是极好的。”  

“吴军火烧越秀山观音阁,是对菩萨的亵渎。信男许愿,待光复省城,一定出资重修观音阁,新阁高5层,外刷金粉。”  

默默祈祷完毕,  

他起身,再次手掌合十念念有词。  

又来到院子,  

用自己的衣袍给坐落在院子一角的泥塑土地爷,擦拭前几日落下的灰尘。  

又是一番许诺回到书房,  

文元德又召来管家,  

询问:  

“上个月给本官抽出上上签的那位先生,可知他家在何处?”  

“回老爷,小的认识他家。”  

“拿10白银,添作卦资。”  

“是。”  

忙碌完这一连串虚无缥缈的事,  

他换上崭新的官袍,深吸一口气,昂首阔步走向花厅。  

花厅内,  

四邑士绅、团总、族老齐聚一堂,等待主心骨。  

作为一个事业略有小成的中年人,文元德其实什么都不信,但又什么都信点。  

个中理由很难解释甚至说出来,听者会尴尬的发现这些理由明显自相矛盾,左右互搏。  

总之,  

人活到这个岁数、走到这个高度就很能理解老文的心境。  

好比诗词歌赋,  

少年初学,浅尝字面意义,等人到中年猛回首才会泪流满面。  

所谓广府四邑(恩平、新会、新宁、开平),  

实际上是以谭江为中心,周围山势环抱,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  

抛开行政区划,  

4县语言相通,人种相同,文化一致。  

所以,  

很容易实现同进退,同荣辱。  

后来,  

也有加上鹤山县,称作五邑。  

还可以加上赤溪,称作六邑。  

但是,四邑的说法最正宗。  

总的来说,四邑文化既保守又大胆。  

保守是指:  

他们坚持了各类传统民俗,各种祠堂,团结排外。  

大胆是指:  

很多四邑百姓漂洋过海,落叶生根,以至于四邑话成了唐人街的最常见语言。  

走到花厅偏门,  

文元德再次深吸一口气,整个人似乎陡然升高了几寸。  

一撩袍角,  

迈着四方步走进花厅。  

议论声,戛然而止。  

众人齐刷刷拱手:  

“拜见文大人。”  

“诸位免礼,请坐,上茶。”  

所有人都在打量主心骨的表情、琢磨其语气。  

重压之下,  

文元德不慌不忙,尝了一口茶,评论道:  

“世人皆说武夷山茶好,依我看,广东的茶叶丝毫不逊色嘛。诸位,尝尝?”  

众人哄笑。  

文元德放下茶盏,摘下顶戴递给下人。  

向北虚空拱手,高声道:  

“本官在南阳府时,皇上精神矍铄,对我说,不要急,不要慌。这场仗哪怕打上5年,10年,20年,大清终究是赢家。”  

“诸位,可知为何?”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开口。  

文元德陡然高声:  

“因为汉人总是会内乱。”  

“吴逆之朝堂多是江浙人士。江东鼠辈不用别人撺掇,自己都能分出几十个派系,互相攻讦。论团结,我们老广才是天下标杆。”  

“所以,本官大胆断定,吴,必是第二个南明。”  

新会团总起身,拱手问道:  

“敢问文大人,我们又该如何?”  

“打!和吴贼打!败1次,2次,10次都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