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一团虮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尚目送女官跟随赵基进入屋舍,原地想了想,也是跟着进来了。  

只是两名宫人留在门前,转身展臂刚好堵在关尚面前,给以关尚礼仪微笑。  

关尚皱眉思索,还是踏前一步冲破两条手臂,来到客厅。  

就见赵基没有进入内厅或偏厅,而是坐在外厅主位,背后是木格子屏风。  

四名宫人捧着木盘低头立在两侧,就等着赵基沐浴后为赵基更衣。  

其实来之前,赵基在平阳侯府里就完成了沐浴。  

此刻,赵基坐在主位正要开口,见关尚闯进来,不由一笑:“阿尚?”  

关尚拱手:“大司马,热汤将要烧好,是在伙房沐浴,还是在偏厅?”  

“就在偏厅,主要是洗漱。”  

“卑职明白了。”  

关尚拱手,又看一眼那女官,看的女官有些不自在,关尚这才后退几步,转身而走。  

赵基这才看向女官:“你是什么人?”  

“贱婢本罪官之女,皇后赐名春芳。董贼死后贱婢没入宫室,后长安大乱,为李傕所掳。后归于宫室,随驾东迁,九月时于弘农又陷身李傕之手。再后来,为大司马所救。”  

女官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木雕腰牌双手捧着,小心翼翼上前递出,赵基拿起来看一眼,见刻着‘长秋女史田春芳’。  

赵基将腰牌还给对方,就问:“现在行宫这里,对外事务主要谁在负责?”  

田春芳没有后退,就跪拜在赵基脚前回答:“掖庭令戴烈乃广陵人,典掌行宫出入、采女以及宫内庶务;永巷令乃皇后所用亲旧东里华,原主宫人惩戒、纠纷;御府令乃皇后身边旧人,管理行宫七处庄园,以及行宫物资补充;钩盾令乃行军校尉尚宏之侄,尚条,典掌行宫卫士。”  

赵基耐心听着,出征半年时间,后方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根本无暇兼顾。  

他不介意相信田春芳,就算不说实话,也不会表达太过离谱的信息。  

因为弄死对方,没人会出面求情。  

掖庭令戴烈就是赵彦塞进来的,目的就是限制皇后的无限制膨胀,但又不能全数用自己的人。  

多用一些皇帝、公卿的人,才能间接证明皇子的真实性。  

赵基听着对方细声细语,就问:“我阿姐原本也有一处庄园,怎么迁走了?我想听一些不好听的说法,你放心说。”  

田春芳依旧陷入迟疑,气氛压抑起来,她小心翼翼抬头看一眼赵基的面容,见赵基并无怒色,神情平静,就说:“贱婢听人说是大司马西征剪除李郭二贼后,为行宫送来许多旧人。又有许多勋贵女眷得以自由,寄食于行宫。而…”  

“大胆说,我只是好奇,没别的意思。”  

“喏,贱婢听闻多有诽议,说是什么乡里山野之人…”  

田春芳不敢再说,额头贴在地面,屏气凝神,只剩下鼻腔喘粗气的声音,她感觉自己一只脚已经踩进了火坑。  

大司马不烧她,寄食于行宫的勋贵家族女眷也会报复她。  

赵基闻言一笑:“我姐是乡下野人,的确不太懂勋贵风雅之事。如今走了也好,省的我为难。”  

“大司马息怒。”  

“此事与你无关,我督率吏士在外护国讨贼冒酷暑而进,彼辈不事生产却诋毁、羞辱我的姐姐。稍后我就去见皇后,正好陛下也思念董贵妃,就由这些勋贵家的女眷陪伴贵妃,同返许都。或许还能与家人团聚,嫁个如意郎君。”  

赵基说着嘴角含笑,最初把解救出来的勋贵女眷送到这里来,就是担心这帮眼界很高、见多识广的家伙把自己的军吏团队污染;其次也是用这些女的,来给皇子的血统背书。  

他已经领教过杜氏的灵活善变,他可不想自己麾下的军吏都有这样一个善于变化的妻妾。  

自己更耐腐蚀一些,自己一个人遭受考核就行了,真没必要给麾下军吏增加课程。  

吕布那里应该会很喜欢。  

其实田春芳说的话,赵基也不会尽数相信。  

毕竟听着多少有些违反他的逻辑认知,勋贵女眷在董卓、李郭二部那里遭受了那么多摧残,按道理来说应该会成熟、克制。  

或许这些人也想恭维、抱自己姐姐的大腿,可能真如田春芳说的那样,抱大腿的同时勋贵女眷感到憋屈,想要平衡心理亏欠,所以私下诋毁了阿姐。  

又或者干脆就是日常交流时,无法掩饰那种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轻蔑之意。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她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皇长子已经不需要她们身上那点可怜的影响力来背书。  

让她们去养蚕纺织,赵基都担心这些人无孔不入,腐化他的军队。  

思来想去,送给朝廷,增加朝廷底蕴,才能发挥她们应有的价值。  

毕竟是勋贵之女,军吏阶层也好这一口,留着就是隐患,直接送走最省事。  

赵基又向田春芳打听询问行宫各处庄园的人口、产出,处于惊恐状态的田春芳哪里敢隐瞒,有什么说什么。  

严格算起来,她距离被打包送走的勋贵女眷就差一步的距离。  

两人闲聊之际,关尚也带人进来,都提着一桶桶热水。  

赵基也就起身来到侧厅,这里生着一座铁炉,铁炉贴近火墙夹壁,煤炭已烧红了铁炉。  

关尚见虎贲卫士将一桶桶热水倒入大桶内,再看看端着鞋帽衣袜进来的四名宫人,又看向女官田春芳与两名宫人,她们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