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我劝你纳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郁几乎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吼的声嘶力竭,所有人都听到了。  

一个巨大的浪头,朝着船头扑来。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抓紧了身边的绳索或船舷。  

等待命运的裁决!  

老天爷似乎也是欺软怕硬的主,并没有因为被辱骂而报复。  

300料的大船,扛过了这一波巨浪。  

穿过了浪尖,又重新出现在了水面上。  

风力,竟然慢慢变弱了。  

夜幕,竟然出现了一些亮光。1  

不知是谁起的头,一声嚎叫~  

所有人都跟着嚎,一群大男人互相流泪拥抱,非常疯狂。  

劫后余生,是做人最大的幸运!  

“听我号令,继续返航。”  

所有人都看着李郁,眼神里充满炙热,这一刻,他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就算他说,前面有一千水匪,但是我们能战胜它。  

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举起刀枪,杀上去。  

士兵都是怕死的,可士兵又是无所畏惧的。  

若是在霍去病白起这样的战将麾下,战旗所向,人皆狂热。  

虽千万人,吾等亦可往~  

回到舱中。  

李郁几乎虚脱,这一天一夜,体力几乎消耗透了。  

现在就是一股信念强撑着,回到维格堂老巢。  

船舱的那3万两白银,就是他的命。5  

天色逐渐发亮,众人都精神振奋。  

只有李郁清楚,得赶紧上岸。  

台风突然变小,是因为进入了台风眼区域。  

要不了2个时辰,风力还会增强,而且可能更疯狂。  

苏州府受台风影响的次数不多,所以百姓们大多不懂这种天气的特征。  

半个时辰后,甲板上水手欢呼:  

“进入苏州湾了。”  

这个相对封闭狭长的湾区,风浪也一样小。  

而且,若有不测可以尽快靠岸搁浅,至少死不了。  

大船就保持着距离西岸1里的距离,继续向北航行。  

又花了半个时辰,终于到家了。  

说是到家,其实也不准确。  

只是一块荒地,靠岸处水深。  

大船能够顺利抵达岸边,不至于搁浅。  

从这里出发,到维格堂还有3里路。  

李郁召来一人,吩咐他最快的速度赶回堂口,把所有骡马全部拉来。  

船舱内的银子,靠这些筋疲力尽的人搬不动。  

“各位都是我的生死兄弟,我就说一句话,回到堂口,我亲自分银子。”  

众人一阵鬼哭狼嚎,银子是个好东西,能解世间千般愁。  

堂口的人赶来了7辆大车,总算把一箱箱沉甸甸的银子装好了,又盖上了油毡布。  

银子不怕雨淋,但是怕被人看到。  

范京走到李郁旁边,猜到了他的心思。  

这艘船,在哪儿都是麻烦。  

必须要让它消失,才能隐匿行踪。  

“烧?还是凿沉?”  

“这么大的船,怕是烧不彻底,而且还在下雨。找两个疍民,凿沉吧。”  

李郁点点头,示意他去安排。  

大风大雨卷土重来的时候,众人已经在维格堂歇息。  

只是草草的吃了些食物,就躺倒呼呼大睡。  

这12个时辰,大概一辈子都忘不掉。  

很多人的嘴角还挂着笑,梦里都是满地的银子。  

李郁睡了4个时辰,感觉神清气爽。  

到了院子里,却看到杨云娇站在屋檐下,一脸茫然。  

“你醒啦?奴家找你有点事。”  

雨还在下。  

这个天气倒是成了最好的掩护,银车缓缓驶出堂口。  

押运的是元和县快班班头黄四,还有一队衙役。  

他对李郁的敬畏,已经到达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  

而且是畏大于敬。  

他看到了堂口众人的兵器,还有衣服上,血迹斑斑。  

有的人靴子下,还沾着碎肉。  

他个人拿到了40两赏银,手下人一人10两。  

李郁拿着银锭,挨个发放给他们的。  

而且意味深长的说:  

“诸位都是捕快中的精英,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昨天,我们拦截的是盐帮的船。”  

“若是哪位嘴巴不严说出去,盐帮那些亡命徒奈何不了知县,也奈何不了我。但是拿你们泄愤,怕是不难吧。”  

“何况,诸位还有妻儿老小吧?”  

一众衙役脸色大变,个个点头如捣蒜。  

黄四更是在一旁恶狠狠的表态:  

“谁要是泄密,就别怪弟兄们动刀子。”  

“我这班头就是李大官人赏的,你们都懂事些,大官人自会提拔你们。”2  

“我等遵命。”  

直到银车消失在雨幕中,李郁这才放下心,继续分赃。  

胡把总,还有他手底下6个绿营兵,早就等的心焦了。  

不过,还算懂规矩。  

李郁慢悠悠的吃完饭,才召见他们。  

一间单独的屋子,没有其他人。  

桌子上,是一本账册,还有许多锭银子。  

“诸位。跟着我李某人入股生意不亏吧?”  

一阵乱哄哄的马屁,把李郁夸上了天。  

“胡把总,这是你的300两,按个手印。”  

老胡脚步发飘,眼珠子掉在银箱里拔不出来。  

接过印泥,在自己名字后面胡乱按了红手印。  

手下6人有样学样,从李郁手里挨个接过银袋子,按上手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