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白莲教要起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家堡的大门是在日落时关闭。  

而大嫂来的时候,大门尚未关闭。  

气势汹汹的雷文氏,骑着马就直接冲进来了。  

差点被两个守卫用长矛刺翻,幸亏范京认出来了,及时喝止。  

不过,从马上摔下的大嫂,怒气值爆棚。  

“阿郁,你给我滚出来。”  

于是,范京把她带到了李郁的住处。  

而乌鸦和另一人,作为随从不许入内,只能在院中候着。  

雷文氏很用力的推开门,愣住了。  

屋里,李郁和一个年轻女子在写写画画。  

这一幕,落在她的眼中格外不爽。  

“阿郁,我有事要问你。”  

“说吧。”  

“我们的事,不能让第三人旁听。”  

李郁心想,大嫂你总是说这种容易让人误解的话。  

“小杨啊,你先走吧。按照我刚才说的,多试验几次。”  

“奴家告退了。”  

杨云娇收拾了纸笔,又和二人施礼后,款款离开。  

雷文氏瞥了一眼摇曳的背影,哼了一声。  

就这,摇成这样,一看就不正经。  

“大嫂,请坐,上茶。”  

韦俊的妹妹,韦秀端着两只茶碗进来了。  

大嫂打量了一下她,怒气值更高了,一拍桌子:  

“阿郁,你现在的口味愈发重了。”1  

韦秀慌得一哆嗦,把茶倒在了大嫂的裙摆。  

一声惊叫,传到院子里。  

乌鸦刷的一下站起身,想进去查看。  

被几个守卫拦住了,示意他不要冲动,否则要挨打。  

李家堡是个有规矩的地方!  

乌鸦只能原地站着,侧耳闭眼倾听。  

他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只能靠脑补。  

韦秀慌不迭的道歉,还拿来了手帕擦拭茶水。  

雷文氏则是冷脸说:  

“让她出去,我有正事找你。”  

李郁点点头,示意韦秀出去,关好门。  

屋内只剩下了二人,沉默。  

还是大嫂先开口了:  

“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什么事?我咋不知道。”  

“那我就直说了,官府在仓街抓人,你知道吗?”  

李郁一愣,随即装楞充傻,矢口否认:  

“我不知道,抓的什么人?”  

雷文氏盯着他,观察了一会,看他不似作伪,于是继续说:  

“是元和县的班头黄四带人干的,你和元和县的关系好,帮我打听一下,捞个人。”  

李郁压低声音:  

“谁?是你们白莲教的人?”  

他很震惊,暗下决心,如果五叔是白莲教的人,他今晚就灭口深埋。  

“不是,不过对我们很重要。此人绰号五叔,是个黑市贩子,我怕他会吃不消拷打,招出本教的人。”  

“捞人可以,不过你要说清楚,他了解白莲教多少?还有和你们的关系?”  

大嫂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  

“只能告诉你一人。千万不能再告诉其他人了。”  

“大嫂,你了解我为人的。”1  

“前些日子,本教从这个五叔处买了一些火药,万一他招供,会坏了本教大事。”2  

李郁的cpu疯狂运转,从大嫂的话中推测真相。  

白莲教购买黑市火药,肯定是要搞事情。  

而五叔被抓,让他们非常紧张,担心官府是不是嗅到了什么风声。  

所以,捞人是假。  

了解情况恶化到了哪一步,才是真!  

大嫂,虽然是女中豪杰,可毕竟还是个女人。  

藏不住事,口风不紧。  

也不知道,白莲教中的骨干分子,是不是保密意识都如此松懈。5  

“阿郁,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假如他招供了,怎么办?假如没招供,又该怎么办?我和元和县衙关系不错,人头熟悉,打听点事倒是不难。”  

“假如招供了,本教就要立刻撤离苏州府。假如没招供,能捞人就捞,不能就灭口。”  

“容我想想。”  

李郁闭上了眼睛,开始琢磨如何处理这件事,才能最大获利。  

打打杀杀,猴年马月才能凑齐造反的基业。  

得用脑子,无底线的利用一切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官还是匪。  

只要我够黑心,清廷就奈何不了我。  

屋内陷入了死寂。  

屋外等候的乌鸦,就更焦虑了。1  

先是大声争吵,后来是惊叫,现在竟然没动静了?  

这完全符合说书人最近讲的那些故事。  

“兄弟,能不能让我靠近点?”  

“不行,你一个做小弟的还想偷听大佬谈事?”守卫一口拒绝。  

“我就是不放心,他们把门都关上了,万一打起来咋办。”  

守卫们互相对了一下眼神,嘿嘿嘿嘿笑了。2  

许久,李郁睁开了眼睛。  

虽然心里有一点愧疚,但是为了造反大业,还是再做一回渣.男吧。  

“大嫂,我这就派人去县衙打通关节,一旦有了消息,就通知你。”1  

“谢谢。”  

“不过,我们也要未雨绸缪,你们的人在府城内还是府城外?”  

“这个~”  

“如果官府得到了口供,肯定会关闭城门,满城搜捕。所以,你们的人还是先撤到城外等候,万一暴露了,撤退也方便。”  

大嫂点点头,觉得好有道理。  

不愧是存菊堂曾经的军师,脑子就是灵。  

只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