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吴军新式武器,拿广州城做测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广州城外,  

第5军团爆发出阵阵欢呼苗有林率全部非当值尉官,列队迎接御驾的到来。  

旌旗飘扬,刺刀雪亮。  

军靴落地,铿锵有力,近卫军团的士兵们昂起头颅,表情倨傲。  

领头的一名骑马军官,举起右手,  

高呼:  

“立定。”  

位于队列右侧的各级军官们也跟着高呼:“立定。”  

2000人齐刷刷原地止步。  

如臂所指,大约就是这种感觉。  

精锐老兵加上每天2个时辰的日常训练造就了这样的默契。  

最前面的士兵左右分开,楔入前后排之间的空隙。  

让出中间。  

苗有林带领20名军官快步向前,齐刷刷单膝跪地。  

“第5军团全体将官,拜见陛下。”  

李郁骑马从中间驰出,马蹄声不紧不慢。  

“免礼。”  

然后,  

勒马打量了苗有林一番,笑道:  

“瘦了,看来广东的伙食不好?”  

苗有林赶紧回答:  

“非伙食之过,臣最近食无甘味,忧虑攻城。”  

“无妨,先吃饭后谈军务。”  

“是。”  

见陛下没有下马的打算,苗有林很知趣的接过缰绳,牵马执蹬。  

直至临时赶修的一处大营。  

大帐内,  

李郁只穿白色衬衫,高坐居上。  

左一是苗有林,后面是军团的各级军官。  

右侧是随驾的侍卫军官。  

警卫处接管了厨房。  

监督每道菜的烹制过程。  

一名侍卫充当了试菜员,坐在厨房门口端着一海碗从各式菜里挑出的好东西,狼吞虎咽。  

试吃,是一桩美差。  

被下毒的概率极低,饱餐一顿的概率极高。  

所以,  

美差大家伙轮着来。  

轮到了,就松开铜扣皮带,拿张小板凳美美的大吃一顿。  

淮扬菜、粤菜、鲁菜,来者不拒。  

这年头,有肉吃还挑剔口味的人比较罕见容易被群殴。  

前几日得报,  

陛下已至江西,不日即将抵达广州督战。  

苗有林甚至暂停了攻城进度,派兵下乡找了几位颇具盛名的厨子,搜集了新鲜食材。  

“陛下,这一道清远白切鸡很正宗。”  

“陛下,这一道顺德白菊水蛇羹很新鲜,还有新会烧鹅,火候也很到位。”  

苗有林好似美食家,娓娓道来。  

作为一个贵州人,他平日吃饭有一碗肉、一盘蔬菜,一碗蘸水,再来一碗白米饭足矣,。  

他偷眼望去,  

见那道白斩鸡,似是正合帝心。  

吃饱喝足,  

李郁走出大帐,伸手虚空一抓,  

感慨道:  

“空气里都透着潮。讲讲?”  

“是。”  

苗有林大致讲述了他是思路,先拿下越秀山四方炮台。  

“你准备怎么办?”  

“臣想在傍晚时分出动派遣军3000人,火枪兵3000人,顶着伤亡一鼓作气拿下越秀山。”  

哐哐哐,  

一阵杂音。  

那是大营内的木匠和民夫正在赶制攻城器械。  

云梯、冲车、渡壕车、耧车等等。  

所用材多是从城外的房屋拆下的旧木。  

“韶州府赵德父子行至南昌,被寡人又带回来了。广东土客之争很复杂,寡人的原则就8个字,武力说服,分开安置。”  

苗有林落后2步,沉默不语。  

巡视到一处大营时,隔着百丈就听到了里面巨大的喧哗声。  

见李郁不悦,他立马低声解释:  

“陛下,这是派遣军的营地。臣下令,将粤北清军俘虏全部发配第1派遣军披甲人为奴,为进攻广州城做炮灰。”  

李郁没有诧异。  

先登炮灰。  

吴军高层都清楚派遣军的定位,不断消耗不断补充,将兵力规模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  

走了这么久,  

李郁感觉又闷又燥,说不出的难受。  

陡然间,  

他灵感一现,扭头问道:  

“你说越秀山草木茂盛,然水分太大,无法燃烧?”  

“是。”  

“点燃前面这片灌木试试!”  

随行士兵点燃火把,  

靠近树枝炙烧了好一会,火苗慢慢笼罩。但火把移开,很快就熄灭,只是冒着袅袅黑烟。  

李郁脸色古怪,吩咐:  

“泼点油脂。”  

被浇了少许油脂的灌木丛,再次被火焰笼罩后开始噼里啪啦,烟明显更大,而且呛人。  

李郁没留神,被呛的流眼泪。  

连忙退后几步,缓口气。  

正当苗有林担心陛下恼羞成怒,琢磨着该怎么劝谏时。  

李郁哈哈大笑,指着远处的越秀山。  

低声说道:  

“明日烧山。”  

“准备大量引火物,尤其是油脂稻草束,只要烟够大,一样熏死人。”  

苗有林紧急召集所有民夫准备引火物,将稻草浸油脂后再拿出晾晒又派兵下乡收集油料,  

不管是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统统都要。  

遗憾的是,  

广东没有猛火油。  

古人只在陕西、甘肃、四川有发现猛火油矿藏。  

“硫磺粉!”  

“砒霜!”  

“辣椒粉!”  

“火药粉,最现成的!”  

参谋们开启了头脑风暴,不断加料。  

筹备工作花了2天半,  

到第3日的下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