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死士风采,一骑一枪襄阳乱(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宋青城显然被气的不轻,他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而石益开则精明许多,摇了摇头,端起碧螺春内室,传来各种令人不悦的声音。  

没过一会,李郁出来了。  

带着舒畅的微笑,大喇喇的坐在椅子上。  

竖起两根手指:  

“20门!”  

“先款后货,配套1500斤火药,200颗炮弹。”  

宋青城脸色缓和了一些:  

“是否太少了?”  

李郁不屑道:  

“这还是看在潘姑娘的老交情上。我铸造的火炮,门门是好货。”  

石益开立马接话:  

“非常感谢李大帅,可否尽早交割?”  

“全款后,3日之内交付。现在,随我去观看一下炮术。”  

盘门城墙,  

有2门崭新的12磅炮。  

见主公前来,众人立即单膝下跪行礼。  

“给客人展示一下咱们火炮的威力。”  

“目标,城外那处破庙。”  

“走吧,咱们到城门楼子里面,观炮。”  

貌似是避开巨大噪音,实际上是不愿他们看的太仔细。  

目前最新的改进款火炮,炮管长度1.7米。  

炮架是榉木的,车轮包了铁皮,炮尾架接地处做出了滑橇状。  

以上设计是为了更加加固,不易损坏。  

全重在2000斤左右。  

待离开后,  

3个炮手立即行动起来,先是简单估计了一下距离。  

然后从城楼里搬出标准药包,炮弹。  

标准药包重2.5磅(约2斤3两),外层的纸是硝酸钾浸泡过。  

两名炮手,一左一右。  

左边的炮手塞入药包,右边的炮手立即手持推弹杆怼到底部。  

左边的炮手立即塞入炮弹。  

炮弹在自重的加持下,滚到底部。  

调整火炮角度的螺杆,加工进程不尽如人意,所以暂时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  

钢柱的顶部是个圆圈,恰好托住火炮尾球。  

钢柱从上到下均匀分布着8个方形缺口。  

每个缺口旁,都有数字,从312,对应的是射角。  

一根巴掌长的钢条,比缺口略小。  

塞入缺口,卡在炮车之上,即可固定火炮射击角度。  

经过炮兵的使用反馈,6磅炮以下非常方便。  

调整射角,旋调旋定。  

12磅炮以上,就有些费劲了,因为炮筒太重,需要3人协作调整。  

炮长没有拿出射表。  

先透过火炮尾部右侧的可升降照门,和炮耳右侧的准星,大致观望了一下。  

然后根据记忆,低声报出了一串数字。  

炮手快速调整,之后低喝一声:“放。”  

点燃引线,火星窜入炮膛。  

炮弹落在破庙前70米左右,弹跳着向前,击中了破庙。  

但是大部分威力,都浪费在了途中。  

宋青城很兴奋,直呼神炮。  

李郁岿然不动,看着炮手们准备第二发炮弹。  

首先,是将四轮火炮车复位。  

清炮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黑火药的残渣太多,若是不及时清理,药包可能就会殉爆。  

右边的炮手,手持长杆子猪鬃炮刷,蘸水狠狠的来回3次。  

之后,重复装填动作。  

抽出钢条,抬高炮尾,楔在了上面一个缺口。  

李家军的炮兵所用引线,也略有差别。  

引线的下半段,是在鹅毛管内。  

而鹅毛管的下半截,被斜剪成锋利角度,塞进火门后,才能保证深入药包。  

在这个动作之前,炮长还会用铁签子先刺入火门,确保药包被刺破。  

第二发炮弹,脱膛而出。  

落在了破庙前数米,然后弹起,恰好击中破庙的墙壁。  

破庙轰然倒地,腾起一阵烟雾。  

石益开和宋青城,惊讶无比。  

这个时代的火炮,可是出了名的瞄准靠蒙。  

他们很难想象,火炮也可以像弓箭一样精准射击?  

还有这距离,得有5里了吧?  

石益开后退两步,拱手到底:  

“李大帅治军严密,石某人不知高人当面,惭愧惭愧。”  

宋青城张了张嘴,最终没说出什么。  

潘赛云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三人当中,她最了解李郁有多能干。  

只可惜,各为其主!  

送走了白莲教众人,李郁开始研究沙盘。  

他派出了20余队人马,陆续传回来好消息。  

每占据一处城池,他就用小红旗插上。  

而周围清廷占据的地盘,则是蓝色小旗。  

沙盘作业,遥遥领先。  

作为一个艺术生,审美还是在线的。  

李郁坚信,  

论艺术造诣,往往和成绩的榜单是相反的。  

越是落榜的,就越懂艺术。  

关于这一点,不接受任何人的反驳。  

也建议不要反驳,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世界范围内的、规模空前的战争!  

关爱落榜生,理解落榜生,很重要!  

松江府城,南汇县,金山县,华亭县,奉贤县,娄县,青浦县,嘉定县苏州府城,昭文县,常熟县,吴江县,震泽县太仓州,  

都是轻松拿下,稍遇抵抗,流血不多。  

昆山县、宝山县没能骗到,知县县丞都被炮决,没有亲笔书信,城中有所防备。  

只能转入强攻!  

还有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