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乾隆江西的乡试中额可增,团练绝不可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上,奴才请明确各部大军的粮饷支应范畴。”  

这话一出,  

太和殿内骚动起来,要钱,这可是大事。  

乾隆的说辞模棱两可:  

“户部支3成,其余的各省协饷,再让士绅商贾们积极捐输,监生和候补缺可以放出部分。千难万难,军饷不可拖欠,否则国法不容。”  

一名御史突然出列,语出惊人:  

“臣斗胆,请准江西福建各地士绅筹建团练,以乡民守乡土,协助官兵进剿。”  

乾隆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胡言乱语,狂悖无状,京城容不下你,到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去做个知县吧。”  

此人面如土色,跪地谢恩。  

他望了一眼于敏中,只见那道背影岿然不动。心中默叹了一口气,黯然退出了太和殿,退出了紫禁城。  

此生,已经注定了。  

而老迈的于敏中,慢悠悠出列提了一个颇为意外的建议:  

“臣请增加江西乡试中额。”  

所有人的反应都很大,有诧异,有佩服,有焕然大悟,有若有所思。就连乾隆,也眼神复杂的瞅着这个老家伙。  

每个省乡试能够考中多少个举人,朝廷是有明确规定的。这个名额就称作“乡试中额”。  

就拿江西举例,乡试中额是94名。和浙江、福建的中额大致接近。  

超过江苏69个名额不少,更是云南贵州的双倍还不止。  

此时的江西,确属于科举大省。  

当然了,和顺天府比起来都是弟弟。顺天府以213名乡试中额指标,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清廷的解释也很直接:  

盖顺天,首善之地,培养宜优!  

翻译成人话就是,天下脚下的事,特事特办。优待也是情理当中的。  

但是如果从参考生员的中举比例看,  

顺天、贵州、广西、四川四省“不及百人而中一人”。  

云南、福建、山西、陕西四省,“百名中一”。  

其他各省则为一百二十名,甚至一百五十名中一。  

乾隆打破了沉默:  

“若江西士绅确忠心朝廷,为剿贼协饷巨大。则乡试中额可斟酌增加。”  

翰林学士,纪昀,出列问道:  

“臣请皇上明示,江西的名额,是新增还是调拨?”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无论新增还是调拨,日后都会固定成为定例。新增,则关系到日后萝卜愈发多,坑不够填的问题。调拨,是从其他省份抠出来,不存在增加萝卜的问题。  

兹事体大,哪怕是在几百年后也一样敏感。  

乾隆手一挥:  

“既然江南从贼者众,有负朝廷,那就把江南的名额匀给江西吧。”  

“皇上圣明。”  

几名江西籍的朝臣,激动的跪地磕头。  

这可不是虚伪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感动爱戴。  

意味着,  

从此往后,本省籍贯的读书人做官的概率就大了,进入仕途的人就多了。  

数十年后,江西必大兴。  

于敏中一下子就感受了多位江西籍同僚友好的眼神,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仿佛在说,从今往后,老于您就是精神江西人。  

也有人心里嘀咕,  

老于一个江苏人,这是抽的哪门子风。  

将来朝廷平叛成功,他还回得去家乡吗?怕不是祖坟都要被人掘了。  

得罪了读书人,未来可期。  

死了,也要编排你几百年。泼不完的脏水,编不完的谣言。  

不过,  

乾隆望着于敏中,倒是眼神温柔了许多。  

他猛然觉得这个老家伙眉清目秀,忠诚度外溢。  

削江南的名额,补江西的士子。  

这招一出,江西尚在朝廷治下的士绅们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捐输银子、组织民夫、配合官兵。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家族或多或少都能增加一两个红缨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真的高人一等吗?当然不是。  

不是“读书高”,而是“做官”高。  

而能够走读书道路,脱颖而出,成功入仕的书生,必定是官绅家子弟占比最大。贫寒士子想在科举弯道超车是很难的,除非是真正的天纵之才。  

参考花旗国的教育体系就明白了。  

所以,清廷给江西增加乡试中额,就是给乡绅们发放专属福利。  

有御史当场慷慨激昂,表示朝廷如此厚待赣人,江西一定会成为抵御吴匪的桥头堡。  

花花轿子众人抬。  

一时间殿内充斥着各路吹捧,分析。  

最终,  

由翰林院掌院学士,纪昀总结了朝廷有十必胜,伪吴有十必败。  

散朝后,  

乾隆头一次觉得京城的春日也如此美好。  

正琢磨着去圆明园巡游时,一名小太监踉跄的奔跑过来,哽咽着说道:  

“太后驾鹤西去了”  

朝廷以孝道治天下。  

太后走了,自然是全民大事。  

京城的白布全部脱销,戏园子茶楼纷纷暂时歇业,配合这肃穆的气氛。  

一连半个月,  

京城各大衙署都没办什么正经事,全沉浸在悲痛当中。  

当然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看破不说破。即使是亲生儿子弘历,都未必是真悲伤,何况是臣子们呢。  

太后他老人家活了86岁,已经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而最为蹊跷的是,身为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