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贾诩毒计联土铲客,逼客铲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溃了!”  

见伊尔杭表情痛苦,沉默不语,他又低声说道:  

“闽浙总督王亶望首鼠两端,早就和吴国眉来眼去了。”  

“你怎么知道的?”  

“闽浙总督衙门出面在广东市面上大肆购买硬木,然后一转手再卖给吴国水师,赚的盆满钵满。这根本不是秘密。”  

“如此大事,为何就本官不知道?”伊尔杭尖叫起来。  

伍秉鉴苦笑:  

“福州那么多衙门都保持沉默,您就算知道了也只能沉默。我大清自有国情。”  

伊尔杭自言自语,抱着脑袋:  

“唉,唉,世道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最终被迫接受了现实,朝廷对两广鞭长莫及。  

腊月里,  

奉总督之命,广州周边州县的精兵和库银陆续转移至省城,包括粮食巡抚赵士生站在城头,眺望江面。  

问出了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  

“为何这半年,世面上没有暹罗大米了?”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这个问题。  

总之,海外大米断绝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米价攀升,  

两广地区,一石米已经卖到3两5。  

而在北方,一石米的价格已到4两。  

一场巨大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造成危机的因素很多很多:  

暹罗大米不入朝只是其中一个。  

江西粮食收成大减,也是一个。  

吴国控制了茶丝瓷,控制了传统商业繁荣区域,造成了北方商业凋敝,士绅无处投资获利。于是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囤粮。  

数千年历史,  

粮市一直是资金的最终避险池。  

虎门寨。  

腊月28.  

广东水师20余艘大型战船,70艘小船驶出水寨,沿近海航行。大型战船为水师兵勇驾控,小型船皆由疍民驾控。  

目标——潮州府!  

冬季寒风凛冽,海浪颇大。  

战船乘风破浪。  

关达官站在甲板上,眼神坚毅。  

他是汉人武状元出身,在绿营靠军功一层层升上来的,坚决效忠朝廷。  

“军门,那些贱民靠得住吗?”  

关达官瞥了一眼副将,自信答道:  

“本官给他们银子,给他们尊严,给他们上岸的机会。他们有什么理由靠不住?”  

平日,穷困的疍民被陆地上的百姓视为“贼”。如今,自己力排众议在大虎山岛辟出疍民生活区。  

这是何等的信任与恩情?  

疍民敢不效死拼杀?  

大虎山炮台随时可以扑杀他们的家眷和赖以为生的渔船。  

这就叫“恩威并施”。  

除夕,清晨。  

阳光照耀,地面开始化雪。  

乾隆42年的最后一天显得格外漫长。  

潮州府城外,  

竖起了各色旗帜,旗帜上多是姓氏,陈、林、李、蔡、黄、吴、郑、张宗族齐聚义若是李郁在此,定然感慨两广人武德充沛。  

吴国虽有军火贸易布局,可从来没有鼓动这帮人主动攻城。  

对天发誓,  

广东的暗流涌动都是这帮人自愿自发的,和吴国无关。  

从现在吴国的利益出发,  

李郁宁愿这些人不要抢先起事,不仅帮不了大军,反而是增加了额外麻烦。  

万一打跑了清军,吴国怎么对待这些地方势力?封官许愿?授予权柄?  

还是兵临城下,收缴兵器,解散武装?  

无论是剿?是抚?  

都后患无穷。  

赖二坐在滑竿上,脸色阴郁。  

他感觉自己被这帮老家伙裹挟了宗族的太公们年老力衰,但是如此盛事必须到场。大家坐轿子没视野,骑马稳不住,不如坐滑竿喽。  

黄太公裹紧皮袍,用龙头杖指着潮州城:  

“攻城!”  

枪炮声顿时响成一片。  

一发发3磅炮弹脱膛而出,精准命中城墙垛口。  

这种吴国军售特供款,六棱内膛铜炮异常的准,轰击固定目标效果特别好。  

但在野战中轰击敌军方阵就差点意思,圆头六棱炮弹造型太奇葩,落地后无法滚动。  

众太公眉飞色舞:  

“准,神准。”  

黄太公趁着炮火间隙,和赖二低声说道:  

“贤孙婿莫要动怒,绝不会误了你的前程。黄氏宗族若坐大,对你在朝中也是助力。”  

正说着,  

城墙上清军旗帜被人砍断,城中燃起黑烟,似乎有人反水了。  

所有人屏住呼吸,紧盯城墙。  

吊桥嘎嘎放下紧接着城门也被人打开了。  

坐在滑竿上的林氏宗族,林老太公兴奋的手臂哆嗦:  

“此乃我林氏商行里应外合,当记首功。”  

旁边的陈太公也抢着表功:  

“还有我陈氏在衙门当差的族人出力。”  

黄太公举起龙头杖:  

“进城!”  

潮水一般的宗族武装人员冲入城门。  

驻守潮州府的1500绿营兵只抵抗了1刻钟,就弃械投降了。  

宗族武装入城后,用潮州话大声安抚百姓。  

很快,  

城内人心安定。  

照常食茶、放鞭炮、过年。  

潮汕人的根源是闽南,而闽南人的特点是不坑老乡,可以坑外乡。  

普宁县没流血。  

县衙内的宗族胥吏们直接绑了知县和县丞,然后打开城门。  

丰顺县战事厮杀了1个时辰。  

最终,  

在潮汕籍衙役和宗族武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