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慢慢给甜头,不要太惯着上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无需太在意品质。  

养过蚕的人都懂,蚕宝宝有多娇贵。  

喂的桑叶只要有一点点污染,蚕宝宝立马死给你看。所以,桑叶真的无毒。  

而且桑叶也不是烂树叶,20亩桑田才能出一担丝。  

桑叶晒干,切丝混入茶叶卖。  

李郁都感慨,自己简直过于善良。  

以后,还是得考虑换点不值钱的树叶,给大洋彼岸的顾客们换换口味,千万不能把他们的嘴养刁了。  

在慈父李郁的谋划中,  

茶叶这桩生意至少做500年,得慢慢的给甜头,千万不能太惯着顾客。  

而用铅罐密封的茶叶品质明显有所提高。  

里面竟然有6成嫩芽,4成老叶。  

密封超好,确保漂洋过海、品质不减。  

东印度公司雇员对吴国的这种差异化经营并无异议,他们也认为给普通顾客喝的茶叶没必要太好。  

这30年内,  

欧洲上流人士对于普通工人喝茶的现象很不满。  

上流社会认为喝茶乃是高雅行为,脏兮兮的工人们居然也模仿?  

这在无形当中就拉低了喝茶行为的含金量。  

而且,  

工人每次抓那么几根茶叶梗丢进水里,且不舍得放糖,一般是放点粗盐或者油脂。  

这种citydrink(穷喝)方式很不体面,很不绅士。  

贵族们每每提及,痛彻心扉。  

一些清高的世袭贵族在报纸上公开呼吁,应制定相应律法禁止普通人喝茶,违反者当被扔进监狱。  

然而,  

这种呼吁实在是站不住脚。  

而且,进出口商人们绝对不会允许的。  

最终,  

普通人喝茶的权利被保留。  

伦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有自由撰稿人说:喝茶——乃是上帝赋予每一个羔羊的权利。  

巴黎的社交场一语道破天机: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钱!为了赚贱民的那点臭钱。  

你们撒克逊完了,没救了!  

没多久,  

上流人士绞尽脑汁想到了身份区分的办法,发明下午茶喝茶≠有身份。  

喝下午茶有身份。  

用“夏娃”杯子喝下午茶超级有身份。  

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坐在高档沙发上,喝下午茶,吃齁甜小点心,看塞纳河风景李郁特意过问了铅罐密封包装流程。  

要求工厂增加一道工序,在罐内铲3刀,然后立即灌入茶叶密封包装。  

铅罐包装当引为出口定例,我大吴也应当有万世不可移的祖宗之法。  

铅罐茶叶不许内销,只可外售。  

铅甜味的茶水肯定比桑叶味的好喝,特别适合哈布斯堡皇族一类的特殊家族服用,或有奇效。  

商业官署内部私下议论:  

这应该是防伪措施,日后只需撬开查看罐内是否有划痕,就能判断是否正宗江南产。  

陛下亲征。  

近卫军团大部随驾出征。  

原先在江南休整的第2军团余部也奉命出征。  

驻扎江宁的第1军团主力按兵不动,守卫江防。  

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明白,北军在长江下游渡江,仅有1处合适地点——燕子矶。  

除了可以直扑江宁重镇之外,更多的是考虑水文因素。  

燕子矶江面狭窄,北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最多的登陆兵力,而其他区域江面太宽。  

北军素来水军弱、步骑兵强。  

所以,唯一选择就是——在庐州(合肥)驻军,在巢湖造船、然后从濡须水直接进入长江,快速攻陷燕子矶,兵临江宁城下。  

阿桂之前的战略就是这样安排的。  

先把吴军主力吸引到江西战场,以溃败诱之南下。然后在北线,大军突然来个巢湖——濡须水——燕子矶,围困江宁,速通江南。  

然而,  

李郁果断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江北会战打碎了他的大战略。  

为此,吴国甚至暂时放弃了江西。  

大军开拔,水陆并进绵延二十余里。  

火炮、辎重、粮草走水运,成熟路线,成熟方案。  

其中,  

火炮弹药等重要军资由运输署承揽,其余辎重粮草交给民间船队。  

不知不觉间,  

吴国在江南培养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第二水师”。  

需要调动的时候,直接将命令传达到总会长,然后会长再传达到底下的各个“船运协会”。  

有单子,有利润,就有动力有效率。  

船运行业,高度聚集。  

分会会长在码头一声吆喝,乌泱泱的民间船老大自备船只、自带水手前去指定地点承揽官府下达的运输任务。  

根据船型大小给与报酬。  

物资装载上船时,船老大会签署一份文件,注明运载物资种类、数量,出发时间,预定到底时间。  

同时,上交自己的会员凭证。  

行船是高危职业,  

谁也说不准这一趟遇到的浪头会有多高,礁石会有多浅。  

运输署对此有明确规定:  

凡承揽官府水运之船民,  

因战争死亡,可按照士兵待遇给与抚恤。若家中有10岁以上男丁,可优先编入军中。  

因事故死亡,可按照士兵待遇减半给与抚恤,家中男丁安排同上。  

中途失踪,无法确定缘由者,不予补偿,亦不予追责。  

李郁则认为,行业协会这种略带官方色彩的民间组织,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民间力量高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