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皇家海军可伸出援手,炮击舟山吴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遇弱国则枪炮杀戮,作威作福。  

遇天朝则小心翼翼,妄图通过商业赚取利润,更有狂妄之传教想法。  

一艘小船,载着津门知府和总兵。  

在绳缆的帮助下,攀上了旗舰“朴茨茅斯号”。  

“皇上有口谕,撒克逊使团不畏海波,万里朝贡。朕深感欣慰,着船队在大沽口停泊,使团暂许3人登岸。其余人若无通知,暂不得下船。”  

洪任辉翻译完毕,  

马嘎尔尼和斯当东目瞪口呆,深感意外。  

“朝贡?不不,清撒两国是平等的,友好的,我们不是大清的藩国,何来的朝贡?”  

津门知府不悦,当即驳斥道:  

“若不是朝贡,你们带这么多礼物干嘛?”  

一番辩论,眼看气氛有些紧张。  

洪任辉作为翻译,赶紧打圆场:  

“汉语和英语的语境理解不同,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误会。可以先搁置争议,后面慢慢谈。”  

津门知府这才欣慰的点点头,觉得这个蛮夷颇为顺眼。  

使团船队,分两处停泊。  

有心人都注意到了,4艘战舰的泊位恰好处于炮台之下。  

而另外8艘商船则是停泊在几里外的民用码头。  

撒克逊水手并无不满,因为这些异国人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牛20头,羊120只,猪200头,鸡鸭鹅200只,水果100筐,蔬菜100筐,酒水300坛甚至连干净的衣物,木炭都考虑到了。  

另外,所有水手皆赐银20两,绸2匹。  

水手们天天在甲板上狂欢,吃的满嘴流油,喝的醉醺醺。甚至,还有划着小船来揽客的女支女。  

作为一群最底层的粗人,随时可能死亡的航海人,当然是及时行乐。  

至于说,使团的老爷们能谈出什么结果。  

那不是水手们该考虑的事。  

津门府城,  

驿馆内,马嘎尔尼、斯当东、翻译洪任辉三人心急如焚。  

住在宽敞豪华的驿馆内,吃着不重样的精致食物,喝着美酒,却迟迟等不到皇帝的召见。  

又到了午餐时刻,  

十几名丫鬟小厮,端着酒菜布置桌子。  

之后,照例是那名只会句英文的半吊子理藩院笔帖式,进来环视一圈:  

马嘎尔尼面无表情,勉强挤出笑容:  

第一天,听到这个留着辫子的家伙说英文的时候,他狂喜。  

然后就发现这家伙翻来覆去就会那么几句话。  

斯当东在屋内烦躁的走来走去,抱怨道:  

“我不明白,大清的皇室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可是代表着强大的撒克逊王国,不远万里来开拓两国美好前景的。”  

洪任辉沉默不语,以他在清廷坐牢数年的经历来看,很合理。  

马嘎尔尼则更为冷静,坐到桌旁:  

“先生们,让我们尝尝今天的美食又有什么惊喜?我想或许这是一场考验。”  

驿馆外,  

由手持长矛的绿营兵里三层外三层把守。附近30丈内,都不许任何人接近。  

所以,斯当东一边喝酒一边抱怨:  

“我们好像是囚犯。”  

洪任辉笑了:  

“那全世界会有数不清的人,哭着喊着加入这大监狱。大清朝有句古话,叫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安心享受清帝国亲王的待遇吧?我们在这里每天的花销不低于100英镑,待遇甚至超过了唐宁街的首相。”  

马嘎尔尼认真的撕扯着荷叶糯米鸡:  

“我赞成。”  

理藩院的正红旗人,那三爷。  

因为据说会几句洋文,被拉来津门负责接待。  

临行前,  

上司严厉的警告他,少说多听。  

皇上的宠臣和大人有令,先冷落一下这些撒克逊使团,之后再召进京城会比较好沟通。  

此时,  

他正在挖空心思的拟写给上司的“夷情汇报”。  

内容全是瞎编的。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一,午时。撒克逊使团老马说:荷叶糯米鸡十分美味,如果再有个会唱戏的小脚女人就更好了。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二,卯时。会汉语的洪姓夷人说:他热爱大清,希望能参观圆明园。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二,申时。使团讨论:欲和大清做更多的生意,没有茶叶的日子,他们生不如死。  

这些瞎编的夷情汇报,居然引起了高度重视。  

军机处众人都认为撒克逊人想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解禁更多的限制,很可能是真的。  

养心殿内,  

乾隆看了一眼这夷情汇报,很不屑的笑了。  

“断无改变一口通商的道理。不过其他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理藩院有人才啊。”  

皇上一句话,那三爷的鸿运就来了。  

理藩院特意成立了一个南洋馆,他任监督。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而和出于广东十三行私自解禁暴露的顾虑,召见了安道尔使团、尼德兰使团。  

为了保密,  

未曾用理藩院的官方通译,而是用上了十三行的一名子弟。  

“你们这段时间过的可好?”  

众人心虚,点头如捣蒜,全是溢美之词。甚至有一人主动下跪,磕了三个响头。  

和皱眉,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些小国夷使膝盖骨太软,毫无气节。  

“你们此次来我大清,除了朝贡之外,可有其他要事?”  

众人又是一阵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