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整编,练兵(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还需要考虑赈灾,以及粮价高涨时开仓平价。”  

“陛下英明。”  

正月已过,距离春收的季节还有半年。  

农业署的人提醒过,今年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  

天成元票号掌柜刘金鑫也为了讨好自己,把票号在各地收集的天气情况和粮价汇总报告呈交了一封。  

他们都是基于经验和朴素的统计学,来推测这一年的收成年景可能会低于合格线。  

“粮食,就是人心。”  

李郁自言自语,心中琢磨着要不要花大价钱囤粮。  

农俗有句谚语:  

知道二月风,便晓六月雨!  

意思就是如果农历2月的大风天多,六月便会多雨。如果很少刮风,那六月就很可能会干旱。  

李郁推开窗户,见院子里的柳树刚开始抽芽。树枝很稳,一动不动。  

这似乎是印证了说法。  

“去年冬天寡人在江西督战,江南可曾有一场像样的大雪?”  

胡灵儿回忆了一下,  

摇头:  

“没有,妾身记得很清楚,年前只下了两次地面都没覆盖的小雪,比往年暖和多了。西山岛和府城之间,船只都是正常通航的。”  

冬季过于暖和,没有雪或者少雪。来年便会有虫害和干旱,庄稼就会减收。  

在18世纪末的冬季,这样的冬季确实不正常。  

但是对于大规模战争倒是有利的。大军在江西转战数月,未曾遭遇恶劣天气,粮道和行军都颇为顺利。  

若是暴雪,恐怕当时就无法完成包围歼灭清军主力的战略构想。  

李郁沉思片刻,便下定了决心:  

“让粮食署牵头,以商人的名义先从周边购买50万石粮。”  

津门重镇,大沽口。  

海河在此处流入渤海湾,此地属于京畿海防的最关键一环。南北各设有一座炮台,另有兵营1座,水师码头1处。  

津门镇总兵衙门就在5里外。  

海面,  

一艘挂着绿营旗帜的巡防船,慢悠悠的行驶着。例行巡逻而已,毫无难度毫无危险。  

渤海湾,  

一般来说风平浪静,更像是内湖。  

突然,舵手瞪大眼睛望着几里外一个黑点。  

“那是什么?”  

一群绿营兵凑到船舷,极目眺望。  

有灵活的爬上了桅杆:  

“有艘船好像触礁了。”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船上官职最大的千总。  

千总皱眉,仰头问道:  

“是渔船还是商船?”  

“商船!”  

千总暗喜,大手一挥:  

“弟兄们,救人要紧。靠过去,但不要太快。”  

“嗻。”  

众人心领神会,那片区域水浅,底下全是暗礁。船一旦不知凶险贸然驶入后,触礁沉没,但不会全沉。  

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到时候把落水的商人救送上岸,再返回来派水性好的人稍微往下钻个半丈,就能摸到船舱里的货物,运气好能发笔横财。  

航行了2里后,桅杆上眺望的绿营水手突然喊道:  

“大人,是夷人!”  

“啥?”  

“那艘触礁搁浅的船上,站着好几个黄头发绿眼睛的夷人在朝我们挥手。”  

千总激动的从椅子上跳起来,只看了一眼。  

就疯狂大吼道:  

“快,救人!”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