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投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几乎没有犹豫一秒,就判了他的死刑。  

“按大清律,失城官,斩。这等小事也值得来回浪费马力?告诉阿思富,多用用他的猪脑子,丢了丹阳,本督杀他全家。崇大人,你觉得呢?”  

“都依制台的意思办。”  

“嗻。”  

李侍尧,汉军旗世家,祖上大名鼎鼎,李永芳是也。  

心狠,老辣,城府深,贪财,人脉广,只忠于乾隆一人。  

虽为汉官,却比满官更受圣眷。  

终乾隆一朝,都是官运亨通,虽有起伏,却从未真正失势。  

乾隆曾曰:“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  

许多下属不满,觉得崇道过于谦卑。  

说起来,江宁将军和总督地位是一样的尊贵,而且崇道还是上三旗出身。  

对此,崇道一笑了之。  

捧着一本《旧五代史》,手不释卷。  

书页空白处,密布蝇头小楷,皆是读书心得。  

他安慰下属道:  

“得,就是失。失,就是得。”  

“李总督能力超群,封疆经验丰富。老夫愿意给他做副手。”  

传到李侍尧耳中,狠辣如斯的他也心生愧疚。  

感慨能和这样一位老好人搭档,同驻一城,实在是幸甚。  

李侍尧实际上也很郁闷,  

刚抹平两广那群桀骜不驯动则“丢雷老母”的豪强,就被一纸圣旨迁两江。  

上任后还未来得为宦囊增重,也没来得及指导秦淮河画舫的工作,纳上一两个本地妾,缓解一下水土不服,聊解思乡之情江南就变天了!  

而且,反贼几天之间就控制了20多个城池。  

他很不解的说:  

“甭说是20几座城池,就算是20几个窑子,转一圈也没这么快吧?”  

没人能回答总督的疑惑。  

最终只能将从苏州满城突围出来的八旗悍将,多隆给推了出来。  

经过一夜自我沉浸式演练的多隆,身穿减配(铁片打薄)棉甲,腰挎佩刀。  

为了增加悍将的可信度,还故意多吃了两口辣椒,嗓音显的粗野、钝感。  

还对着镜子,进行了表情管理训练。  

比如逢人先瞪眼,说话就咬后槽牙。  

就一个字:狠!  

他晃着膀子,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了总督府。  

绕过影壁,遇到一年轻笔帖式捧着公文迎面而来。  

沉浸在悍将心态不能自拔的他,鬼使神差的用肩膀狠狠的撞击了一下笔帖式。  

将那人唉哟撞翻在地。  

并踩着洒落一地的公文,傲然而去。  

总督府众人目瞪口呆,引路的小吏又想说话,又不敢开口。  

一般这种战场悍将,都有点暴力倾向。  

万一他发了狂,把自己毒打一顿多冤枉。  

如此半天,多隆忍不住问道:  

“代p,你想说啥?”  

“多大人,您,您认识刚才那人吗?”  

“某不识得。”  

“他叫和琳,是总督府的七品笔帖式,满人。”  

“嘁,满人怎么了?我也是满人,我全家都是满人。”  

“他亲哥叫和珅,在御前是大红人。”  

多隆一哆嗦,和珅和琳,亲兄弟俩。  

自己这麻烦是一件摞着一件,处处皆敌啊。  

只能硬着头皮,见招拆招,先把总督给应付了吧。  

虱子多了不咬人,投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做好了最坏心理建设后,他瞬间淡定了许多。  

在众人的注视下,吐了一口痰,来了一句江宁特色口头禅。  

然后才昂然走进了二堂。  

老老实实的单膝下跪,请安。  

他清醒的意识到,若是在李侍尧面前嚣张,怕是要挨军棍。  

果然,李总督很有官威。  

压根没让他起身,跪着回答了李贼是如何打进苏州,以及自己是如何突围成功的。  

细节是魔鬼。  

幸好多隆有所准备,应对自如。  

至少在逻辑上,是经得起推敲的。  

“你可曾亲眼见过贼酋?”  

“见过,此人相貌丑陋,阴险狡诈,将那苏州府上下经营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嗯,想来应是如此。”  

李侍尧点点头,这和他的推算吻合。  

“那他是如何将一府官吏全部变成座下走狗的?就靠银子?”  

“除了银钱关系,他还发展了很多连襟关系。”  

“你说什么?哈?哦”  

李侍尧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是那种意思啊。  

破防了,笑骂道:  

“贼酋,无耻之尤。”  

“总督大人高见。”  

“嗯,你有军功,暂且做个先锋佐领,留在江宁吧。”  

李侍尧要提拔一个小小旗丁,江宁将军崇道自然没有不应允的道理。  

于是,正蓝旗满洲第3参领第2佐领,就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任长官——多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