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人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难免用点卑鄙见不得人的手段(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辜百姓死难,本官有些”  

黄夫人却比他想得开,笑盈盈的收了纸条:  

“李小哥不是外人。”  

“夫人说的是,等金银整理清洗干净了,这两天就可以送来。”  

李郁也收敛起了笑容,突然说道:  

“黄大人不忍百姓受难,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府衙的名义邀请高僧,做场法事。”  

“好,好。难得你有这个心思。”  

“李小哥心善,人又精明,以后前途无量。”黄夫人笑道。  

出了府衙,  

李郁又寻了老胡,在茶楼一聚。  

“老胡,准备升官吧。”  

“这么快?”  

“黄大人给你报的是游击,够意思了。”  

“其他人呢?”  

“都往上提一提,职位高了才方便做事。”  

老胡点点头,问道:  

“城守营一仗下来,一千人仅剩200人。准备怎么善后?”  

“朝廷出抚恤金呗。”  

“我的意思是,会不会补齐兵额?”  

李郁一愣,马上就明白了老胡的意思。  

用李家堡的弟兄,进入城守营当差吃粮。  

如此一来,  

吃着朝廷的饷银,养着自己的兵。  

这些人就可以公开的扛枪训练,没人会生疑。  

“是个好主意,容我再想想。”  

因为即使要鸠占鹊巢,也需要走一些官面手续。  

城守营目前暂时划归黄文运节制,  

那补充兵额,就需要他点头。  

官场,有它的一套游戏规则。  

除非你下一刻就掀桌子,否则还是要遵循规则。  

李郁对此深有感触,  

虽然他经常打破游戏规则,让对方不知所措。  

不过那都是经过审慎考虑的。  

随便掀桌子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突然,他想起了乌鸦,自从大嫂销声匿迹后。  

李郁就赠送路费,  

把存菊堂的弟兄们都送走了,送到了潮州府。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既然他们当初选择跟着大嫂走,就不宜纳入自己的势力。  

让他们在当地继续从事老本行,给人打打杀杀。  

潮州府有结拜兄弟,福成罩着。  

他们可以安全无虞。  

最重要的是,不会成为李郁的软肋。  

走造反路线,李郁不希望自己有任何的软肋,兄弟也好,女人也好,心软也好。  

否则,敌人会对着软肋狠狠的刺下。  

他不能主动提起城守营补充兵源的事,  

黄文运这人机警的很,某种程度来说,不亚于马忠义。  

只不过,  

是人就有弱点。  

黄文运是寒门子弟,靠读书和婚姻翻身,他对于世俗成功的渴望,就是他最大的弱点。  

只要李郁永远拿捏住他这点心思,不断给他希望。  

黄就不敢,也不会和自己翻脸。  

否则,一旦此人冷静下来通盘思索,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的秘密。  

没两天,竟然就有人来找麻烦了。  

横塘镇的一位士绅,严监生。  

严格来说,其实他早就全家搬到震泽县居住了。  

仅有祖坟,还有两间小铺子还在横塘镇上。  

这一次兵灾,  

他损失了几百匹布,还有两个本家伙计。  

此人对于钱财非常渴望,到衙门告状。  

说城守营黑了横塘镇死难父老的积蓄,要求归还。  

若是家中还有幸存者,就应该归还家人。  

这个,自然是从善如流。  

若是全家殉难,应当捐给镇子重建。  

这个,就不可能了。  

贼精的严监生,一下子就撕开了最关键的黑幕。  

李郁闭门不出,反正我不是官。  

黄通判就头疼了,他可是在关键时期。  

若是在这段时间掉链子,搞出丑闻,被那帮御史知道了,来几道弹劾。  

他都不敢想,  

自己会不会发疯,拿把刀去和严监生决斗。  

同知老大人走了,  

两条船,一条载人,一条载宦囊。  

悄然无息。  

这老家伙病了半年,就连总督府都看不下去了,批准了他的回乡申请。  

起码,  

也要让人家一把老骨头葬在家乡的土地里吧。  

最近黄通判风头正盛,几乎成了苏州城的头把交椅。  

也正因为如此,  

许多人幸灾乐祸,希望他吃瘪。  

严监生拉拢了一帮横塘镇幸存者,天天到府衙去。  

若是普通百姓,黄通判早就命人一顿水火棍打出去了。  

然而,  

都是些有功名的士绅,不好动粗啊。  

就连栽赃,都有些不好下手,因为众怒难犯。  

李郁装作不知,  

忙着整肃内部,打仗后有两件事必做。  

一是抚恤伤亡,厚葬,养着家眷,孩子编入童子营。  

二是总结经验,补上漏洞。  

这一仗,施令伦带着几十个披甲残兵。  

在躲过了枪炮齐射后,突入阵型。  

给火枪手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淮生,你怎么看?”  

“技不如人,刀也不如人。咱们的人就没训练过刀剑厮杀,用的窄刃刀对砍的时候也吃亏。”  

李郁的手里,就是一把这样的刀。  

李家军装备了火枪,却没有刺刀。  

腰间都挎着一柄窄刃长刀。  

“你说,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