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马忠义加速吧,崩坏(2/3)
二则可以减少吃饭的嘴。
浙南的地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七山一水两分田。
台州、温州、衢州、处州、金华5府的粮食不能自足。
世人皆以为江浙富庶。
实际上浙南、苏北是一对难兄难弟,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存环境堪称恶劣。
直到20世纪中后期,
数百万民夫战天斗地,用人力挖出了400里的苏北灌溉总渠,让淮河水和洪泽湖水奔流入海,苏北才真正实现了沃野千里。
而浙南和福建类似,山多。
所以在农业社会注定无法翻身。
商业兴盛,浙南才能翻身。
18世纪,
义乌没有小商品,但盛产武德充沛的矿工!
温州没有皮革厂,倒是在山里活跃着很多的“小规模创业人士”。
总之,
在李郁眼里,这是一片生机勃勃,颇有潜力的热土。
每次募兵,
告示上午贴出,下午招满。
李郁对江苏人的冒险精神一点不抱希望。江苏老乡们从骨子里讨厌风险,特别讨厌。
浙江老乡眉清目秀,热爱冒险,很有精神。
当然了,
其实福建老乡更有冒险精神,他们的人生理想就是“赚大钱,起大屋,建祠堂,娶一堆生一堆”。
只是吴国战略暂不取福建,故不作指望。
瓮城的厮杀逐渐结束。
血腥味浓重,站立的人已经不足原来的3成。
剩下来的人各自警惕的拉开距离,手持染血刀剑,背靠城墙站立。
城门,再次缓缓打开。
“弃械,抱头,一个个排好队走出来。”
豺狼虎豹们老实照办了。
“清点人数。”
“511人。”
“你们都可以活下来了。本官宣布,你们全部编入第1派遣军序列。”
俘虏们如释重负,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东西。
一碗清水,两个窝头。
吃不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
直到他们被第1派遣军那帮变态接收,被训练,被殴打,被辱骂。
能忍下来,然后打一场仗后就能加入老兵序列,重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经典古训。
临江府,峡江县。
城门紧闭,守军脸色晦暗、如丧考妣。
城外,
吴军正在过兵,大摇大摆。
1名士兵扛着旗帜,走到距离城墙1里外,用力的把旗杆戳入泥土。
对着城墙大声吼道:
“王师攻略江西,旬日即取全省。给你们点时间准备,投降可生,不降必死。告诉你们,整个江西都是我们的天下了,我们忙的很,回过头来就收拾你们。”
“此旗若倒,全城皆斩。”
士兵嚣张的重复喊话3遍,用石头压了一封书信,然后离开。
知县扶着垛口,脖子伸的老长。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他们就不怕被人截断粮道吗?哪儿有这样打仗的?绕城冒进?”
县丞略懂军事,苦笑道:
“县尊,人家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怕是江西真的没有朝廷的一兵一卒了。”
“赣南镇不是有很多兵吗?还有蒙八旗骑兵。”
县丞见四周无人,低声耳语:
“好教县尊老爷知道。马总戎虽兼了藩台,可压根没打算死守城池。人家在吉安、赣州拼命的钻山洞呢。”
“他,他想干什么?”
“下官有个老乡在赣州做通判。他来信说马总戎压根不想守城,从夏天开始就忙着往山里转移金银铜铁、粮草布匹。依托山势狂修军寨,个个屯兵屯粮。赣州城外一寸壕沟都没挖,这哪儿是守城的打算?”
知县的脸都绿了,哆嗦着指着南边:
“他,他马忠义难道不知道我大清失城必斩的规矩吗?”
通判眼神飘忽:
“江北大营没了,扬州城也陷了,索伦兵也没制的住吴贼,还殁了海兰察海都统。怕是,怕是”
俩人站在城头,相视无言。
县城内共计150名经制之兵,另有凑数的衙役民壮400人。
谁有胆子出城?
出城了又能干什么?劫粮道吗?人家压根没有粮道。
先锋沿途就食于民。
有银子就买,没银子就直接征。
要知道在没有天灾前提下,江西不仅不缺粮食,甚至有余力供应广东福建。
在纯农业时代,江西条件优越。
打粮食真的多举个最明显的例子:
赣江南支流和珠江北支流之间有一段60里长的道路(大余县到南雄县):赣粤古道。
又被称为“盐粮古道”。
广东人拿富余的盐换江西人富余的粮食。
粤赣古道上有个关键的关卡——梅关。
江西布政使兼赣南镇总兵马忠义之心腹家奴,已抬旗的刘路,此刻就在梅关视察虽是奴才,出去了就是主子。
梅关附近的云封寺内,香火缭绕。
一群绿营将官单膝跪地迎接这位傲慢的刘管家。
“起来吧,都说说梅关近日有什么紧急军情吗?”
“回刘管家,一切正常。只是这一年商队大幅减少,逃难的百姓逐日增多。”
刘路不悦:
“当差的时候称职务,什么管家?”
“是是,刘大人。”
“嗯,这就对了嘛。继续说?”
“我部加固了梅关关防,在山顶布置了红
浙南的地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七山一水两分田。
台州、温州、衢州、处州、金华5府的粮食不能自足。
世人皆以为江浙富庶。
实际上浙南、苏北是一对难兄难弟,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存环境堪称恶劣。
直到20世纪中后期,
数百万民夫战天斗地,用人力挖出了400里的苏北灌溉总渠,让淮河水和洪泽湖水奔流入海,苏北才真正实现了沃野千里。
而浙南和福建类似,山多。
所以在农业社会注定无法翻身。
商业兴盛,浙南才能翻身。
18世纪,
义乌没有小商品,但盛产武德充沛的矿工!
温州没有皮革厂,倒是在山里活跃着很多的“小规模创业人士”。
总之,
在李郁眼里,这是一片生机勃勃,颇有潜力的热土。
每次募兵,
告示上午贴出,下午招满。
李郁对江苏人的冒险精神一点不抱希望。江苏老乡们从骨子里讨厌风险,特别讨厌。
浙江老乡眉清目秀,热爱冒险,很有精神。
当然了,
其实福建老乡更有冒险精神,他们的人生理想就是“赚大钱,起大屋,建祠堂,娶一堆生一堆”。
只是吴国战略暂不取福建,故不作指望。
瓮城的厮杀逐渐结束。
血腥味浓重,站立的人已经不足原来的3成。
剩下来的人各自警惕的拉开距离,手持染血刀剑,背靠城墙站立。
城门,再次缓缓打开。
“弃械,抱头,一个个排好队走出来。”
豺狼虎豹们老实照办了。
“清点人数。”
“511人。”
“你们都可以活下来了。本官宣布,你们全部编入第1派遣军序列。”
俘虏们如释重负,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东西。
一碗清水,两个窝头。
吃不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
直到他们被第1派遣军那帮变态接收,被训练,被殴打,被辱骂。
能忍下来,然后打一场仗后就能加入老兵序列,重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经典古训。
临江府,峡江县。
城门紧闭,守军脸色晦暗、如丧考妣。
城外,
吴军正在过兵,大摇大摆。
1名士兵扛着旗帜,走到距离城墙1里外,用力的把旗杆戳入泥土。
对着城墙大声吼道:
“王师攻略江西,旬日即取全省。给你们点时间准备,投降可生,不降必死。告诉你们,整个江西都是我们的天下了,我们忙的很,回过头来就收拾你们。”
“此旗若倒,全城皆斩。”
士兵嚣张的重复喊话3遍,用石头压了一封书信,然后离开。
知县扶着垛口,脖子伸的老长。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他们就不怕被人截断粮道吗?哪儿有这样打仗的?绕城冒进?”
县丞略懂军事,苦笑道:
“县尊,人家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怕是江西真的没有朝廷的一兵一卒了。”
“赣南镇不是有很多兵吗?还有蒙八旗骑兵。”
县丞见四周无人,低声耳语:
“好教县尊老爷知道。马总戎虽兼了藩台,可压根没打算死守城池。人家在吉安、赣州拼命的钻山洞呢。”
“他,他想干什么?”
“下官有个老乡在赣州做通判。他来信说马总戎压根不想守城,从夏天开始就忙着往山里转移金银铜铁、粮草布匹。依托山势狂修军寨,个个屯兵屯粮。赣州城外一寸壕沟都没挖,这哪儿是守城的打算?”
知县的脸都绿了,哆嗦着指着南边:
“他,他马忠义难道不知道我大清失城必斩的规矩吗?”
通判眼神飘忽:
“江北大营没了,扬州城也陷了,索伦兵也没制的住吴贼,还殁了海兰察海都统。怕是,怕是”
俩人站在城头,相视无言。
县城内共计150名经制之兵,另有凑数的衙役民壮400人。
谁有胆子出城?
出城了又能干什么?劫粮道吗?人家压根没有粮道。
先锋沿途就食于民。
有银子就买,没银子就直接征。
要知道在没有天灾前提下,江西不仅不缺粮食,甚至有余力供应广东福建。
在纯农业时代,江西条件优越。
打粮食真的多举个最明显的例子:
赣江南支流和珠江北支流之间有一段60里长的道路(大余县到南雄县):赣粤古道。
又被称为“盐粮古道”。
广东人拿富余的盐换江西人富余的粮食。
粤赣古道上有个关键的关卡——梅关。
江西布政使兼赣南镇总兵马忠义之心腹家奴,已抬旗的刘路,此刻就在梅关视察虽是奴才,出去了就是主子。
梅关附近的云封寺内,香火缭绕。
一群绿营将官单膝跪地迎接这位傲慢的刘管家。
“起来吧,都说说梅关近日有什么紧急军情吗?”
“回刘管家,一切正常。只是这一年商队大幅减少,逃难的百姓逐日增多。”
刘路不悦:
“当差的时候称职务,什么管家?”
“是是,刘大人。”
“嗯,这就对了嘛。继续说?”
“我部加固了梅关关防,在山顶布置了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