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至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李启突然开窍,李长青不以为异。  

这种事情古往今来多的是,多少名留青史的人物,少年时代都庸庸碌碌,声色犬马,不干正事,后面却一朝觉悟,然后人生天翻地覆,乃至是封侯拜相。  

固然,这里面的多,是站在历史古今的角度来看的,放在一时一城一地,这样的人,就比较少了。  

李长青心中有计较,面上却是依然丝毫不显,收敛了笑意后,背过身去,看着祖先灵牌,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到来。  

这祭祀,也是有着规矩的,特别是族祭,对于时间,有着很深的讲究,非的是挑选一个吉时。  

又约莫过了十分钟,大殿里的两扇朱红的大门,才缓缓关闭,只留下了一条约莫二十公分的门缝。  

祠堂里,一下子就暗了下来,唯有八道光柱,透过特意留下来的墙洞,打开了墙上的八幅壁画上。  

那是八幅色彩偏暗的油彩画,正好分立在八个方位,对印八卦八相。  

这祠堂的大堂,不是四面的正方体,而是有八个面,据说如此结构,可以聚灵养气,福泽子孙。  

而这八幅油彩画的内容,也不是仙佛神圣,其中前三张,分别是虞主开天地、秦皇扫六合、圣王镇寰宇,画的是炎黄历史。  

剩下五幅,讲的却是李族先祖的故事。  

其中第一幅,正是太上骑牛…  

两个蓝星,前世今生,两个世界交相辉映,历史有变化,也有重合,同样也有许多相似的人物。  

同时也非常的真实,炎黄人的传统,便是认名人当祖先。  

至于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毕竟若我功成,自有大儒为我辨经,假的也是真的。  

反过来,真的也能是假的,真真假假并不重要。  

这些壁画,李启今生,可以说是从小到大,每年都能看到,但也唯有此次,感觉最是深刻。  

当光影交错,他那远比曾经敏锐的精神,却是从壁画之中,感受到了某种奇异的韵味。  

不过,也只是感觉不一般罢了,要说直接有所收获,那还不至于。  

“虞主开天…,记得前世在我暴毙之前,的确在网上看到,说遥远时代,有个不知真假的虞朝,是最早的人类文明所在…”  

“而在这个世界,虞朝的存在,却是公论,公认的东方世界,文明源头,两个世界的历史,早在很久远的年代,就出现了岔路口了,不过就算这样,许多相似的人物还是出现了,或许这就是所谓平行时空的映射和干涉…”  

肃穆的气氛之中,李启看着壁画,心中却是涌现出这样的念头来。  

“再就是,果然是国之大事,唯祭与戎,前世今生,我以前都不太理解,如今却是明白了,祭祀祭的其实是人心,聚的是根,落叶归根的根。”  

在这样的氛围下,李启的心,突然沉定了下来,虽然心中还有念头,但却并不散乱,他能够感受到,那心灵逐渐澄澈的过程。  

同时,一些以前看到过的内容,也在心中浮现。  

“难怪说,人在祭祀的时候,是最无畏的时候,哪怕有天雷击落眼前,也毫无畏惧,因为此刻心灵,已近至诚!”  

“而当一个人,说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的时候,也是最凶猛的时候,因为他的心,已近至诚,这便是心的力量…”  

这是李启心中最后的念头,然后,便听见,祠堂外,雄浑的钟声响起,古钟悠悠,一下子就驱散了所有的念,唯余空静。  

与此同时,李长青那洪亮的声音也响起,几乎是唱诵一般的:“列位先祖在上,后代子孙…”  

待到朱红色的大门重新打开,许多人免得都带着几许恍惚,西方世界,喜欢将信仰汇聚于神灵,而在东方世界,最古早的信仰,无疑是先祖崇拜。  

当然,如今世界,无论东西方世界,许多人都早已经失去了信仰,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好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真正的智慧,而既无智慧,也无信仰的支撑,容易让精神,陷入空荡的虚无主义。  

李启也是随着人流,从祠堂之中走出,而此刻,大殿下面的广场中央,也开始锣鼓喧嚣,唢呐震天,与此同时,两只大狮子,伴随着炸响的鞭炮,也开始舞动,做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  

闻着火药的味道,李启却是感觉,自己对于一些东西,又有了新的理解,同样的事情,站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去看,所见所感,和以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李启只觉这一切,都枯燥乏味,是浪费时间。  

但现在,却感受到了一种,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感觉。  

固然,人会死去,会消亡,但却有东西能留存下来,哪怕后代子孙,都并不记得你的名字,但到底留有痕迹。  

而一群人走出了祠堂,却并未各回各家,祭祖到这里,只进行了一半,只祭拜了先祖排位,接下来,还有坟墓要扫,是以,一行人,转向了山中。  

李家村,本就是在祁山底下。  

当然,几十年前,李家的先祖陵墓,并不在山里,而是就在村里,只是后面李长青修祠堂的时候,找高人厘定风水,却是找了一个风水宝地,安葬祖先。  

虽然这个事有些繁琐,但李长青一言九鼎,无人敢反对,而这几十年,族里的情况,的确有所变化,最显眼的,明显就是,新生儿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痴呆了。  

有人认为,这是科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