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走投无路,满蒙八旗孤注一掷,赌李郁不敢残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成文的惯例,战场接令,若王驾在,则高呼“万岁”。王驾不在,则高呼“万胜”。  

一阵高过一阵的万岁呼声,让己方士气大振,让清军心中畏惧。  

士气永远是有效的武器!  

一支没有斗志的军队即使拿着最先进的武器也是鱼腩。  

而吴军正在上升期,从军团指挥官到士兵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赏银、军职、宅子在向所有人招手!  

“义父,我营可做先锋。”李二狗请战。  

“我第2军团亦可做先锋。”苗有林也笑着请战。  

第4军团由于没有总指挥,故而无人请战。  

李郁望着这些激动的军官,抽出佩剑:  

“第2军团以营为方阵,横向标准布阵!”  

“第4军团二线布阵,距离第2军团战列线半里。”  

“所有人就地坐下,武器不离手,先吃饭后进攻。”  

“遵命。”  

伙夫们拎着大口袋挨个沿着方阵分发便携军粮,有烤饼有炒米有切糕,皆可直接入口。  

士兵们将火枪靠在肩膀上,狼吞虎咽,为大战积蓄体力。  

吃完了干粮,  

伙夫们将咸肉条剁碎和干辣椒扔进大锅里稍煮片刻之后连同铁锅一起端过去。  

高盐分高油脂的热食,是战场上最好的食物。  

每个人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喝光,然后将空碗递回去,下一个人还在等着吃呢。  

卫生,暂不指望。  

还没富裕到那个程度,能填饱肚子就算很幸福了。  

望着此情此景,4里外的满蒙八旗有些诧异。  

歧征本想袭击一波,但是观察了一会吴军进餐的秩序决定放弃!  

方阵不乱,武器不离手。  

吃饭也是错开进行。  

例如,相邻方阵不在同时进食,而是间隔进食。  

若己方骑兵出动,未在进食的那个方阵就会快速前进列阵前出。  

而且吴军的火炮也在陆续就位,野战轻炮正在炮手的推动下缓缓前进,布置在了方阵前方。  

歧征反观己方,旗丁们也在默默进食补充体力准备即将来临的大战。  

有人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摸出一把白米,塞入嘴里慢慢嚼,再解开马鞍旁的皮囊灌些凉水,咽的脸红脖子粗。  

生米虽然难嚼,可毕竟是正经的粮食啊,吃下去总是能抵饿的。  

土尔扈特马队则是在吃从家乡携带的干肉条,这种成吉思汗时期留下的经典行军食物,堪比椽木条子,牙齿直接咬上去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  

正确的食用方式是:  

用弯刀割成小块,扔进嘴里慢慢泡。大约需要一盏茶的工夫,可咽下去。  

如果胃动力够强悍的话,倒是一种能够给宿主提供充沛能量的食物。  

当然了,能从伏尔加河辗转战斗几千里存活下来的人,生命力都很顽强!  

“都统,您在等什么?”  

舍楞催马过来了,他对现状很不满。己方难道等吴军吃饱喝足,大炮就位再冲锋?  

歧征摆摆手,冷漠的指向后方。  

舍楞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黑压压的百姓正在绿营兵刀矛的威逼下,蹒跚走来,或有上万人规模。  

“都统是想”  

“对!”  

舍楞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怜悯这些百姓,而是感慨强盛的大清朝怎么混到如今这个地步了,打仗居然要靠无辜百姓挡敌人的枪弹?  

就在5年前,  

乾隆大皇帝态度强硬,通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使者:  

“朕已在边境陈列重兵,罗刹兵若敢入境追击土尔扈特则视为开战。不服,就试试?”  

最终,叶卡捷琳娜二世忍了这口气。  

倒不是说老娘们被老头子镇住了,而是黑海局势有变,原本已经在开拔途中准备和西域清军碰一碰的苏沃洛夫精锐军团,被临时调走对付奥斯曼帝国了。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结果确实是乾隆赢了。  

所以大清>罗刹,罗刹>土尔扈特,这么一条镇压链条是很清晰的。  

从湖口跟随歧征一起撤退的百姓有几万人,途中不停掉队减员到现在也还有七八千人,其中不乏士绅、富户、读书人。  

他们被当成了可移动的人肉盾车,在钢刀的驱赶下缓缓走来。  

吴军火枪方阵面色凝重,开始备战。  

伙夫们匆匆端起铁锅离开方阵,士兵们在队长的号令下起身,检查燧发枪,检查皮盒内的弹药,检查刺刀,之后重新将火枪上肩,左右对齐整肃队形。  

十几块长方形红黑方阵逐渐收缩,齐整。  

所有军官都将目光向后投向一面绣着“吴”的金丝滚边大纛旗。  

大纛旗帜下,  

被一众高级军官簇拥着的李郁随手将黄铜千里镜递给了亲卫,紧了紧披风,面无表情的摘下手套,舒展手指。  

苗有林欲言又止,郑河安跃跃欲试,杨遇春一脸茫然,黄肆则是阴晴不定。  

突然,  

一人大声说道:  

“王爷,清军仓促之间来不及制造盾车,竟然驱使辅兵冲阵,此乃天赐良机。”  

众人目瞪口呆望向开口的这个人。  

竟然是黄肆!  

他一身重甲,甚至放下了镂空面罩,所以没人看得清此刻他的真实表情。只看到了一双很难形容的眼睛露在外面,目光冰冷。  

苗有林的手掌甚至哆嗦了一下,赶紧按住剑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