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翻车了,翻车了,洋人当真了,要派使团去见乾隆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单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除非吃不上饭,否则古人心里还是承认有种的!  

绝大部分人不太会产生僭越的想法,他们希望头上有一位“开明帝王”,这种心理哪怕再过几百年也依旧残存。  

4轮车厢分两种:一种载人,一种载货。  

第一种暂时的产量会很少,第二种产量会很大。  

按照李郁的要求:  

辎重营内,一大半车辆要换成四轮车。  

凡军用车辆,成本要低,设计要简单,质量要可靠外形参考的是花旗国西进运动的那种大篷车。  

李家军是全火器化军队,决定了对后勤的依赖度会很强。  

四轮车厢确实更能装,而且稳定性好。  

以前的两轮板车、两轮车厢装载量少,而且有一部分往下的重量是被牲口承担了。  

江南是大平原,而且在铺设水泥路。  

良好的道路环境,才是四轮马车流行的前提。  

在某些道路恶劣、山地遍布的州县,发明这个就等于是屠龙刀。  

车辆问题解决了,可牲口问题却照旧困难。  

李家军长期面临马匹短缺的问题,战马就不提了,满打满算勉强2000匹。  

驮马,也很短缺。  

辎重营的主力是骡子,暂时看来能够平替。  

于是,范京特意约见了江南最大的13家牲畜行。  

直接付定金1000两,预订优质骡子。  

按照市场价,现银交割,十分豪气。  

总之,如今的江南商民都逐渐接受了改旗易帜的现实。  

而且心里默念着,清廷永远不要再打回来了。  

吴王殿下,是个好人,不爱折腾。  

只要遵守规矩,就不必担忧被破家。  

大清子民从来没有想过,军爷购买东西会按照原价付银子,特痛快。  

而且军中购买,数量动则成百上千。  

江南各行业的商人都动了心,纷纷携带厚礼去苏州府拜见经济大臣范京。  

范京自然不敢乱收,  

而是将所有商人召集到一家茶馆,开了个简单会议。  

首先,肯定他们投身光明的事业的行为,非常值得鼓励。  

然后,礼物收下充作为吴王殿下的贺礼,名字和价值都会列入礼单,呈送王爷御览。  

最后,是公开最近需要的二十八种货物。  

从皮靴军帽到炮楼建筑,包罗万象,而且明码标价。  

范京计算过,大概是3成的利润空间,相对合理。  

商人们自然愉快的展开竞争,按照价码和详细数据,互相展示自己的实力。  

比如雇工数量,比如家族秘传技术,比如持业数十年从未出过差池。  

范京当场拍板定下合作。  

之后自有属官负责对接,谈具体的货物交付要求。  

从此开始就没有预付定金之说了。  

货到之日,一次性付款8成。  

另外2成,在三个月内付清,美名曰质量押金。凭的就是吴王殿下长期行事守规矩的信誉。  

而很会拿捏商人心理的吴王殿下,  

还追加了一份手令,凡是在承接军单期间,均可在作坊门口悬挂铜制牌匾一面。  

上写:吴王府商业合作商!  

单子结束,立马摘下拿走。  

这种类似黄马褂的玩意,很有市场,很能击中人心。  

挂上这铜牌做生意,莫名的硬气,胆子壮。  

3000里外的广州商人们,也在狂欢当中。  

自从粤海关总监督换帅,换上了和珅的心腹内务府旗人永祥,出口生意就做的特流畅。  

以前对于洋商的各种限制,如今纷纷被搁置。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奏请乾隆通过了《防范外夷规条》,其中规定:  

不许洋商在广州过冬!  

不许洋商租赁房屋、随便出游!  

不许洋商雇佣本地人做佣仆!  

不许携带番妇上岸!  

可以说,乾隆对于洋商是非常警惕的。  

而永祥上任后,除了第一条,其他的全部改了。未曾发明文,但是私底下授意十三行放宽了限制。  

也增加了货品的供应类型。  

这样一来,不止是撒克逊属东印度公司、就连伊比利亚商人、尼德兰商人都闻讯而至。  

所有人都在憧憬一个美好的现实:  

古老的大清帝国,可能要改变他一贯的封锁保守,准备敞开大门拥抱世界了。  

如今的广州城外,洋商扎堆。  

各方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和帝国结下良好的友谊,纷纷派出前哨窥探动向。  

十三行的行商们忙的喜笑颜开。  

哗啦啦的银子,想推都推不掉。泼天的富贵,砸向广州城。  

洋船满载银子而来,满载各类货物而去,这种盛况可能要追溯到大宋年间的市舶司了。  

生意兴旺,十三行的行商们自然出手阔绰。  

无论是给乾隆爷的报效军饷,还是本地的打秋风,都来者不拒。  

永祥胆大,笃信富贵险中求。  

有和大人在上面遮风挡雨,皇上怎么会知道遥远的广州是怎么运作的?  

总督、驻防将军、巡抚、布政使都预先登门拜访,打通了关系。  

分润自有他们一份,条件就是闭眼。  

这些人都是有密折权的,一份密折直达天听,那就坏菜了。  

乾隆的脾性,大员们都摸透了。  

刻薄、残忍,非常在意尊卑华夷,既要银子还要面子,把某些东西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