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明修栈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这个必要。  

所以守关兵会走出关隘,在道路上设卡。  

至于那些绕路走山野小径的江湖之士,势单力薄,自然是守关兵猎杀的对象。  

原来的轵关守军就是这种德行,张杨搬家去兖州时,就打包带走了。  

如果还不能理解关隘的作用…将它们想象成城堡就行了,修建关隘的要求就是易守难攻,作为一个坚固的钉子。  

中枢大乱后,各地守关兵、塞障尉也就失控了。  

因守关兵可以稳定勒索行人或抄掠商队,有稳定收益,所以土匪、豪强本土化了。  

谁控制州府、郡府,他们就听谁的,帮谁抓人。  

但要说要么尽力,那也不可能,完全就是混口饭吃。  

一样的道理,吕布派遣直属军队入驻轵关、大谷关,才能锁死北岸轵关陉,以及黄河南岸的函谷道。  

靠原来的守关兵,或本土临时招募的守关兵,都是不靠谱的。  

雒阳八关险固,吕布有多少直属兵力来守关?  

所以雒阳八关,在赵基眼中就是漏洞百出的渔网袜,一扯就碎了。  

再说了,下次军事行动要依靠水军转运,而不是陆地行军。  

这次关东之战,前后执行军法处死的士兵,比阵亡的士兵多。  

所以接下来要大力整顿军纪,并重新编制军队。  

来年再次出击关东,就要依赖船队移动,尽可能保持建制完整,不给中低层士兵分散行动、犯纪领死的机会。  

就这样,不仅是轵关,随着赵基撤军,沿途的兵站也依次废弃,各种木料沦为了军队宿夜时取暖的燃料。  

苦谁也不能苦大头兵,轵关陉内已经搜集不到像样的燃料。  

天气渐渐寒冷,都放弃了轵关,还留着兵站做什么?  

索性拆了当燃料,有一种‘明修栈道’的反差用意。  

将自身对关东战局的介入、干扰力尽可能降低,吕布、袁绍才能放开拘束,光着膀子乱斗。  

各方战争潜力是有限的,恢复速度更是低的可怜。  

袁绍、吕布相互消耗,也能间接理解为是自己消耗的。  

虽说这种战争能锻炼出许多历战老兵与宿将…可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更多的精兵强将化成了白骨,这有什么不好的?  

这样气候严重不正常的年代里,自给自足都难;大环境也不适合对外扩张。  

先等吕布、袁绍决个胜负,谁赢了再去跟积蓄力量的天子火并。  

等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再来收拾乱局。  

真没必要事事亲为,在家多生孩子难道不好么?  

(本章完)  

请:badaoge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