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陛下,糊涂啊,如此降价,百姓未必得实惠,朝廷也未必得好处啊(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挺多。  

他们只需一块木板就能随波逐流,直到被海水推上岸。  

生命力顽强毕竟,  

附近海岸线绵长,还有无数不知名小岛。  

冬季罕见的大晴天。  

几十里外的濠镜澳岛,叠石塘山的主峰上。  

弗朗机总督举着千里镜向东边眺望,只能看到大屿山岛的轮廓还有四处飘散的黑烟。  

“上帝啊,鞑靼水师和尼德兰人真打起来了。”  

“总督大人,您希望谁赢?”  

“从濠镜澳的前途来看,我希望尼德兰人赢,但不要赢的太多。最好是两败俱伤。”  

“尼德兰使者希望我们提供食物、火药、蔬果。您看怎么回应?”  

“看战局而定吧,我们弗朗机人天性爱好和平,愿世界和平。”  

众人眉飞色舞,就差笑出声了。  

你们打的好啊,最好打出一双狗脑子。大家才能乱中挣钱战火起,原本的秩序就一定会崩溃,程度轻重罢了。  

到时候,  

广东禁海令就是一纸空文。  

整個南洋都在关注广东的局势。  

强势崛起的吴国头一次进入了南洋各方势力的视野。  

有人观望,有人主动接触。  

有人又当又立,反复横跳。  

不过,金山卫的海贸增速明显。  

香料、铅锡、白银、羊毛、棉花、钟表等货物流入,茶叶、丝绸、瓷器流出。  

许多来做生意的商船不挂国旗,水手面相丑陋凶狠。  

不能排除海盗的嫌疑但是,  

吴国秉承“两锭金子没有道德高尚低劣之分”的原则,来者不拒。  

好好做生意,规矩做生意。  

甭管你是哪国的,哪派的,一概不问。  

如果想找事,  

金山卫炮台还有周边驻军随时待命镇压。  

还好,  

这年头做海上贸易的人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没有一言不合就抗议的臭毛病。  

苏州府,  

鞭炮硝烟刚散尽,积雪来不及融化,又被一场新雪覆盖。  

前扬州四大盐商,现吴国四大闲商终于得到了陛见机会。  

李郁端坐在上,  

4人恭敬立在堂下。  

一番礼节后,进入正题。  

“听说江总商投资了一家砖厂。”  

“回陛下,确有此事。”  

“其余3位总商呢,就没做点挣钱的生意?”  

3人恭敬低头:  

“我等世代从事盐业,其他行业一窍不通。”  

李郁笑笑,干脆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吴国的食盐必须是官营,而且是低价运营,不留一丝运作空间。”  

4人诧异抬头,  

眼神里分明有不信江春轻声问道:  

“在下不解,历朝历代,盐都业是朝廷财政命脉。陛下如此体恤百姓,可将来朝廷若要用钱”  

李郁扭头看向旁边的侍卫:  

“拿个样品过来。”  

“是。”  

侍卫用托盘捧来一块盐砖,重量1斤,四四方方,外面是一层粗糙的土黄油纸包装。  

拆开后,部分大盐粒散开。  

但盐砖主体未曾垮塌,说明包装前经过了压制。  

盐,还有这样包装卖的?  

米总商看到包装的背面,中间印着个慈眉善目的戎装大头像(陛下),  

底下还有一行字:  

“吴皇恩情,钦定售价6文。愿天下大宁,人人吃咸。”  

四总商瞬间呆滞,如被雷劈。  

这等低廉的价钱是百姓配享用的吗?  

陛下,您糊涂啊。  

黄总商扑通跪下,如丧考妣,言辞恳切:  

“陛下,如此低廉售卖,百姓未必得实惠,朝廷也未必得好处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