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搁置争议(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停靠江阴时,由快马送出。  

江阴炮台规模很大。  

任何敌船想从长江侵入大运河,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重炮会把被迫降速转弯的任何船只轰成碎片。  

清军的战船不可能啃得动这座混凝土炮台建筑,这可是划时代的建筑工艺。  

除了贵,其他没毛病。  

长兴县的水泥厂,规模一扩再扩。  

工人已经扩大到了4000人,堪称恐怖。附近的村民,家家有劳动力在厂里干活。  

绝对的资源密集产业,人力密集产业。  

李郁令人下发了劳保用品――被戏称为“蒙面巾”。  

在工头的严令下,众人很不情愿的戴上了。  

这个时代没人知道粉尘的危害,也没人会在意。  

慢慢的,矿上也用上了一些简陋的水力机器,用于破碎原料。效率比人高多了。  

但是,主力依旧是人。  

就业问题,永远很关键。  

根据工厂管理者的汇报,工人们对于吴王的忠心高涨。  

这倒不是拍马p,而是真实的人性。  

端谁的饭碗,就拥护谁。  

农业时代,人辛苦是真的,劳动力富余也是真的。两者并存,并不矛盾。  

拥有一份收入不错,不要求技术,不影响农忙的工作,简直让旁人嫉妒的发狂。  

周围的闲置劳动力全部被水泥厂吸收了。除了全职工,还收零工。  

李郁的戎装画像就挂在厂内最干净的一块区域。  

骑着白马,穿着金光闪闪的军服,佩剑指向北方,眼神坚毅,笑容和煦。  

左侧竖着有一行小字:  

让治下的每个百姓都吃能吃饱肉汤大米饭!  

军营、码头、衙门、直营工矿内都悬挂有类似的画像和宣语。  

出自宣传署贾笑真之手!  

据说,当初王爷写的是:  

让治下的每个百姓锅里都有一只鸡。  

贾笑真壮胆直谏,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大清朝有5千万户百姓,每家的锅里煮一只鸡,那就是把全世界的鸡都杀了,也满足不了。  

李郁想想,也有道理。  

于是换成了肉汤泡饭,所有人都觉得蛮好的。  

贾笑真私下说:  

若能实现全民肉汤泡饭的目标,哪怕是千年之后,史书里都能排上帝王前3  

而作为执行者,自己的名字也能在史书里占据那么二三十个字。  

如此,死而无憾也。  

宣传署这帮人甚至厚着脸皮说王爷的画像从不褪色,说明是真龙天子。  

却闭口不谈,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趁着夜色偷偷换一副新的。  

总之,  

这世上一切看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经不起推敲。  

细细推敲之后,人生索然无味。  

爱情是假的,理想是假的,孔孟也是假的,只有炕上躺着的人是真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