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粘杆处细作我只说了五个字就暴露了。告诉我,为什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李家军蒸蒸日上,高歌猛进。  

白莲圣国却是每况日下,被打的奄奄一息。  

洪教主从武昌一路溃败到了襄阳府,部众从8万锐减到了2万。  

辎重,火炮全部丢弃。  

只因为途中遭遇了一支千人规模的八旗马队,阴魂不散的追击了3天,造成了极其恐怖的伤亡!  

这就是骑兵的意义!  

在击溃敌人后,追杀扩大成果。避免遇到总是击溃,却不能让敌人元气大伤的战场局面。  

洪教主的梅兰竹菊四个美人都丢了,大约是被清军捡了破烂,明黄龙袍也脏兮兮,破了好几个洞。  

一路上待遇急转直下。  

人,只能往好日子过,却不能往差里过。  

洪教主一路抱怨:  

“醇酒、美人、鹿肉,都没了。”  

“万岁,等到了郧阳府就好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都拥护我们,存粮也不少。一定”  

话音未落,一名受伤的骑士狂奔而来。  

未到面前,人就坠马,被众人扶起后才发现他已经受了重伤。  

一支箭矢穿透了骑士的腹部,血迹已经变的黑紫,奄奄一息道:  

“郧阳府,完了。”  

“什么?”  

“清军翻越大山攻破了郧阳城,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  

洪教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厉声喝道:  

“这不可能。清军是天下掉下来的吗?”  

“小的冒死从郧阳突围而出,那支清军打的是汉中总兵的”  

话未说完,人已经断气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他忍着一路未曾拔出箭矢的话,人早因为流血过多死了。  

他是真正的勇士!  

消息传开,大营内哭声震天。  

因为居住在郧阳府城的大部分是白莲家眷,是所有人的挂念。  

从武昌一路逃亡,被官兵追的像狗一样惨。众人都没有绝望,因为心里有一个信念:到了郧阳就好了。  

郧阳府地势险要,有坚城,有粮食,有良好的信徒基础。日子可能苦点,但是能过。  

而现在,这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洪教主举着双手大吼:  

“弥勒佛下凡,他会保佑我们的。”  

“白莲传承千年,就算是大清亡了,我们也不会亡。”  

可士气,终究是一落千丈。  

护教亲军马队的十夫长郑春寿,从兜里摸出一把米塞入战马嘴里,又分了一点窝头给布袋子里的小橘。  

他既没有哭泣也没有崩溃。  

情绪异常的平稳,或者说麻木。  

已经很难看出来他还是个少年。乍一看以为是個体型单薄的中年人。  

自从义父死亡,离开那个快乐的士绅别院后,他杀死的人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一双眼睛习惯了死亡和鲜血。  

“教主有令,击退八旗马队。”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圣帝的称呼少了,教主的称呼又回来了。  

护教亲军马队仅剩300余骑,其余全部战死。  

他们在一位虔诚又疯狂的百夫长带领下,冲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八旗马队。  

厮杀过程并不激烈。  

双方都很克制,一次交锋后就各自拉开了距离,并未死战。  

成都驻防八旗不想把热血泼在异乡,白莲马队也不想全部战死去见弥勒。  

入夜后,  

洪教主和一群老兄弟,开会讨论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无非是东进,或者北上,二选一。  

西归,老巢都被人掏了,无家可归。  

南下,没有船只渡江,而且清军水师虎视眈眈。  

这是一次人心惶惶、不太成功的大会,没有宣布取得胜利。  

一致决定派人通知襄阳守军洗劫全城后和自己回合,掉头向东,去江南发展!  

众人集体否决了北上的想法,害怕南阳平原遭遇清军马队。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所以东征成了唯一的选择,至少看起来不像死路。  

听说李郁在江南发展的不错,大家虽然信卯不同,可都属于义军。  

洪教主厚颜无耻的想:  

考虑到共同的圣女这层关系,我洪某人和你李某人勉强算连襟关系吧?就算你不帮着我打清军,至少不会打我吧?  

你占据江南,我窃取江北打游击,咱们隔江相望,互为犄角。官兵就不能专注对付我一人了。再难的局面,除以二就不那么难了。  

想清楚了一切,他突然起身,手指着东方:  

“昨夜弥勒佛托梦,吉兆在东方,把军令传达下去,全军东进!”  

而在南岸被打散的另外一支白莲,在冲破了清军拦截后仅剩8000余人,一路往南逃。  

张厉勇是这支残部的首领。  

他很快就想通了当前的局面,教主生死未卜,白莲成了烂地瓜,该为自己着想了。  

当务之急,牢牢抓住这8000兵。  

好在这批兵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个人威望尚可。  

一路匆匆行军,日行50里,几乎是极限了。  

遭遇了2次清军绿营兵拦截,都成功突破。  

阿桂抓大放小,把重心都放在了洪教主那边,调兵遣将四处围堵。对于他这部残兵,只是出动了偏师拦截。  

新店镇,  

是湖北和湖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地方,此时张厉勇率部在此稍作休整,顺手洗劫了几个村子还有2家大户,补充了粮草。  

“大哥,咱们算是单干了吧?”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