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李郁的矛盾相对论(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施家会在我们背后搞事。”  

“王亶望在其中会充当什么角色?”  

“只怕王亶望也低估了施家,老王满脑子都是金子银子,乾隆看错了他。”  

君臣都忍不住笑了。  

王亶望的爹乃是江苏巡抚王师。  

王师为人正直,清流派,且做事勤恳,和朱珪、王杰是一路人。  

后死在了江苏巡抚任上,  

乾隆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把当时还仅是举人身份的儿子王亶望提拔起来,历任皋兰知县、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  

乾隆觉得我如此厚待你们王家。  

王亶望你肯定会感激涕零,玩命的为朕当差。  

实际上这属于一种误解。  

乾隆自以为是大恩,王亶望却心存怨恨。  

他想的是,  

我爹为你卖命,一生清廉,最终死在巡抚任上,你却一纸圣旨把我扔到甘肃去历练?  

你为啥不让我在江苏历练呢?  

扬州江都县不好吗?江宁上元县不好吗?苏州元和县不好吗?  

非得去那刮不出油水的地方熬。  

王亶望心存怨恨,  

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学憨厚的老爹,混了一辈子啥也没捞着。  

“简在帝心”,“青史留名”什么的在他眼里都是障眼法。  

银子!才是真的。  

乾隆老头子你自己修园子、下江南玩的不亦乐乎。  

内务府的那帮子弟在各地把着肥缺,银子捞的山呼海啸。  

让我学圣贤?  

在甘肃时,王亶望思索许久发现了一条影响最小的贪墨办法——捐监冒赈!  

就是明明没有灾害,却年年报大灾。  

卖监生所得银子大家分,然后告诉朝廷是收的粮食分给灾民吃了,手法颇高明。  

但更高明的是,  

他率先击破了清廷的密折制度,拉上了全省官吏一起忽悠乾隆。  

那么多可以独自密折上奏乾隆的官员全部保持了沉默,让千里之外的皇帝成了聋子瞎子。  

自此,  

王亶望心中对于皇帝的敬畏感大降。  

到了福建,这一套玩的更加炉火纯青。  

除了泉州漳州两府,其余的州县官被他换了三分之一。  

同驻福州的巡抚、福州将军、福建(陆路)提督,都成了同党。  

只有驻闽南的水师提督和靖海侯施家,相对受影响小,但也默认了王亶望的“通商逆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