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乾隆秘诛国贼,开辟第2战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船背道而驰,乘风破浪,已然在半里之外。  

施令洋瞭望四周,海面茫茫。  

他闭着眼睛狠狠嗅了一口海风再度睁开眼时,高声喝道:  

“改变航向,目标——永宁镇。”  

水手们齐声答应,调整风帆。  

半个时辰后,  

泉州府晋江县永宁镇的海边,多了一条被人遗弃的舢板。  

施令洋只带3名心腹从此登陆,买了马匹绕道陆路回家。  

而他的那艘坐船,依旧按照原定航线驶入泉州湾。  

驶入泉州湾不久,即遭遇了伏击。  

2艘大型米艇、4艘快蟹桨帆船好似正常巡哨,以纵编队擦肩而过。  

突然翻脸,  

十几门子母炮、抬枪一起轰击。  

坐船一时没反应过来,风帆起火,甲板水手瞬间被清空大半。  

海战接舷,  

以有心算无心往往就是这样。  

1刻钟后,  

这艘同安梭船逐渐倾覆。  

被体型庞大的米艇反复冲撞、碾压,直至全部沉入海底。  

“快看看,有没有跳海的?”  

“连人带船全部去了龙宫。”  

“好。快撤。”  

6艘船挂上全帆,扔掉各种笨重玩意减重,快速向东远离湾口,然后再向南。  

他们是福建水师提标中营,奉提督军令诛杀国贼,将企图叛逃的靖海侯施令洋坐船击沉在大海。  

当然,  

黄仕简会选择秘不发丧。  

最终,悲痛的将施令洋失踪定性为“遇海盗突袭殉国”。  

从南阳府来的那名信使,身份是粘杆处侍卫。  

此刻正坐在提督府内。  

笑容满面:  

“海澄公忠勇可嘉,怪不得皇上令奴才到了福建先找您,而不是去找靖海侯。”  

“不论这仗打成什么样子,黄氏永远是大清忠臣。”  

“好!”  

东坪山,  

乃是厦门岛的最高峰。  

黄仕简陪同粘杆处侍卫一起查看厦门岛防御。  

今日晴朗,位于岛屿北边的水师港口清晰可见。  

“顺治年间,咱福建水师所用主力战舰是鸟船,到了康熙20年,逐渐改成了赶缯船,现在,本官又发觉米艇更为先进,故而大力引进。”  

信使其实啥也不懂,这辈子头一次见大海。  

只觉新鲜。  

黄仕简递给他一支黄铜千里镜,继续讲解:  

“米艇长9丈5尺,宽2丈。航速快,操控方便,甲板宽大,能装更多的炮。和夷船最大区别就是米艇比较低矮,尾部不设加高尾舱。”  

“海澄公,我怎么瞧着咱们这几条船挺高的,有尾舱啊。  

“是吗?”  

黄仕简接过千里镜看了两眼。  

瞬间须发倒竖,毛骨悚然。  

三角软帆,2层炮甲板、高大尾舱,方形船尾,这踏马的明明是盖伦船!  

大清朝水师,从未装备过这种船型。  

他大吼一声:  

“有夷舰,备战。”  

喊罢,  

他以和自身年龄不相称的敏捷蹿上山顶的瞭望烽火台,点燃黑烟腾空而起,全岛瞬间大乱。  

在各级军官的嘶吼声中,水师兵丁疯狂奔跑备战。  

“钦差且请在此观战,本官下去指挥。”  

“好,好。”  

久居京城的粘杆处侍卫对海战大为新奇,他瞪大了眼睛想看福建水师如何击败夷舰。  

千里镜中,  

只见那夷舰侧舷陆续喷出火焰,己方的巡航哨船立即起火,甚至断裂。  

“博因河号”指挥舱,  

刘武头一次以旁观者的角度欣赏一场海战。  

阿德莱德就站在他身旁。  

通过翻译讲解己方的战术。  

撒克逊舰队离开金山卫后,按照和吴国的口头约定,顺路炮击福建水师主要基地——厦门岛。  

出于对未知对手的谨慎,  

阿德莱德出动了3艘战舰、2艘武装商船。  

其余商船队暂在外海停泊,不介入战场。  

厦门港地理颇为特殊。  

是一个典型的“凹”字形军港,条件优越。  

对于台风经常光顾的闽南地区,这样的军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战舰免受大浪破坏。  

坏处也很明显一旦被敌舰封锁,就出不去了。  

不过,  

撒克逊舰队想突入就必须先解决掉码头两侧的炮台。  

两座炮台就好比是螃蟹的两条钳子,守护着主体。  

阿德莱德和副官耳语几句。  

副官将命令传给旗手,旗手又将命令传到附近各舰。  

刘武注意到其中有1艘四级舰明显滞后,似乎在等待机会。  

他拉开千里镜,见其甲板上炮手们正在操作3门臼炮。  

“贵国的水师也装备了这种武器吗?”  

刘武摇摇头清军的炮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海面腾起根根水柱,十分壮观。  

不过,  

在内行人的眼里,看到的却是炮术糟糕。  

阿德莱德低声和身边的军官说了句什么,所有人都笑了。  

想必是在嘲笑欧洲各国,居然被孱弱的大清朝给吓到了吧。  

错把纸老虎当成东北虎了。  

这1轮炮击,  

最近的炮弹落点距离船只也有100丈,表现离谱。  

如果按照皇家海军的考核要求,炮手该被当众鞭打。  

阿德莱德捏着一块怀表,他在计算清军炮台两次炮击的间隔时间。  

炮击频率是衡量炮手素养的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