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扬州盐商集体反水(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它的存在。  

情报署上下,嘴都很严!  

刘千曾有过训诫:  

“裤带松点,问题不大。嘴巴不严,问题很大!”  

“江西有急件吗?”  

“还没有。”  

“陛下那边的回复一到,无论何时何地,立马送到我面前。”  

“是。”  

“署长,署内经费紧张。属下觉得这些盐商太肥了,海上风浪大,沉掉一艘运银船也正常。不如”  

“首尾做干净点,别弄江春的船。”  

“是。”  

刘千也为经费头疼,总是朝陛下“狮子大开口”很尴尬,从盐商这弄点金银填补经费空缺也是不错的选择。  

循规蹈矩的人是吃不好情报这碗饭的。  

盐商们刚投过去,绝对不敢在陛下面前胡咧咧,海上的事本来就说不清,无从查起。  

“你还有事?”  

“署长还记得当初刺杀钱峰时,扬州府衙的班头被灭口后,有人悬赏捉拿他的姘头。那个女的,现在有消息了。”  

“哦?”刘千一咕噜从躺椅窜了起来。  

“江首总提供的情报,那姘头走投无路,跟了他手底下一个灶丁头目。”  

刘千在院子里来回的走了几圈。  

突然兴奋的指着下属:  

“你,立刻去请江首总过来,客气点。”  

“是。”  

待下属离开,刘千走进里屋。  

一高挑、清冷的女子连忙起身施礼。  

她是刘千新宠,全长在了他的审美上。18世纪的审美还比较诚实,俩人的身高差一点都不萌。  

刘千的双眼和高挑女子那两枚凸出的眼恰好在一个水平面。  

“老爷,您今天有什么喜事吧?”  

“老天有眼,我情报署又要为陛下立下不世奇功。”  

“能和奴家讲讲嘛?”  

“署内的事你不要问,也不要好奇。懂规矩,才能活得久。明白吗?”  

“是。”  

女子委委屈屈的,却被刘千伸手拨开盘扣。  

“老爷”  

“别动,站直了,腰板挺直。”  

接下来的事,就不宜细述了。  

无非是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和一个娇小柔弱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抛开传统观念的桎梏,  

其实两头齐不齐一点都不重要,只要中间能对得齐!  

南昌府。  

吴军的营寨连绵数里,旌旗飘扬。  

天气已经明显燥热,酷热的夏季即将统治南方。  

经过了战场考验,吴军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  

大檐帽日后只作为礼服搭配,日常征战全部改用制式斗笠。  

斗笠外覆一层油纸,再刷一层桐油。夏季避暑挡雨,冬季则是和棉布内衬帽搭配使用。  

有系带可固定。  

斗笠的里面,还可以加戴飞碟盔。  

飞碟盔在火枪兵当中开始逐步装备,但距离普及还需要很久。  

实用的就是最好的。  

李郁亲自巡视过,身穿蓑衣斗笠的士兵在小雨当中站立1个时辰,衣服还是干的。  

出征所需军用品:  

蓑衣、斗笠、军服、军靴、便携干粮、背包、军用铁锅、皮革制品、辎重车辆、帐篷全部分发给江南的商人承揽。  

商人们再逐层往下分包,江南的无数百姓都能跟着挣点散碎银子。  

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产业,没有技术含量。  

军工署事先会给出样品,以及各项详细要求,包括尺寸、用材、质量、交货期等等。当然,了军用品质量要求肯定比民用同类品高很多。  

吴国治下的商人们,都逐渐喜欢上了做军队的长期供应商。  

量大、稳定、利润固定。  

而且可以自抬身价!  

不知不觉之间,商人阶层就完成了和吴国的深度捆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