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遍地饥民,若要稳住江西,陛下要么拿粮食喂要么拿枪子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陛下,他们来了。”  

第2军团苗有林、郑河安。  

第4军团黄肆、李小五。  

还有参谋大臣谭沐光,以及第1派遣军甘长胜。  

“坐,不必拘礼。”  

李郁低声嘱咐1名亲卫:  

“中军大帐,10丈内不许有人。”  

“是。”  

众人顿时心头一震,意识到要有大的行动了。  

李郁严肃的说道:  

“战争、洪水接踵而至,接下来的几个月江西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过吗?”  

郑河安立马回答:  

“回陛下,江西会缺粮,会民变。这一套臣很熟悉。”  

没人笑出声,因为老郑说是实话。  

洪水一直是淮西人创业上市的钟声。  

李郁补充道:  

“除了民变,还有瘟疫。”  

众人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谭沐光更是不安的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大约是想到了什么。  

“洪水、尸体、高温,这3样凑到一起,寡人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冷所以寡人决心,大军东移,闪击江北大营安庆大营,为我吴国打下一道北部屏障。”  

众人肃然,起身单膝跪地。  

“陛下万岁,吴国万岁。”  

“这个消息务必保密。郑河安!”  

“臣在。”  

“你做先锋,率第1波精锐渡江进攻安庆。”  

“臣,谢陛下信任。”  

郑河安激动的满脸通红,终于轮到这个机会了。  

都打到安庆了,距离老家还远吗?  

黄肆问道:  

“陛下,江西怎么办?”  

“鄱阳湖以东州县,不会放弃。鄱阳湖以西、以北区域只要南昌、九江,其余城池全部放弃。”  

众人面露遗憾。  

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就这么拱手让出去,太可惜了。  

李郁挂着诡异的笑容:  

“派个使者去和马忠义谈谈,让他赎城。第一笔买卖是东乡县、进贤县、金溪3个县城,打包价5万两。这事就交给司马尚负责吧,寡人相信他一定能拿捏马忠义。”  

众人都笑了。  

李郁自己也笑了,其实有一个原因他碍于身份,没有明说。  

江西的春粮颗粒无收,接下来怎么办?  

人要吃饭的,没饭吃肯定造反。  

洪水退去,道路恢复后,  

以吴军的野战实力,在不节约火药的前提下,一鼓作气打穿临江、瑞州、吉安,抚州,个把月的事。  

节约火药,以第1派遣军打先锋,年底之前也可以拿下这些地盘。  

然后呢,  

面对赣南赣中遍地的饥民,想要稳住秩序,要么拿粮食喂,要么拿枪子喂。  

江西士绅对自己仇恨入骨。  

岂能不借机在幕后搞事,煽动饥民起事。  

自己若要稳住江西,那就需要足够多的军队,足够多的粮食,还有足够多的基层文官团队。  

理智告诉自己,  

不要!  

江北军事压力山大,海贸仅仅掀开了一角,工商业还未到反哺的时候自己没资格去做个仁君。  

不做仁君,也没必要做个暴君。  

不如坑一把老熟人吧。  

毕竟老马拿了自己500两,账期挺久了,肯定要利滚利滚利。他区区一个总兵肯定还不上,就先收点利息吧。  

大头,后面再收!  

司马尚乐颠颠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听说了陛下和马忠义的旧事后就笑了。  

对前来传话的亲卫拍着月匈膛:  

“包在我身上。陛下圣明,马忠义必须赎城,这是摆在他面前唯一的选择。”  

司马尚不傻,  

提笔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书信,找了个第4军团的士兵去送信。  

这名士兵叫傅超,常州府人士,加入吴军前是个市井恶棍。  

加入之后还是个恶棍。  

喜欢辱骂队友,打仗冲锋在后,抢夺战利品在前。  

曾挨过3次军棍以及2次公开批评。  

如此顽劣,却没有死于军法,是因为他很有分寸,犯的都是不那么严重的过错。  

真正的杀头条款,  

他从来不犯!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混不吝,又拎得清,有点上进心但不多的吊州人。  

做信使,  

回报丰厚,而且未必就被当场咔嚓。  

司马尚许诺,若搞定了马忠义就给他200两赏银加升一级,回报丰盛。  

罗山,  

马忠义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疑惑问道: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伪吴王派来了使者,要求见您。”  

“砍了”  

哲勇劝说道:  

“老马,见一面再砍也不迟啊。”  

马忠义叹了一口气:  

“哎,兄弟久居草原,不懂人心可以坏到什么程度。江南人心眼太多,尤其是这个李郁,见一面你就掉坑里了。”  

哲勇大为诧异:  

“我不信。要不,我先见一见?你躲后面听着。”  

“成。”  

长相平平无奇的傅超,就这么探头探脑的进来了。  

哲勇酒喝多了,大脸盘子通红,把桌子一拍:  

“快说。给伱一炷香功夫,如果说服不了我,我就把你剜心切腹,做下酒菜。”  

傅超自然看出来了这是讹诈,  

遂开门见山:  

“陛下让我给老马带句话,看在曾经老熟人的份上,我军愿意让出东乡县、进贤县、金溪县,算你们收复失地。我的话说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