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情报署再立新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寡人希望江北的战事处于可控范围。有限接触,有限交战。坚城棱堡佐以水师炮火,让清军打消进攻打算。”  

“寡人授予你江北会战最高指挥权。登陆的所有军团,包括水师、情报署,你均可节制。”  

“还有,寡人患病之事切莫要对外声张。”  

“臣明白。”  

林淮生走出屋子,望了一眼万里无云的天空。  

深吸了一口气。  

他明白,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这1仗若是输了,他没脸回来,只能自刎。  

“传令,第1军团集结,让江宁巡警分署长来见我。”  

林淮生调兵遣将,磨刀霍霍。  

集结的第1军团总计12000人,剔除伤兵、病患600余人,令这些人留守江宁协同巡警署负责城防。  

同时,  

江宁巡警分署紧急招募郊区年轻农夫200人。  

告示写的很清楚,考察期3个月,之后择优录取。考察期薪水照发,届时不合格者只需退回制服即可。  

除了第1军团,第2军团,第1派遣军团,李郁甚至把大半个近卫军团都交给了林淮生。  

后勤的压力很恐怖。  

随驾的参谋大臣谭沐光没有跟他回苏州。  

而是暂驻京口,调度后勤物资过江。  

船队预定的渡江路线是:京口——扬州江都。  

在乘船回苏州的水路上,  

轻骑兵军团总指挥兀思买求见。  

李郁思索片刻,  

告诉他麾下的3000骑兵按兵不动,江南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兀思买也有数,老实的回去了。  

轻骑兵进驻江阴、太仓,是江防的最后一道屏障。  

而身为陆军大臣的林淮生,  

在渡江之前,给巡警署紧急追加了一道命令。  

所有州县的巡警分署,全部按照江宁模式,招募新人80到200不等。  

另外,  

给所有巡警配发燧发枪,无论当值不当值这其中的深意,  

大部分人看不懂,极少数重臣一眼就看懂了。  

经济大臣范京私下感慨:  

“没看出来老林还有这心机。现如今江南兵力抽调一空,各州县一旦有变,就措手不及。可若是大规模扩警,一来饷银压力很大,二来陆军部掌握的权势过重,很容易引起诟病。他搞3个月考察期,能进能退。若有变,正好拉上去顶。若无变,3个月后江北会战明朗,就把这些人裁撤掉。”  

李郁在看到抄送的陆军部公文后,也只是笑了一下。  

6个字就可以概括:  

临时工,试用期。  

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开挖邗沟,沟通长江、淮河。  

之后,  

历朝历代不断加以修缮,改道。  

首尾不变,路线不断变化。  

这就是大运河扬州段的雏形。  

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  

不断的被泥沙淤积,然后堵塞、废弃。  

比如兴盛一时的瓜州渡,明清时期早就走不通了。  

大运河的入江段河道,不断废旧掘新,就像是这片土地上的王朝不断的更新迭代。  

本质意义没有变。  

还是为了沟通长江和淮河,贯彻帝国的意志。  

衍生作用是,把江北里下河平原这块沼泽地逐渐变成了良田万亩。  

大运河扬州段主线,基本是遵循了一个原则,避开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邵伯湖、界首湖。  

河道和湖区要分开!  

中间还要筑堤坝,防止湖水淹漕河。  

数年前,  

李郁为了测试清廷的抢险能力,搞了一次大的。  

把河闸给掘开了,让江水倒灌。  

导致扬州地方,紧急启用了老仪征运河,疏浚花了老鼻子时间。  

后来,  

随着局势的变化,清廷也没有对大运河入江河道投入更多资金。  

因为,  

江南湖广的钱粮漕船都不走这里了。  

修缮的再好,也是俏女子打扮给瞎老公看,没用。  

不过,  

运输意义没有了,军事防御意义还是很大。  

清军在河道东侧修筑了1座拥有20门火炮的炮台。  

修筑时,清军征用了数千民夫,用石条和泥土原地垒高,再在其上修筑的木石结构炮台。因此,地势比周围要高出2丈炮口瞄准了河道。  

可以说,  

任何船想从长江驶入,都会被炮弹轰碎。  

而且战船没法还手,因为火炮都在侧舷,而河道狭窄,机动空间有限。  

海兰察巡查后,  

又给炮台附近添了2营弓弩手。  

军营驻扎在左右两翼,拱卫炮台。  

他们存在的意义是防止吴军步兵登陆,从侧翼或者后方拔掉炮台。  

火炮和弓弩手互相掩护,远近皆可敌。  

一句话,固若金汤。  

炮台上,  

还设置了2处瞭望塔,用于对江瞭望。  

百无聊赖的哨兵斜靠着柱子,打着哈欠,又看到钓鱼佬储把总扛着竹竿,拎着竹篓到处观察鱼情。  

储把总,通州人,原隶属于狼山镇泰州营,负责一处交通要道。  

结果一道军令,  

被调到了江边,带1个汛的兵驻守石闸门。  

石闸门在炮台往上游1里,闸门有2道,之间又隔了2里。  

这一套闸门存在的意义:  

一是防江水倒灌,夏季长江高于运河水位。  

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