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投吴(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阵也颇有章法。  

“苗爱卿,你可认识对面的将官?”  

苗有林嘿嘿笑道:  

“臣当年是贵州提标左营千总,驻安顺场!和这2位总兵的驻地相距甚远,并无交情。”  

“依你之见,贵州绿营的战斗力如何?”  

“高于江南三省绿营,远低于陕甘绿营,和四川绿营接近。”  

李郁拉开千里镜,仔细的瞭望了对面的军阵:  

“他们的火器装备率颇高啊。”  

“是的。南方绿营火器装备率普遍在5成以上。只不过形制落后,多是鸟枪。”  

甘长胜骑着战马,位于第2排4个方阵之后。  

高声传令:  

“第1排,左右2个方阵前进。”  

“是。”  

传令兵立马高举令旗,大声传令。  

方阵当中的军官拔剑,再次重复军令:“注意鼓点,方阵前进!”  

每个方阵正面宽度不到20丈,每横排80余人。  

第1排是身强力壮的盾兵,缓缓如墙推进。  

234排都是长枪兵!此时全部竖向天空,远望好似树林。  

再后3排是标枪兵,他们之间的横向纵向空隙明显大于前面4排,这是因为投掷标枪需要足够的空间甩开胳膊。  

镇远总兵王生烈,放下了千里镜。  

和并排的周西发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周老弟,我镇远镇打头阵!”  

“好。”  

王生烈马鞭一指:  

“传令。凯里营、思南营左翼出击。镇标左营、石阡营右侧出击。鸟枪兵居前,藤牌手随后。”  

“嗻。”  

这是贵州绿营的传统作战方式。  

鸟枪兵居前列队射击,敌人一旦抵近了就赶紧后撤,让藤牌手冲上去厮杀。  

“擂鼓!”  

站在车上的清军鼓手不敢怠慢,使出全部力气擂响战鼓。  

直径3尺的牛皮鼓面剧烈颤抖,鼓声敲打着所有人的心脏。  

出战营兵顿感振奋。  

镇标左营游击,王生烈的本家亲戚抓住时机,大吼道:  

“1个首级,10两!杀,杀杀!”  

清军疯狂的跟着大吼,一时间气势惊人。  

很难说,  

他们是因10两的高价悬赏而疯狂,还是渴望杀敌立功、报效朝廷而疯狂。  

王生烈听着此起彼伏的士卒怒吼,满意的点点头:  

“我黔人,军心可用。”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