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炮击战地参观团(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曾经和大臣署长们曾经同桌吃饭喝酒,关系通天。  

然而一道不许买田的禁令,让这帮士绅很苦恼。大清国的士绅阶层最热衷的行为就是买地,收地租。  

如今的吴国,超过20亩的交易都被严格限制。  

李郁私下授意农业署:  

吴国境内的良田可以分散,但决不可以再集中。  

老爷们有钱花不掉,就给我去开厂,开铺子,开矿山,去入股,再不然,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也行。  

总之,银子不要拿去买田,更不要藏在地窖里发霉。  

宣传署经过揣摩。  

把陛下的意思总结为:  

富户,花钱就是对陛下忠诚。花的多,就是忠心多,花的少,就是忠心少。不花,就是不忠。  

人在屋檐下,不敢不低头。  

这帮士绅很快就厘清了当前的状况。  

既来之则安之,  

狠狠的投资,开设各种成衣厂、砖窑、铁厂、大车行、旅店,还有矿山。  

他们诧异的发现,吴国居然开放了矿禁,而且允许他们这些外来人进入。  

一时间,  

很多人感慨不已,背井离乡的怨恨已去了大半。  

开矿在任何时代都约等于“躺着发财”。  

在探明地底下确有矿产蕴藏的情况下,只要拿的出足够资金,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8名淮扬士绅凑份子,  

在浙江最南部的处州府遂昌县承包了一处金矿。  

一口气交纳了45万两,换来了10年的开采许可证。之后按照吴国的新规缴税,缴纳雇佣工人工钱总额的三成。  

遂昌金矿,从北宋时期就开始发掘。  

万历年间出了一次很大的事故,数百人命丧矿洞,后被明廷下旨封禁,从此淡出世人的视线。  

200年后,  

此地再次迎来了生机。  

遂昌金矿其实是一处金银混合矿。  

虽然远远比不上山东莱州、招远等地的金矿,可在东南数省也算是矮子里面选将军。  

浙江商帮多次提出想承包这个金矿。  

李郁都没有点头如今意外的交给了“外人”,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安定这帮士绅的心,从而给天下士绅做出榜样。  

其次,是均衡需要。  

金矿不同于其他矿藏,风险大,利润也大。  

李郁也不确定,遂昌金矿到底还有多少油水?  

若是交给“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浙江商帮,日后想再拿回来就难了。  

交给在吴国毫无根基的“江北士绅”则安心许多,留下了足够的转圜空间。  

李郁信奉“杀人不是目的,杀人只是手段”。  

第2军团在江北杀掉了拒绝搬迁的士绅100多家。  

教育的效果很好剩下的这些人只要顺从自己,投身实业,投资工商业,那大家就可以“既往不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