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教坊司赎人(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请了几个大夫。  

竟然神奇的好转了。  

刘路惊呼,这是上天的功劳,也是李郁的功劳。  

毕竟,没有银子可治不了病。  

总之,这事后来传播的很广。  

李郁授意一些胥吏,将此事广为传播。  

还把马忠义的收款凭证,给府衙的人传阅了。  

众人都感慨,论义气,官场还真不如江湖。  

李家堡,  

杜仁因为煤饼生意的事,顺路赶回来一叙。  

“阿郁,我有一些疑惑。”  

“请讲。”  

“你派人到扬州府给马忠义送银子,是不是为了千金买马骨?”  

“是,但不全是。”  

“难道说,马忠义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无所谓,但只要我们起事,这份收据就是他的索命绳。”  

杜仁忍不住笑了,依着乾隆的脾性,还真是这样。  

“500两银子,给老对手埋一颗雷。还给这苏州府的官吏吃颗定心丸,跟着我李郁,不会亏。”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杜仁还提了一个思路:  

“阿郁,你还记得白莲教案,朝廷将苏州城守营千总以上流放,家眷为奴?”  

“记得。”  

“其中一些人的家眷,如今在教坊司持业呢。”  

“我记得,本朝不是取消了女乐教坊吗?”  

“换了个说法,现在叫西市。不归官管,交给了民间商人。”  

官督商办,这不新鲜。  

“若是将这些人赎出,你猜城守营的其余将官会怎么想?江南绿营的人会怎么看?”  

“他们会对我产生好感。”  

“对,以后你布局绿营,会减少很多阻力。”  

李郁点点头,认可这个说法。  

同理,如今李家堡行事,在官府那边也是畅通无阻。  

很多官吏,以前并未打过交道,但是一介绍,就痛快办事。  

这不全是看在银子的份上,  

而是给自己留一份善缘。  

若是某一天被罢免了,马忠义就是例子。  

李郁能给一个被流放的马忠义送分红,就能给其他人送。  

这个逻辑很隐秘,人人都懂,但不说。  

李郁带着几个随从,闲逛到了西市。  

这里,他还是第一次来。  

名字不伦不类,是一条街,靠着码头。  

挂着红灯笼,围墙高大的就是了。  

和府城其他青楼不太一样。  

大约是官督商办,粘上了一丝衙门气。  

怎么看着,都有点官味儿。  

李郁也是第一次来这,  

于是在龟公的陪同下,让他帮着介绍介绍。  

拿了碎银打赏的龟公,非常的热情。  

从西市的来历,到这里的人员组成,有哪些特色项目,都一一介绍。  

最大的不同,  

就是这里的女子,多是犯官家眷。  

“爷,来咱这的客人主要是图一个身份,道台千金、府台小妾、游击夫人,都有。”  

“我想来点武德充沛的。”  

“好说,武官家庭出身的,咱这有的是。”  

不一会,龟公就带来了一排。  

开始挨个介绍:  

“这位是原城守营参将之女,刚来一个月,缺点是比较生疏。”  

“这位是原游击之妻,年龄大了点,优点是人听话。”  

这些女子,有的麻木,有的愤怒,有的似乎有些精神失常了。  

这里,就是魔窟。  

不服管教,有数不清的惩罚等着她们。  

除非偷空子撞死,吊死,否则只能认命。  

李郁琢磨了一会,掏出一叠银票。  

放在案上,随手一铺。  

龟公被吓傻了,不知该说什么。  

“找你们管事的来,谈笔大生意。”  

一个矮胖的商人,小心的陪着笑脸。  

收了银票,答应了李郁的要求。  

一口气,赎了8个,活的。  

据她们讲,还有4个烈性姐妹已经死了。  

她们都是在上一次白莲教案,朝廷震怒的牺牲品。  

李郁重金邀请了府城最出名的大夫,和最大嘴巴的大夫。  

给她们疗伤,开药方。  

然后再把这些人安排到西山岛偏僻处。  

先好生调养着,以后自有用途。  

物归原主是不可能的,无论从哪方面都不现实。  

不过,以后留着赏人还是可以的。  

有人求之不得,无视所谓的观念。  

而隔壁,就是蓝盈盈主仆俩。  

杜仁又派人,在附近砌了围墙。  

还牵来了两条狗,防止有人逃跑。  

至于看守,  

只能从煤矿家眷中挑了几个粗壮妇人,配备刀剑就足够了。  

消息,很快传出去了。  

李郁没做什么,  

大嘴巴的大夫,还有教坊司的那帮客人义务传播的。  

这种事情,往往一传十,十传百。  

人性猎奇!  

江南绿营武官人人唏嘘,虽然不敢多言,却是心有戚戚。  

大约,是一种兔死狐悲吧。  

对于曾经同僚的家眷能脱离苦海,还是默默支持的。  

至少,  

以后不会有缺德鬼,在茶馆里大谈绿营犯官家眷和胥吏家眷的优劣了。  

每次有新进犯官家眷,西市都会热闹一阵子。  

这些人专门凑这种热闹,回去后当做谈资。  

听的绿营兵脸上臊得慌,想拔刀砍人。  

却只能灰溜溜的避开。  

老胡,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