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饺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叔二婶听见李学武说李娟有对象也没在意,因为早就知道了,这时候搞对象就像大黑天打了一个200瓦的灯泡。  

你跟一个小姑娘凑近了走一段距离,谁见到都会跟你家父母说。  

不点破是因为小伙子的家庭和为人已经托人打听了,满意才没抓着不放的。  

中午歇了一会儿,二叔家几人都要上班,李学武言说晚上说不定几点走,这就回去一七厂等着了,下次有空再过来。  

二婶儿要给拿粮票,李学武拒绝了,最后收了二叔写的信。  

这一顿饺子说不定就是二叔家年夜饭的饺子,咋能再要粮票,都是紧巴巴的日子。  

李学武出了门找了没人的地方掏出自行车骑上就往城里逛了起来。  

现在的春城还是挺不错的,有工业底子,人口也不少。  

65年以前建设了一大批建筑,体育馆,宾馆,电影厂。  

李学武骑着自行车瞎逛,浏览着这个年代不一样的景色。  

晃晃悠悠地来到现在还叫司大林街的人民大街,街里的商贩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抬眼往里面看都是人。  

李学武拐到小巷子里找没人的地方收了自行车和和挎包里的东西,全身啥也不揣,背个空挎包挤进了人群里。  

李学武挎包里不止有钱,大五四也在,露不得。  

溜溜达达地左瞧瞧,右看看。  

卖干果的,五金的,冻梨的,干木耳,各式的商品,还真是挺全乎的。  

不用怀疑这些摊位的性质,公私合营后的产物。  

李学武溜达了好一会儿,正看摊位上的粮食时,袖头子被人拽了一下。  

李学武转头一看是个脸上戴着白色棉口罩,脑袋上扣着狗皮帽子的小青年。  

为啥围得这么严实还能看出是个小青年呢。  

因为眼睛露着呢,身形也不弯,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双手拢在袖口里。  

见李学武看他,给李学武使了个眼色跟他走。  

李学武看这小子贼眉鼠眼的有点儿意思,四周看了看就跟上去了。  

小青年领着李学武进了一个巷子的矮砖房里。  

屋里就一铺炕,一个火炉子,有一个半大孩子在烧火,手里还玩着嘎拉哈。  

“欻欻欻,欻欻欻,粳米干饭炖猪爪,爹吃一个妈吃俩,给小秃丫留一个大嘎拉哈...”  

屋里还挺暖和。  

小年轻没管那半大孩子,往外看了一眼,这才说道:“看你转悠半天了,啥也没买,是没有票吧?”  

李学武一听这是有戏啊。  

“怎么着?你有啊?”  

小年轻也不管李学武的语气:“有啊,你要吗?”  

李学武掏出烟递给小年轻一根儿,点着火儿问道:“都有什么啊?”  

小年轻见李学武递的烟好,又问出这么大的话,看来是个大头啊。  

小年轻也不打哑谜了,冲着半大孩子踢了一脚,那孩子收起嘎拉哈滋溜钻出了门,笼着手蹲在了巷子口。  

这会儿小年轻说道:“粮票、布票、油票、煤票啥票都有,连女人用的妇女月经带票都有,你要什么呀?”  

李学武听着这小年轻的口气还挺大,越是这样的人办事儿越不把握。  

叼着烟,看着烟雾里的蒙面票贩子,挨个票种问了价格,眼见着蒙面客要被问的急了。  

“你到底想要啥?”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没什么需要的”  

蒙面客急了:“淦,你特么耍我是吧?我看你长笛不是长笛,你是短削了啊!”  

说着就把怀里别着的刺刀从刀鞘里拔了出来。  

这刺刀看着像是三八大盖儿的刺刀,修长光亮,蒙面客攥在手里对着李学武还比划了一下。  

李学武往后退了退,伸手到后腰从空间里把大五四拿了出来拎在手里。  

还没等李学武开口说话,对面蒙面客把刺刀扔在了脚下,“咣当”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俺就是一线头子,盖炮上的青子也是拿着胡乱耍的,在您这拐子面前就是一鸡子儿,片儿都不在我这儿,好汉您别梁子可别冲着我放亮子啊”  

李学武扔了烟头,用五四对着蒙面客甩了甩,示意他起来。  

蒙面客胆战心惊地站起身,心里不禁想到,咋地我跪着不便于瞄准啊。  

这小子嘴里跑的都是黑话,这切口儿李学武不懂,也对不上,但是大概能明白一些意思。  

李学武看着腿打颤的蒙面客说道:“别紧张,我不缺票,我缺东北的特产,我是一个...嗯...东北土特产代购...这么解释你懂吧”  

听见对面一开口,蒙面客就知这人是个空子。  

这蒙面客“呲楞”一下站直了身体,摘掉狗皮帽子,打开口罩,只见头顶上的头发被汗水打湿了贴在脑袋上,还冒着热气,也不知道是屋里热的还是李学武吓的。  

从兜里掏出一盒大生产,磕出一根递给李学武,显然是心头已经去掉了恐惧,见李学武接了烟又给李学武点上了,嘴上客气着。  

“知道,知道,说开了咱们都是里码人,大哥您是哪儿疙瘩的?”  

李学武笑眯眯地吐了一口烟,从袖子里收了五四,言语道:“反正不是东北这疙瘩的的”  

蒙面客听见这话笑容多了不少,嘻嘻哈哈地道:“看来是关里来的老客儿,只要不是跳子就好,怎么,是有什么需要兄弟帮忙的吗?有事儿您直说,江湖规矩我懂,我大春儿在这一片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