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清廷江北官场的一颗地雷,被自己人引燃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吴王府此举,被称为江南史上最严格的“酒水统购统销令”!  

第一枪,打向了小户。  

对质量合格的酿酒小户签订合同,产量固定,统一收购。  

而对于大户则是另外一种合作方式。  

一县的大户按照份额出资,在县城周边盖酒厂集中生产。所生产的酒水亦是县衙全部收购,产量不固定。  

酒厂除了各家的老师傅之外,新募工人必须是本县百姓。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赋税。  

以上是李郁对于生产侧的规定,销售侧则是另外一种规定。  

虽然所有人都一头雾水,侧是什么鬼?  

实际上李郁也不懂。  

主要是这样讲,可以增加身为上位者的模糊智慧光环,侧就侧吧。  

酒水销售网络实行的是固定经销商,份额配给制!  

简单说,就是分为3个档次。  

最低档(1档)的经销商,每年供给1000斤酒水配额。  

中档(2档),是5000斤。  

最高档(3档),是10000斤。  

3档经销商的名额暂不对外开放,需王爷特批!  

2档经销商,面向治下所有百姓开放。  

以苏州府举例,2档经销商仅有3个名额,第一年需要交纳500两银子,先报名交费者先得。  

1档经销商,面向军眷。  

凡江南人士加入第4军团满3年,即可获得终身经销权。  

从军第1天开始,家眷即可获得经销权。5年期满回家,经销权可延续至本人死亡。若在从军期间意外战死,则赠与家眷经销权50年。  

经销商只是酒水的搬运工。  

进货渠道单一,由县衙提供。  

进价不高,40文一斤。销售价不低,500文一斤。  

这也被称为指导价!  

吴王府严令,凡低于指导价售卖,则被视为破坏市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降档,第三次取消资格。  

同时,对于极有可能存在的异地非法渠道进货现象推出了举报奖励令。  

凡是举报“私自进货”,并查实无误后,举报人可获得其3成家产。若是同行,则可获得其3成配额。  

同时,对于治下所有私酒采取严厉打击。  

凡是贩运、销售者均流放军前为苦役,饮用者无罪,只作道德谴责!  

对“清统区”酒水入境,严厉打击,巡逻队可当场击毙。民间人士亦可出手,杀伤勿论,货物归己。  

一句话,这是一项比打击私盐更恐怖的存在。  

规定之多,措施之严厉。  

甚至盖过了百姓们对前线战事的关注度。  

江南的商贾们按照对吴王以往所作所为的了解,敏锐的嗅到了发财的味道。  

2档经销商的名额,很快就瓜分一空。  

手慢无!  

而李郁也登船离开江宁前,也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各府的募兵处,终于人满为患。  

第4军团瞬间满编。  

兵源以城镇小商贩、手工业者为主,夹杂少数读书人、庄稼汉、破落户、混混泼皮。  

平均年龄接近30岁,比其余军团偏大。  

而目前作战最为凶悍的第2军团,士兵的平均年龄仅有17岁。  

这其间的差距,令人捏了一把汗。  

“王爷,参谋本部请示,第4军团在何处训练?在何处驻扎?”  

“在松江府黄浦江以东,择一荒地整训,为期1个月。将来投放何处作战,再议。”  

文书连忙记录下来。  

李郁出行已经逐渐形成了定例,带一文书随行,随时记录命令。  

望着滚滚长江,他忍不住又加了一句:  

“军纪务必严格。告诉他们,凡临战溃逃,违令擅行者,取消家眷的经销权。”  

随行的胡雪余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忍住了,心里叹了一口气。  

作为一個绍兴府出来的人,江南的贩夫走卒打仗是个什么模样,他都不敢想。  

心中腹诽,王爷你哪怕打下台州府、温州府再就地征兵,也比现在靠的住。  

而且,代价也没有这么的高昂。  

重视忠诚下属,饱学之士没有错。区区普通士兵就没必要了吧。咱大清,有的是壮丁!  

而且,一口气增加上万的1档经销商。  

店往哪儿开?  

实际上他是多虑了。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李郁对于酒水专营的玩法可太有数了。有个现成的例子,照着抄就行了。  

禁酒是不可能的,这违反人性。  

10文一斤的劣酒随便买卖,不至于挨骂。  

往上,直接以人为手段消灭了中低档酒水,以中高档酒水填充了这个空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中高档特指价格!  

酒,不是生活必需品。  

人,饭吃饱了就行,酒可以不喝。所以这一波骚操作不至于动摇统治基础。  

胡雪余犹豫了半天,还是询问道:  

“王爷,如果民间反响冷淡,不愿意购买怎么办?”  

李郁笑道:  

“你倒是提醒了本王。”  

“记录,即日起各县大户酒厂所出酒水统一包装,统一贴牌。各军团、各衙门、各商会出资购买第一批,扩大影响。”  

“本王麾下所有官吏,只要是宴请就必须喝咱自己的酒,私人场合除外。”  

胡雪余诧异,隐隐觉得有些道理。  

追问道:  

“王爷,酒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