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你与其被皇上赐死,不如换个轰轰烈烈的死法?(2/3)
在乾隆和一众军机大臣眼里这份军报的亮点是2个字——“大捷”。
乾隆看到这2个字的一瞬间只觉春风拂面,水波不兴。
很难形容这种畅快感。
虽然只是小胜,可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朝廷的剿匪战事稳中向好,基本可控。
“江苏舆图!”
总管太监秦驷早有准备。
一挥手,2个小太监立刻拉着舆图进来了。
“主子,角斜场就在这。”
“好,好。这是挫败了吴贼的一股偏师啊。”
乾隆戴着水晶眼镜,仔细的观看舆图。
“祖有恩打的好,淮西兵也敢用命。若是让吴贼从角斜场源源不断登陆,就相当于在朕的大军腰眼顶了一把尖刀,淮安,危矣。”
和珅那是何等精明,
立马猛夸了一通祖有恩不愧是名将祖大寿之后。
有清一代,
祖家的官做的未必多大,但是敛财的功夫登峰造极。尤其是不动产,有的一条街都是祖家的产业。
祖家颇通人情,所以给和珅这位宠臣进献的也颇多。
去年中秋,
甚至把前门大街的4家铺子当做年礼送给了和珅。如此大手笔,和大人自然印象深刻,投桃报李。
“传旨,赏祖有恩一等轻车都尉,内帑银50两。把朕的这个扳指也赏给他。”
一等轻车都尉,听着很野鸡。
实际上是清廷对于非宗室非蒙古之外,给功臣的赏赐体系内,仅次于公侯伯子男的一种爵位赏赐。
再往上,就是男爵了。
和珅在发迹之前,也就顶着一个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而皇帝赏赐玉扳指绝对是殊荣。
身为汉军旗八大家之一的祖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顺便又扩展了一遍京城人脉。
养心殿,
和珅、于敏中小心的坐在锦凳上。
乾隆戴着眼镜,
正在仔细阅读工部火药局督办大臣的折子。
“海禁乃朝廷根本,不可动摇。然硫磺确系制火药必须,臣斗胆建议朝廷对海外硫开一面。无论何船来售,皆由工部出面,悉数购买。”
“你们怎么看?”
“奴才觉得可以,我大清虽然也产硫磺,可量小纯度低,确不如扶桑国之硫磺优质。”
“老臣也觉得可以,但需严格把控,不能随便扩大海贸口子。”
乾隆点点头:
“那就照办吧。”
突然,
他摘下眼镜,问道:
“前线将官奏报,吴贼火器装备率超过8成。他们的硫磺又是从何而来?吴贼的火药到底是自产还是海外购买?”
于敏中肃然起敬:
“皇上圣明烛照、高屋建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和珅也若有所思,感觉这事里面透着蹊跷。
乾隆略一思索:
“拟旨,让两广总督伊尔杭、闽浙总督王亶望帮着查查海上。不论用什么办法,能切断吴贼可能的南洋运输线都是大功一件。顺便派人打听一下,扶桑人是否有见利忘义,把硫磺卖给吴贼?”
“还有,刘墉出京稽查硝石走私也够久了,让他回京吧。朕有些事想当面问问他。”
“告诉福长安,放手去做。”
一连串的命令,
乾隆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让人不得不佩服。
“和珅你兼着户部,养心殿造办处和工部火药局的银钱一定要优先保证。”
“奴才明白。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奴才还想请旨,在右安门外迁民居300余户,为火药局和造办处腾出更大的空间。”
乾隆全部答应。
前些日子,他给和琳升官,让他逐渐掌握养心殿造办处。就是为了帝国的枪炮生产更加顺利,减少一切掣肘。
有亲兄弟的这层关系,户部和造办处才会亲如一家。
乾隆什么都懂,
大清朝办事,就算有圣旨和朝廷章程也未必管用,还得依仗良好的私人关系。
“皇上,安徽巡抚和山东巡抚上奏,今年大旱,请求朝廷拨一些赈灾银,还有秋粮可能会减产。”
“还有,陕甘总督勒尔谨、甘肃巡抚王廷赞联名上奏,甘肃奇旱,焦地千里,粮食绝收”
乾隆脸色平静:
“都向朕要银子赈灾,朕有聚宝盆吗?告诉他们,不要一遇上事就想着向朝廷伸手,要自食其力。士绅可以出钱,百姓可以出力,人不自救,无人可救。如果觉得棘手,朕可以让他们丁忧,换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去当巡抚。”
“嗻。”
说到这个程度,和珅也不敢多说了。
不过,
他还是为绊脚石山东巡抚国泰,上了点眼药:
“山东欲效甘肃旧例,卖监生头衔,将所得银钱用于赈灾”
乾隆罕见的犹豫了一会。
山东和甘肃,在朝廷的定位很不一样。
山东距离京师很近,需要绝对安稳,需要源源不断的出产钱粮,需要士绅忠心,需要风气正统。
而甘肃就不一样了,只需不添乱,然后为朝廷的每一场战事提供兵源就可以。
“告诉国泰,山东乃圣人之乡。监生不宜过滥,一二百个即可。”
如今兼着礼部尚书的于敏中,连忙表态:
“老臣一定把关。犬子也在山东,督办煤矿,可以为臣反馈山东士绅对此事的反应。”
乾隆笑了:
“你的小儿子?为何不留在
乾隆看到这2个字的一瞬间只觉春风拂面,水波不兴。
很难形容这种畅快感。
虽然只是小胜,可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朝廷的剿匪战事稳中向好,基本可控。
“江苏舆图!”
总管太监秦驷早有准备。
一挥手,2个小太监立刻拉着舆图进来了。
“主子,角斜场就在这。”
“好,好。这是挫败了吴贼的一股偏师啊。”
乾隆戴着水晶眼镜,仔细的观看舆图。
“祖有恩打的好,淮西兵也敢用命。若是让吴贼从角斜场源源不断登陆,就相当于在朕的大军腰眼顶了一把尖刀,淮安,危矣。”
和珅那是何等精明,
立马猛夸了一通祖有恩不愧是名将祖大寿之后。
有清一代,
祖家的官做的未必多大,但是敛财的功夫登峰造极。尤其是不动产,有的一条街都是祖家的产业。
祖家颇通人情,所以给和珅这位宠臣进献的也颇多。
去年中秋,
甚至把前门大街的4家铺子当做年礼送给了和珅。如此大手笔,和大人自然印象深刻,投桃报李。
“传旨,赏祖有恩一等轻车都尉,内帑银50两。把朕的这个扳指也赏给他。”
一等轻车都尉,听着很野鸡。
实际上是清廷对于非宗室非蒙古之外,给功臣的赏赐体系内,仅次于公侯伯子男的一种爵位赏赐。
再往上,就是男爵了。
和珅在发迹之前,也就顶着一个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而皇帝赏赐玉扳指绝对是殊荣。
身为汉军旗八大家之一的祖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顺便又扩展了一遍京城人脉。
养心殿,
和珅、于敏中小心的坐在锦凳上。
乾隆戴着眼镜,
正在仔细阅读工部火药局督办大臣的折子。
“海禁乃朝廷根本,不可动摇。然硫磺确系制火药必须,臣斗胆建议朝廷对海外硫开一面。无论何船来售,皆由工部出面,悉数购买。”
“你们怎么看?”
“奴才觉得可以,我大清虽然也产硫磺,可量小纯度低,确不如扶桑国之硫磺优质。”
“老臣也觉得可以,但需严格把控,不能随便扩大海贸口子。”
乾隆点点头:
“那就照办吧。”
突然,
他摘下眼镜,问道:
“前线将官奏报,吴贼火器装备率超过8成。他们的硫磺又是从何而来?吴贼的火药到底是自产还是海外购买?”
于敏中肃然起敬:
“皇上圣明烛照、高屋建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和珅也若有所思,感觉这事里面透着蹊跷。
乾隆略一思索:
“拟旨,让两广总督伊尔杭、闽浙总督王亶望帮着查查海上。不论用什么办法,能切断吴贼可能的南洋运输线都是大功一件。顺便派人打听一下,扶桑人是否有见利忘义,把硫磺卖给吴贼?”
“还有,刘墉出京稽查硝石走私也够久了,让他回京吧。朕有些事想当面问问他。”
“告诉福长安,放手去做。”
一连串的命令,
乾隆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让人不得不佩服。
“和珅你兼着户部,养心殿造办处和工部火药局的银钱一定要优先保证。”
“奴才明白。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奴才还想请旨,在右安门外迁民居300余户,为火药局和造办处腾出更大的空间。”
乾隆全部答应。
前些日子,他给和琳升官,让他逐渐掌握养心殿造办处。就是为了帝国的枪炮生产更加顺利,减少一切掣肘。
有亲兄弟的这层关系,户部和造办处才会亲如一家。
乾隆什么都懂,
大清朝办事,就算有圣旨和朝廷章程也未必管用,还得依仗良好的私人关系。
“皇上,安徽巡抚和山东巡抚上奏,今年大旱,请求朝廷拨一些赈灾银,还有秋粮可能会减产。”
“还有,陕甘总督勒尔谨、甘肃巡抚王廷赞联名上奏,甘肃奇旱,焦地千里,粮食绝收”
乾隆脸色平静:
“都向朕要银子赈灾,朕有聚宝盆吗?告诉他们,不要一遇上事就想着向朝廷伸手,要自食其力。士绅可以出钱,百姓可以出力,人不自救,无人可救。如果觉得棘手,朕可以让他们丁忧,换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去当巡抚。”
“嗻。”
说到这个程度,和珅也不敢多说了。
不过,
他还是为绊脚石山东巡抚国泰,上了点眼药:
“山东欲效甘肃旧例,卖监生头衔,将所得银钱用于赈灾”
乾隆罕见的犹豫了一会。
山东和甘肃,在朝廷的定位很不一样。
山东距离京师很近,需要绝对安稳,需要源源不断的出产钱粮,需要士绅忠心,需要风气正统。
而甘肃就不一样了,只需不添乱,然后为朝廷的每一场战事提供兵源就可以。
“告诉国泰,山东乃圣人之乡。监生不宜过滥,一二百个即可。”
如今兼着礼部尚书的于敏中,连忙表态:
“老臣一定把关。犬子也在山东,督办煤矿,可以为臣反馈山东士绅对此事的反应。”
乾隆笑了:
“你的小儿子?为何不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