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逼死永祥,逼走阿桂,逼的乾隆亲自下场(2/3)
西布政使!”
“奴才马上就办。马忠义在苏州任上待过,想必对伪吴王有所了解。”
“嗯,他和朕讲过实话,对李逆的评价颇高!”
和珅没敢继续接话,总之,马忠义目前简在帝心,不宜进谗。
他最关心的是阿桂。
果然,乾隆盯着他问道:
“阿桂的想法,你怎么看?”
“奴才觉得阿大人的西守北渡战略很精妙,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嗯,你虽不懂军事,可最后一句话说对了。如此大的局,何时收网,时机很难把握。”乾隆似乎很有感慨,“火候最重要。火候不到,就是夹生饭,火候过了,又会焦。”
屋内陷入了寂静,
乾隆突然低声说道:
“阿桂这个奴才是个合格的统帅。只不过,他让朕失望了”
和珅和秦驷都明白,皇帝所谓的失望是指的什么。
帝病危,召前线统帅归京。
统帅却迟缓拖延,见了多位前线将领,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危险。
你到底是操心战局,还是别有所图呢。
乾隆无法排除后者存在的可能性。对于帝王而言,臣下的忠诚高于能力。
所以,阿桂必须出局。
乾隆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很惊喜:
“传旨,阿桂剿贼不利。剥夺京城一切职务,褫夺爵位,即日出京,任云贵总督。告诉他,在任上当简拔军官,操练士卒,打造军械,提防缅王入侵。”
“奴才遵旨。”
和珅心中窃喜,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阿桂是他头顶的一座大山,终于搬走了。从此以后,京城乱不乱,自己说了算。
“户部的差事难度颇大,伱要多费心把摊子撑住。”
“是。”和珅眼眶微红。
乾隆也叹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前线将士的军饷要保证。”
“奴才立军令状,若不能保证军需,奴才提头来见。”
“好,好。”
乾隆显然兴致不错,居然起身要去巡查养心殿造办处。
太监们抬着软辇、撑着遮阳伞。和珅、皇十五子永琰随行。
养心殿造办处,
乃是内务府下设机构之一,生产种类繁多,火绳枪只是其中一种。
见到明黄御驾前来,
乌泱泱的大群人连忙下跪迎接,山呼万岁。
“造办处郎中,明恩,拜见皇上。”
“督造情况如何?”
“回皇上,从去年腊月12奴才接旨开始,一共督造火绳枪3100杆,抬枪800,子母炮50位。花费银61500两,精铁料4万5千斤。”
和珅对数字很敏感。
瞅了这家伙一眼,面如表情的说道:
“皇上查验造办处,你,配合验枪。”
“嗻。”
几名蓝翎侍卫从库房中随机挑选了4支火绳枪,2支燧发枪。
然后熟练的装填、射击。
周围的枪匠们看的眼角抽搐,心想这些侍卫真是大胆,装药量大,还贴脸瞄准。
砰砰,枪声陆续响起。
厚木靶被打的碎屑横飞。
火绳枪威力很大,技术也很成熟。
然而,
到了燧发枪试射,画风就突变了。
1名蓝翎侍卫掰开击锤,瞄准,然后扭头,射击。
铅弹毫无意外的脱靶了。
乾隆皱眉:
“为何如此胆怯?铅弹都歪到天上去了。”
没辙,
蓝翎侍卫重新装填,以标准姿势瞄准射击。
枪声响起的瞬间,惨叫声也响起。
炙热的火药气体从传火孔喷出,烧到了他的眼睛,倒霉的家伙捂着眼睛满地打滚。
众人都傻了。
很快,受伤的侍卫被抬走去看御医。
不出意外的话,京城茶馆里又多了一个独眼常客。
和珅一言不发。
造办处郎中明恩则是扑腾跪地,磕头不止。
“你就是这样办差的?”
“皇上,不是奴才不尽力。而是燧发枪实在难造。”明恩连忙为自己辩解,“火绳枪都是仿制现成的,图纸房有现成的图纸。这燧发枪的部件太精巧,1支燧发枪要花3支火绳枪的时间。”
乾隆问道:
“江南的贼兵,又是如何做到人手一杆的?”
“皇上,那都是西夷提供的。西夷擅造燧发枪,奴才建议重金招募”
“闭嘴。”乾隆冷冷道,“我泱泱大国,不需要学夷人。集中人力生产火绳枪,燧发枪暂且搁置。”
“嗻。”
明恩擦着冷汗,跪地望着御驾离开。
他是太后那头的远房亲戚,平时办差不是很勤勉,也不算太扯淡。
在内务府系统中算是合格旗人。
对于上三旗的这些奴才,如果没有特大过错的话,乾隆一般是不会动的。
毕竟,
这些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基本盘啊。
“皇上,奴才有罪。内务府这一摊子平时忙不过来,疏于管教了。”
“这不是你的错,户部那摊子就够你头疼的了。这样吧,让和琳来帮忙,挂个内务府鸟枪处总承办,把归入养心殿造办处的景山枪炮处也划给他。”
“谢谢皇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和江南贼匪作战的关键是银子,是时间!告诉和琳,火绳枪、抬枪、子母炮,多多益善。”
“皇上圣明。奴才兄弟俩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奴才马上就办。马忠义在苏州任上待过,想必对伪吴王有所了解。”
“嗯,他和朕讲过实话,对李逆的评价颇高!”
和珅没敢继续接话,总之,马忠义目前简在帝心,不宜进谗。
他最关心的是阿桂。
果然,乾隆盯着他问道:
“阿桂的想法,你怎么看?”
“奴才觉得阿大人的西守北渡战略很精妙,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嗯,你虽不懂军事,可最后一句话说对了。如此大的局,何时收网,时机很难把握。”乾隆似乎很有感慨,“火候最重要。火候不到,就是夹生饭,火候过了,又会焦。”
屋内陷入了寂静,
乾隆突然低声说道:
“阿桂这个奴才是个合格的统帅。只不过,他让朕失望了”
和珅和秦驷都明白,皇帝所谓的失望是指的什么。
帝病危,召前线统帅归京。
统帅却迟缓拖延,见了多位前线将领,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危险。
你到底是操心战局,还是别有所图呢。
乾隆无法排除后者存在的可能性。对于帝王而言,臣下的忠诚高于能力。
所以,阿桂必须出局。
乾隆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很惊喜:
“传旨,阿桂剿贼不利。剥夺京城一切职务,褫夺爵位,即日出京,任云贵总督。告诉他,在任上当简拔军官,操练士卒,打造军械,提防缅王入侵。”
“奴才遵旨。”
和珅心中窃喜,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阿桂是他头顶的一座大山,终于搬走了。从此以后,京城乱不乱,自己说了算。
“户部的差事难度颇大,伱要多费心把摊子撑住。”
“是。”和珅眼眶微红。
乾隆也叹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前线将士的军饷要保证。”
“奴才立军令状,若不能保证军需,奴才提头来见。”
“好,好。”
乾隆显然兴致不错,居然起身要去巡查养心殿造办处。
太监们抬着软辇、撑着遮阳伞。和珅、皇十五子永琰随行。
养心殿造办处,
乃是内务府下设机构之一,生产种类繁多,火绳枪只是其中一种。
见到明黄御驾前来,
乌泱泱的大群人连忙下跪迎接,山呼万岁。
“造办处郎中,明恩,拜见皇上。”
“督造情况如何?”
“回皇上,从去年腊月12奴才接旨开始,一共督造火绳枪3100杆,抬枪800,子母炮50位。花费银61500两,精铁料4万5千斤。”
和珅对数字很敏感。
瞅了这家伙一眼,面如表情的说道:
“皇上查验造办处,你,配合验枪。”
“嗻。”
几名蓝翎侍卫从库房中随机挑选了4支火绳枪,2支燧发枪。
然后熟练的装填、射击。
周围的枪匠们看的眼角抽搐,心想这些侍卫真是大胆,装药量大,还贴脸瞄准。
砰砰,枪声陆续响起。
厚木靶被打的碎屑横飞。
火绳枪威力很大,技术也很成熟。
然而,
到了燧发枪试射,画风就突变了。
1名蓝翎侍卫掰开击锤,瞄准,然后扭头,射击。
铅弹毫无意外的脱靶了。
乾隆皱眉:
“为何如此胆怯?铅弹都歪到天上去了。”
没辙,
蓝翎侍卫重新装填,以标准姿势瞄准射击。
枪声响起的瞬间,惨叫声也响起。
炙热的火药气体从传火孔喷出,烧到了他的眼睛,倒霉的家伙捂着眼睛满地打滚。
众人都傻了。
很快,受伤的侍卫被抬走去看御医。
不出意外的话,京城茶馆里又多了一个独眼常客。
和珅一言不发。
造办处郎中明恩则是扑腾跪地,磕头不止。
“你就是这样办差的?”
“皇上,不是奴才不尽力。而是燧发枪实在难造。”明恩连忙为自己辩解,“火绳枪都是仿制现成的,图纸房有现成的图纸。这燧发枪的部件太精巧,1支燧发枪要花3支火绳枪的时间。”
乾隆问道:
“江南的贼兵,又是如何做到人手一杆的?”
“皇上,那都是西夷提供的。西夷擅造燧发枪,奴才建议重金招募”
“闭嘴。”乾隆冷冷道,“我泱泱大国,不需要学夷人。集中人力生产火绳枪,燧发枪暂且搁置。”
“嗻。”
明恩擦着冷汗,跪地望着御驾离开。
他是太后那头的远房亲戚,平时办差不是很勤勉,也不算太扯淡。
在内务府系统中算是合格旗人。
对于上三旗的这些奴才,如果没有特大过错的话,乾隆一般是不会动的。
毕竟,
这些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基本盘啊。
“皇上,奴才有罪。内务府这一摊子平时忙不过来,疏于管教了。”
“这不是你的错,户部那摊子就够你头疼的了。这样吧,让和琳来帮忙,挂个内务府鸟枪处总承办,把归入养心殿造办处的景山枪炮处也划给他。”
“谢谢皇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和江南贼匪作战的关键是银子,是时间!告诉和琳,火绳枪、抬枪、子母炮,多多益善。”
“皇上圣明。奴才兄弟俩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