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前方扬州,此河不通(2/3)
要求,江北大营连续3天,全体兵丁顿顿要吃肉!如果江北官府提供不了足够的猪肉牛肉鸡肉,那就请用人肉补齐。
这一次,
漕运总督关铭恩、督粮道于运和、淮安知府常火炎、扬州知府胡佐佑表现的特别积极。
胡佐佑当场拍了桌子:
“哪怕全体扬州人勒紧裤腰带,碗里1年见不到油星子,也要保证江北大营的官兵们吃的嘴角流油。”
他出动了所有衙役下乡收罗牲畜。
官道上,
手握皮鞭、牛尾刀的衙役们虎视眈眈。被征发的百姓牵着猪牛羊、鸡鸭鹅,哭着骂着向仪征走去。
扬州城守营更是全部出动。及时扑灭了3股小规模的不满事件,将首犯村夫关进了站笼。
淮安知府常火炎做的更决绝。
除了常规家畜,他甚至下令把全淮安的狗都抓了送到仪征去。
狗肉,也是正经肉!
当然,这个指标很难科学把握。
常火炎是这样下令的:
“每村必须抓10条狗,单只狗重不能低于3斤。做不到,保甲就换人。”
可怜的狗子们被关进笼子,沿着运河往南运。
沿途狗吠不止,成为一时奇观。
常火炎还是缺少想象力,如果他是广东籍的话,起码还能增加两样肉食——蛇、胡建人。
心虚的江北官绅这一次表现的特别积极。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希望把“火烧钦差案”给轻轻揭过去丰济仓窝案,
涉案数额实在是太大了,近10年至少有300万石粮不翼而飞。
当然了,
遵循“万物守恒定律”,这些粮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保管方式罢了。退一万步讲,至少还在大清国境内,不算流失。
江北大营的丘八们可不管这些,敞开吃。
运河边血流成河。
各种牲畜运到,立马大卸八块、扒皮拆骨。
一开始,倔强的狗子们激烈反抗,还咬伤了好几人。
后来,
河畔,血腥味浓重好似修罗地狱。
再凶狠的狗子到了这里也吓尿了,呜咽发抖,面对屠夫们生不出任何反抗心理。还是被扒皮拆骨扔进大锅烹煮。
“都统,银车到了。”
“多少?”
“42万两。”
“哼,照单全收。”
“都统,淮扬士绅代表想见您。”
“不见。就说本官军务繁忙,赶紧打发走。”
海兰察压根不想和这帮人扯上一丁点关系,他是武夫,不大识字,可一点不蠢。
他无法预测皇上会如何处置“火烧郑谨生案”。
但是,
连续2名二品大员倒在了淮扬,这事揭不过去。
如果这都能罚酒三杯、轻松过关的话,他认为大清朝的日子也就不久了。
没有文化,不代表没有脑子。
不懂官场,不代表不具备危险直觉。
这也正契合了乾隆向皇子永琰所说的亡国2要素,其中之一“皇帝失去了对地方官府的有效控制”。
海兰察不懂文词,但是他打过猎!
打猎是一项集体协作行动,如果参与围猎的部族勇士居然敢擅自将猎犬射杀,只因为猎犬妨碍了他偷吃猎物的肝脏。
那部族头领必须当场杀死这个勇士,维护权威!
江南运河,再次重现了白帆遮天蔽日的盛况。
船只从杭州府一直绵延到京口。
吴国治下的所有州县,
民间都在传:“吴王北伐,要改朝换代了。”
各路商人坐着马车齐聚苏州府。
经济大臣范京炙手可热,
无数人想打通他的关节,多承揽一些军需物资单子。
好在他足够清醒,冷静的写折子请求李郁单设一机构专门负责军需采购。
秘密养病的李郁,对此不置可否。
但从内心,他是认可的。
采购,这行里的水太深了。大概是需要替范京分担一些了。
经济部的权限太大了。
吴国坊间都戏称,江南的财神爷,他姓范!
不提其他,
光是这1年,吴国从民间造船厂采购的各类运输船就高达210艘,覆盖各种形制,包括但不仅限于漕船、运兵船、运煤船。
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船只,所用船材也不同。
福建——浙江木材走私路线已经打通,福建的松木、杉木、榆木,源源不断的为吴国的造船事业添砖加瓦。
王亶望署理闽浙总督后,常驻福州。
排除异己,安插心腹。心狠手黑,福建官场人人自危。所以走私木材这种小事,没人敢过问。
王亶望对李郁有一点颇为钦佩,
做生意从不拖欠钱款,付款十分爽利。
王亶望先用很低廉的价格,从本地的木材商手里强行收购已经放置3年以上的木材。
借口是在闽浙边界修筑坚固营垒群!
凡是不愿配合的商人,就扣上“无良奸商”的帽子,统统下狱。
然后,
把这些木材拉到北边按照正常市场价卖给吴国商业署。
商业署再把这些木材加价卖给民间造船厂,造船厂再把这些木材制成吴军所需要的运输船,赚取利润。
总之,
如今的吴国不缺民用船,只是缺正经战舰。
在刘武等人的推动下,
江南造船厂也尝试一种新思路,用松木榆木造出双层楼船,然
这一次,
漕运总督关铭恩、督粮道于运和、淮安知府常火炎、扬州知府胡佐佑表现的特别积极。
胡佐佑当场拍了桌子:
“哪怕全体扬州人勒紧裤腰带,碗里1年见不到油星子,也要保证江北大营的官兵们吃的嘴角流油。”
他出动了所有衙役下乡收罗牲畜。
官道上,
手握皮鞭、牛尾刀的衙役们虎视眈眈。被征发的百姓牵着猪牛羊、鸡鸭鹅,哭着骂着向仪征走去。
扬州城守营更是全部出动。及时扑灭了3股小规模的不满事件,将首犯村夫关进了站笼。
淮安知府常火炎做的更决绝。
除了常规家畜,他甚至下令把全淮安的狗都抓了送到仪征去。
狗肉,也是正经肉!
当然,这个指标很难科学把握。
常火炎是这样下令的:
“每村必须抓10条狗,单只狗重不能低于3斤。做不到,保甲就换人。”
可怜的狗子们被关进笼子,沿着运河往南运。
沿途狗吠不止,成为一时奇观。
常火炎还是缺少想象力,如果他是广东籍的话,起码还能增加两样肉食——蛇、胡建人。
心虚的江北官绅这一次表现的特别积极。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希望把“火烧钦差案”给轻轻揭过去丰济仓窝案,
涉案数额实在是太大了,近10年至少有300万石粮不翼而飞。
当然了,
遵循“万物守恒定律”,这些粮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保管方式罢了。退一万步讲,至少还在大清国境内,不算流失。
江北大营的丘八们可不管这些,敞开吃。
运河边血流成河。
各种牲畜运到,立马大卸八块、扒皮拆骨。
一开始,倔强的狗子们激烈反抗,还咬伤了好几人。
后来,
河畔,血腥味浓重好似修罗地狱。
再凶狠的狗子到了这里也吓尿了,呜咽发抖,面对屠夫们生不出任何反抗心理。还是被扒皮拆骨扔进大锅烹煮。
“都统,银车到了。”
“多少?”
“42万两。”
“哼,照单全收。”
“都统,淮扬士绅代表想见您。”
“不见。就说本官军务繁忙,赶紧打发走。”
海兰察压根不想和这帮人扯上一丁点关系,他是武夫,不大识字,可一点不蠢。
他无法预测皇上会如何处置“火烧郑谨生案”。
但是,
连续2名二品大员倒在了淮扬,这事揭不过去。
如果这都能罚酒三杯、轻松过关的话,他认为大清朝的日子也就不久了。
没有文化,不代表没有脑子。
不懂官场,不代表不具备危险直觉。
这也正契合了乾隆向皇子永琰所说的亡国2要素,其中之一“皇帝失去了对地方官府的有效控制”。
海兰察不懂文词,但是他打过猎!
打猎是一项集体协作行动,如果参与围猎的部族勇士居然敢擅自将猎犬射杀,只因为猎犬妨碍了他偷吃猎物的肝脏。
那部族头领必须当场杀死这个勇士,维护权威!
江南运河,再次重现了白帆遮天蔽日的盛况。
船只从杭州府一直绵延到京口。
吴国治下的所有州县,
民间都在传:“吴王北伐,要改朝换代了。”
各路商人坐着马车齐聚苏州府。
经济大臣范京炙手可热,
无数人想打通他的关节,多承揽一些军需物资单子。
好在他足够清醒,冷静的写折子请求李郁单设一机构专门负责军需采购。
秘密养病的李郁,对此不置可否。
但从内心,他是认可的。
采购,这行里的水太深了。大概是需要替范京分担一些了。
经济部的权限太大了。
吴国坊间都戏称,江南的财神爷,他姓范!
不提其他,
光是这1年,吴国从民间造船厂采购的各类运输船就高达210艘,覆盖各种形制,包括但不仅限于漕船、运兵船、运煤船。
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船只,所用船材也不同。
福建——浙江木材走私路线已经打通,福建的松木、杉木、榆木,源源不断的为吴国的造船事业添砖加瓦。
王亶望署理闽浙总督后,常驻福州。
排除异己,安插心腹。心狠手黑,福建官场人人自危。所以走私木材这种小事,没人敢过问。
王亶望对李郁有一点颇为钦佩,
做生意从不拖欠钱款,付款十分爽利。
王亶望先用很低廉的价格,从本地的木材商手里强行收购已经放置3年以上的木材。
借口是在闽浙边界修筑坚固营垒群!
凡是不愿配合的商人,就扣上“无良奸商”的帽子,统统下狱。
然后,
把这些木材拉到北边按照正常市场价卖给吴国商业署。
商业署再把这些木材加价卖给民间造船厂,造船厂再把这些木材制成吴军所需要的运输船,赚取利润。
总之,
如今的吴国不缺民用船,只是缺正经战舰。
在刘武等人的推动下,
江南造船厂也尝试一种新思路,用松木榆木造出双层楼船,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