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做人,要听劝(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吧?  

万一把面前这家伙笑死,手下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乡亲们,和煤矿当邻居,舒心吗?”  

杜仁赶紧切入,这是他最擅长的角色。  

“鄙人是府城的大讼师,最了解人间疾苦。这样吧,就当是我们买下来了。”  

村民们有所松动。  

这的还像句人话,掏银子!  

不过,李郁立马泼冷水:  

“我打下来的地盘,干嘛要给你们银子?”  

“你去衙门告我吗?还是再打一场?”  

气氛瞬间冰冷,村民们气抖冷。  

这货看着斯文,简直是个恶魔。  

村里最老资格的人,站了出来。  

拄着拐杖:  

“这位官人,你给个合理价格,我们才能搬家。不然,出梁,我们去喝西北风吗?”  

“老人家贵姓?”  

“老朽姓李,今年70了。”  

李郁肃然起敬,一拱手:  

“原来五百年前是一家。老人家,我们到一边聊聊?”  

半个时辰后。  

李郁拿出了一份方案:  

“原本我是不愿意出钱的,但是这位李老先生成功的服了我。做人,要听劝,你们也一样。”  

李老汉拄着拐杖,一副为民请命的模样。  

赚取了围观群众饱含敬意的眼神。  

“补偿标准如下:  

房屋,三间以下,补偿10两。三间以上,20两。  

田地,十亩以下,40两。十亩以上,80两。  

一口价,拒绝商议。  

村民们的反应不一,有的窃喜,有的愤怒。  

然而,李郁继续大声道:  

“前十户和我签合同的,可再拿一份奖励。”  

“第一名,奖励30两,第二名,28两,以此类推,先到先得。  

这个策略,极度超前。  

以至于村民们沉浸在盘算中,好久没回过神。  

一个不起眼的妇人,走到李郁前面:  

“我们家现在就签。”  

“好,去那边。”  

杜仁带着两个会写字的,已经铺开了桌子,现场办公。  

签字画押,按手印,拿银子走人。  

滩涂边,安排了船只。  

李家堡办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快。  

前十位,喜气洋洋。  

无他,赚了!  

后来者捶熊顿足,嚎啕大哭。  

很快,发展成了村民内部的矛盾。  

反应慢的,咒骂前十位拿了奖励金的村民。  

尤其是第一位妇人,已经是千夫所指。  

把她嫁过来后的亏心事,还有娘家的密辛,全部挖了出来。  

而李老汉,也在这十位当郑排名不前不后,第四名。  

赚一笔。  

既得到了为民请命的美誉,自家又未曾吃亏。  

暗合“中庸之道”。  

袖中,还有晚辈李郁给的一锭银子。  

这是私人馈赠,和补偿无关。  

登船后,李老汉盘算了一下。  

可以在岸上置个更大的家业,而且略有盈余。  

经此一事,  

儿孙们,也更为孝敬。  

他们再一次深刻的意识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古训。  

短短两,  

西山岛就空了,几百户人家全部搬迁走了。  

对李郁的仇恨不多了。  

反而内部仇恨颇大,上岸后四散居住,并未再聚居。  

因为有人赚,就有人亏了。  

搬迁的缺中,显然不是家家都划算的。  

但是,其余人都搬走了。  

自家也待不下去了,所以仇恨就很神奇的转移了。  

杜仁看到透彻,暗呼军师实乃神人。  

世人皆以为李郁最擅长的是涩画,其实在拿捏人心方面,他才是个妖孽。  

傍晚时分,  

李郁在一群饶簇拥下,爬上梁的最高处。  

海拔300多米的缥缈峰。  

俯瞰全貌,  

“此处乃是太湖第一大岛,东西长30里,南北宽20里。”  

“除掉山地,滩涂,低洼处,还有很大的面积可以发展。”  

“精心选址,把那些工坊全部搬过来。”  

岛屿有一个然优势,那就是隔绝。  

只需一些了望哨,巡逻队,配合水上船只,就可以确保安全。  

比如,冶铁,试炮,军事训练。  

随时都可以进行,不必担心泄露出去。  

李家堡不方便做的事,西山岛都可以。  

距离最近的陆地,也有6里。  

岛上就算枪炮震,也不怕泄密。  

尽量在山谷中,或者面向太湖一侧进行枪炮训练即可。  

从此,世上再无西山岛。  

李家岛!  

经过了械斗考验的矿工,也大不一样了。  

其中150人,已经脱离了矿工身份。  

在听了李郁慷慨激昂,极具蛊惑的演讲后,  

他们都成了李氏的家丁,  

生活待遇提升了两个档次,不必再像鼹鼠一样下井。  

和最恶劣,最艰苦的环境斗争,获取微薄的果腹食物。  

而是在阳光下,在地间。  

握着长矛,列队训练。  

等互信建立起来后,会配发火枪。  

李郁告诉他们,  

与其窝窝囊囊,死在阴暗的矿井,或死于疾病,或死于饥饿。  

不如搏一把。  

羊群有了狼的带领,就不再懦弱。  

回到李家堡,  

范京从石湖巡检司匆匆赶来,就为了告诉自己。  

没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