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奇妙感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约莫过了半个小时,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用过了食水,便沿着山路,向山里进发。  

为了磨练家里的子弟,这边没有安排专门的厨师做饭,中午吃的,都是干粮和清水,哪怕是三家的族长也不例外。  

至于晚上吃什么,就看待会在山里,可以猎到什么了。  

固然,都不是些经常狩猎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是从小练武,一般十二岁,就开始拉弓练力,打磨筋骨,十四岁练武,磨砺心意精神,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哪怕没有入境,基本的准头还是有的。  

毕竟,以前的所谓猎人,哪有什么武功?!  

有武功的,那叫武师,地位远超普通人,不可能以狩猎谋生。  

古往今来,也只有家族子弟,把狩猎当做娱乐和磨练。  

进入山中不久,人群就分散开了,各自去寻找猎物,只有三家的族长,各自带个几个优秀的年轻人,没有走散,而是聚在一起,打算猎虎。  

固然三家里,只有李氏,练的是虎形。  

但这种异兽,年轻子弟看了,也有磨练心智的效果。  

毕竟,这山里的猛虎,和动物园的可不一样,那种野性,那种威势,皆非同小可。  

若非是为了磨练家里的后代子弟,这只老虎,定是早就被人打了,不可能留到现在。  

“遥想少年时,进山采药,当时这一块,可是光秃秃的,哪有现在的郁郁葱葱。”  

李长青背着两百石的弓,他踏足山林,四下张望,却是带着缅怀。  

“彼时那天下,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是有主的,不过人饿急了,树皮都扒来吃,哪管得了别的,放眼望去,山林尽是黄土。”  

“唯有深入大山,才能得见几许翠绿。”  

“不想,如今这一块,却是都有猛虎出没了。”  

李长青的声音回荡。  

至于李启,在踏足山林之后,便有一种,虎入山林,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这山川河流大地,冥冥之中,给了他某种心灵能量的加持。  

山君大炼!山君大炼!  

既为山君,又是大炼,果然不仅仅是洗练肉身,就连精神世界,也是变化巨大。  

李启清楚的记得,去年的时候,他来到这山里,唯一的感觉,便是山高水险,困顿难行,要不是家里有规矩,不肯入山的子弟,没有修炼补助,他还真不喜欢过来硬吃苦。  

但现在,李启却感觉神朗气清,要是在这里和其他人战斗,他先天便要强上一分。  

武道争锋,精神状态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就李启在书上看到,有些大真人,在某个房间,亦或是某个地方,静坐练功,时间久了,便能将那方寸之地,化为道场,时时刻刻获得巨大的精神加持,恍若天人合一。  

在自己的道场里,一身武功神通,都要强横数成。  

李启如今和山林之间的奇妙精神感应,无疑距离所谓天人合一,差了无数的,但却已经是显现端倪。  

而要是圣人,按照传说,圣人立身所在,既是道场,圣人之心,既是天心,时时刻刻与天相合,运转四时造化…  

总之就是玄之又玄了,各种描述,都不像是在描述人类。  

再然后,便看到李天行,从背包里,掏出了一块平板,一番操作后,上面显现出山里的地形图,以及他们所在的方位,还有一个猛虎的标志。  

不得不说,科技改变生活。  

早在发现猛虎的踪迹后,李天行便让专业的团队,以无人机在山里跟踪,早就将猛虎的动向,摸得清清楚楚。  

“竟然在这个地方,也是巧了…”  

李长青只是看了一眼地形图,和猛虎的标记,便已经心里有数。  

“约莫五十年前,王永元,便是一路逃到了这里,才被我打死。”  

“他也是个厉害人物,一手翻天覆地九劫刀,练的出神入化,更是已经练得一大炼,若非我先用计谋乱了他的心智,想要杀他,还真不容易。”  

李长青嘿嘿一笑,心里也生出几分,命运玄奇之感。  

而一旁,慕、张两家的老族长,却是听的,心脏都慢了一拍,却是想到了,当初那一段,残酷血腥的岁月。  

王永元,那是真正的厉害人物,王家天骄,彼时王永元雄霸天下的时候,他们两个还站如喽啰,那人是何等威风,何等显赫。  

但最后,却是埋骨山中…  

李启听得李长青提及当年,心中也不禁涌现继续画面,过去和现在交织,成功者,失败者,活人,死人,显赫、灭亡…,亦是觉得,命运无常。  

不过,李长青也只是提了一句,便不再多言,一行人在山里飞速的穿梭。  

山路难走,许多地方,甚至根本没有路,但这却完全难不倒李启他们这一行人。  

他们这些人,境界最低的,都是入境,举手投足,爆发力过千斤,这还是爆发力最低的。  

什么山川险阻,都不是阻碍,再加上,慕、张两家,又有两个年轻人,持着刀,在前面砍开部分草木,此刻行走起来,可谓是迅猛无比。  

林中偶有野兽出没,也无人管故。  

眼下猎虎才是关键,等把猛虎打了,有的是时间。  

就这样,一行人在山里穿行了约莫一个多小时,才终于靠近了目的地。  

这一圈,已经可以看到猛虎的生活痕迹了。  

甚至,精神敏锐的人,靠近这里之后,还没见到猛虎,心中便生出了一分压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