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湖北吃紧,江南紧吃,一东一西,同时开打(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碍形象。  

造势就不一样了,一听就是高瞻远瞩,雄主本色!  

总之,给李侍尧和清廷都增添了许多的麻烦。  

乾隆看了密折大为震惊,他也信了。  

若是荆襄教匪未平,西南边疆又起烽火,这大清真就是多事之秋了。  

“传旨云南巡抚,严防死守,多修坚寨,不可丢失一寸土地,否则定斩不饶。”  

“还有,让他派遣使臣出使缅国,警告缅王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朕会不惜代价,踏平他的都城。”  

“口头通知粤海关监督,和英吉利的商业谈判可稍作让步,通商口岸断不可增,但税率、上岸限制条款可稍赐恩惠。”  

“奴才遵旨。”  

“嗯,再加一句,不可损了大清颜面。”  

和珅没敢抬头,心里暗暗叫苦。  

皇上啊,你这是让底下人难办。  

让步才能稳住英吉利国,但是不损颜面就难办了。  

在御史言官眼里,英吉利人在广州城逛个街都是有损朝廷颜面的事,污染空气啊。  

他忧心忡忡的出了体仁殿,遇到了于敏中。  

寒暄之后,于敏中就问道:  

“和大人,可听说太后90寿诞的事?”  

“啊,本官不知。”  

“那大约就是内务府的人传出去的消息吧,又要花大银子喽。”  

和珅顿时头皮发麻,打仗要钱,寿诞要钱。  

户部穷的都要解不开锅了,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实在是憋屈。  

见他愁眉苦脸,于敏中又劝慰道:  

“和大人不必如此,天塌不下来。不就是缺银子嘛,我大清富有四海,能真缺银子?”  

“看来,本官得和盐商、晋商们再商量商量了。”  

“和大人青年才俊,以后这军机处首魁,一定非你莫属。”  

于敏中慢悠悠的走了。  

朝臣们都不理解,为何皇上就是不肯这个老臣告老还乡。  

这是打算,让他死在任上吗?  

两场战争,一东一西,几乎在同时拉开了序幕。  

松江府金山卫的这场仗,规模略小。  

而湖北的这场仗,规模惊人。  

足足1万多清军,汇集到了均州城外,沿汉水扎营,营地绵延10几里。  

均州属于襄阳府,在其西北方向。  

和郧阳府距离仅仅300里。  

清军的兵力包括黑龙江马队2000人,荆州驻防八旗1500人。  

另外还有湖广总督督标3营,湖北巡抚抚标2营,宜昌镇总兵镇标4营,另有远安营,卫昌营,宜都营,安陆营,襄阳营等零零总总。  

共计绿营兵8500余人。  

水师还有几十艘船,负责军械粮草的运输。  

可以说,整个湖北的清军主力都聚集到了这里。  

湖广总督,陈辉祖临时受皇命,指挥这场大战。  

他的内心是充满信心的,因为白莲教徒虽多,都是乌合之众,饥民而已。  

而己方,却是拥有黑龙江马队这样的豪华配置。  

若只有荆州八旗,他还有些缺少信心。  

但黑龙江马队一来,他就什么都不担心了,这就是大清的定海神针。  

唯一遗憾的是,800索伦兵居然没来。  

难道说,那边也有战事?  

陈辉祖猜不透,也不可能去询问乾隆,只能利用好手里的兵力。  

清军传统,绿营打先锋,八旗殿后。  

宝贵的八旗马队不会轻易进攻,除非是敌人败局已定,又或者是绿营溃败了,他们才会顶上去。  

大军行军速度缓慢,每日仅仅前进35里。  

陈辉祖坐镇中军,和荆州驻防八旗同进退。  

而宜昌镇标,走在了最前面,作为整个大军的开路先锋。  

汉水,是长江的支流。  

而南北走向的神定河,又是汉水的支流。  

白莲教大军,在神定河西岸,扎下了连绵20里的大营。  

主力是高达3万人的新入教徒,中坚力量是1万多入教已久的老弟兄,杀手锏是2500人的“火枪圣军”和1000人的“护教亲军”。  

这种规模的排兵布阵,早就超过了洪教主的军事能力。  

所以,他3天前就带人赶到了,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安营扎寨,务实!  

“教主,官兵到了。”  

“嗯。”  

洪教主站到高处,放眼望去。  

神定河东岸,旗帜漫天,清军刀矛如林,正在缓缓逼来。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