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跨越诸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冰原彻底无影无踪,超高速的对攻使人目不暇接,宋识惊鸿一瞥,只看见了他们离开了陆地板块,翻滚着来到了一块不知道名字的海域。  

极北之海库罗德.  

断断续续的信息顺着剑锋传递,宋识花了四分之一秒接收,然后在剩下四分之三秒里还了十二击。  

沉降。  

两人一同跌入大海,浮荡的冰块顺着洋流驶向远方,最初的海面保持了平静,然后开始了晃动。  

难以想象的暴力在海渊下爆发,数百平方公里的海水缓缓逆流,形成了无比巨大的旋涡,旋即分裂,交错的剑痕将海面切得支离破碎。  

千亿吨级的海水猛地冒出气泡,人形的太阳在海底点燃,目之所及的海洋骤然沸腾,恐怖的热量以水为媒介向四面八方扩散。  

难以计数的生物惊恐地抬头,畸变的巨大海兽与啃食海藻的鱼群打翻泥水,顺应本能仓皇而逃,但更多的部分,已在意识到“热”的那一瞬间熟透成灰。  

灼热的蒸气酿成了凡世的炼狱,又喷发向天空。  

冰冷的云海与滚烫的热流相冲,天象被人为地改变,耀眼的银蛇在肉眼可见黑暗下来的云层中蜿蜒,直至新生的风暴、这实质化的自然愤怒渐渐成型。  

来不及见证它会有怎样的威势,宋识与蕾娜塔一前一后冲破海面,继续驰骋。他们像是踏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朝圣之路,直至其中一人倒下也不会停止。  

世界仿佛失去了颜色,催动到极致的琉璃观已容不得它物,持剑的灵能者占满了所有视野。背景是灿烂的黄色,宋识意识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来到了一片茫茫沙漠。  

思绪短暂地抽离了一下,可灵能忠诚地继承了灵能者的意志,抢在思维运转前再一次施展。焚风给沙漠带来了远胜往日的酷热,灿烂的黄色被粗暴地涂抹,留下了一片片斑驳的晶莹,那是砂砾经过高温后的硅化物。  

剑锋击穿了迎面而来的焚风,下一刹,本该崩溃着划过天空、直到消逝的点点焰星,再度重组成型,自朱雀魄的“法有元灵”下,咆哮着吞没蕾娜塔。  

每一项灵能技艺的使用都随心所欲,每一项灵能技艺的运转都如此轻盈,像是没有了重量。每一秒都有成百上千种战术的可能性彰显眼前,静待自己选择,又在这一秒里尽数坍缩成唯一的、降临现实的可能性。  

就是这种感觉。  

一切都很朦胧,一切又都很清晰,某种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东西飘在面前,如同一缕曼妙轻纱,宋识尝试想要抓住,却有轻轻的隔膜挡住了触摸,像是一层磨砂的玻璃,模糊不清。  

两人在天空、海洋、大地间追逐与厮杀,走廊上的教士看见了两颗白日的流星,远离人群的猎户驻足山腰,不知所措,训练场的锵锵剑鸣慢慢停了下来,曾许下誓言的骑士们望向天空的另一端,眼神愕然。  

世代封闭的小镇,最中央的露天广场上,男人含着热泪跪了下来,他的背后是许多神态浑浑噩噩的镇民。  

在此隐姓埋名三十年的种子终于到了结果的一天,向伪神走狗们卑躬屈膝的屈辱伪装、深思的阴谋和坚韧的意志,都已成为过去式,新生即将到来。  

毁灭先于新生一步到来。  

几近第三环巅峰的灾孽来不及哀嚎,恐怖的重压自高空坠落,宋识与蕾娜塔不约而同顿了一瞬攻势,往同一个地方击出。刚刚降临现实的大半躯壳碎裂成最细微的齑粉,灾孽一个音节都没吐出就滚回了灾境,陷入新一轮的沉寂。  

男人茫然地睁大眼睛,暂时覆写现实的灾境在充当锚点的灾孽破灭后,迅速变得透明,如潮水般褪去。  

他不敢置信,凄厉叫了一声,从天而降的灵能者们不为所动,毫不犹豫闯入了其中——意识消失前的最后画面,是一簇投来的焰光。  

怪异的景象构成了灾境,有的人说,自己在这里看见了黄金与钻石的海洋,也有人说,它分明是流淌着奶与蜜的山丘。世间的一切美好与不美好共存于此,只待造访者俯仰捡拾。  

可那都是顺遂个人认知与欲望,构建起的幻梦。  

灵能者“宋识”,看见了真相。  

光怪陆离的虹光交错,来自虔诚的暗面,冗余灵能被提炼为“信仰之力”后的剩余滤渣,驳杂的欲望和疯狂的念头铸出了这里的基石,两个千年积攒下来的诡谲世界。  

无关紧要。  

无用的思绪被摒弃,生死相杀的对手投入所有身心,试图燃烧至最盛大的狂焰,亦或者沦为劫灰。  

宋识的“天人合一”随着超烈度的交战反复崩溃又反复重组,逐渐向着更高处攀登,迈入灾境的第一个刹那,他就毫不犹豫解除了与原本环境的共鸣,转而搭建起更适应灾境的天人合一。  

剑锋的气势一击高出一击,每一次都像要把对进永恒的破灭。蕾娜塔的姿态却反而收敛,岳峙渊渟,克莱门斯之锚锚定住了自身,用以对抗灾境永不停歇的风暴。  

火焰与剑光给灾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颜色,许许多多的灾孽敬畏地看着不速之客,它们在巢穴里蜷缩起身体,祈祷自己不会被狂人的余波撕碎。  

白骨堆砌的宫廷上,“暴君”狂笑着渴饮血酒,命令堂下的弄臣们将乐曲奏向崭新的高潮。  

无光的渊底,“终末之喉”缓缓睁眼,不悦地挪动起躯体。灵体的天国中,“镀魂司铎”双手合十,为自己刚刚牺牲的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