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全军皆靡(1/2)
临近半夜,雍丘城中。
夜中时不时有马匹长嘶声,城外穿梭而过的信使也多举火轻驰。
成廉难以入眠,他对信使被射杀一事只是远远看到,看的并不是非常清晰。
那么远的距离,在他的常识中来说被破甲杀伤也有许多例子,军中重弩、角弩就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流矢伤人中的流矢,往往指的就是这种飞行轨迹难以捕捉的强劲弩矢。
因弩具文字记录常常有夸张的描述,甚至那些远距离精准射击的记录,也描述的是弩具中的精良上品。
保养不好,哪怕重新上弦时,都会产生误差,更别说弩矢细微差距带来的弹道偏转。
所以弩矢射击而出…流矢恐怖就在于难以捉摸,可能是侧面斜射而来,甚至是后方的流矢。
成廉的认知中,那位使者在那么远的距离被射杀,应该养护精良的角弩。
可率军北上路过时,那使者就扑倒在路边,箭矢自背后掼入透胸而死,收敛尸体时,箭杆上是‘赵侯用箭’四个烫黑的文字。
全军五千吏士就这么看的一清二楚,都知道赵大司马在路口射箭,大约二百三十余步的位置上,使者被一箭射杀。
带来的后果是恐怖的,自扎营以后全军皆靡,毫无士气可言。
就连成廉豢养的猎犬趴卧在大帐外也是没精打采,呜呜咽咽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
“报传大将军令!”
一队使骑举火而来,对上夜禁口令后纵马突入成廉大帐处。
成廉周边戒备的亲兵举火迎上来,成廉被簇拥着上前,见信使是熟人,当即问:“如何?”
“大将军令,骁骑将军成廉于四更天明时南下,配属魏越,追剿叛军!”
使者高声呼喝,一跃下马将一卷帛书递出,没好气说:“快取些水来,累死阿爷了!”
成廉先是观察军书,见无误后长舒一口气:“是谁劝说大将军勒兵?”
“两个江东人,一个叫吴范,算到了大将军会请他占卜,留下一卦,人在三天前就辞官出走许都,也不知去处。”
使者接住一碗水正要喝,突然想起与宋宪闲聊时的话语,急忙问:“这是哪里的水?莫不是城中井水?”
“绝不是城中泡骨水,是北城外新挖的井水。”
成廉立刻回答,话说到一半,使者端碗咕嘟饮水,最后鼓着腮帮子挤压口腔里的水漱口,扭头吐掉递出碗:“再来三碗!”
挽袖擦嘴,回头对成廉说:“吴范是个神人,大将军已派人追索,欲征辟为掾。还有一个是会稽虞翻,明日虞翻会先行北上拜谒大司马,以澄清其中误解。这仗我看是打不起来了,明日你撤军时注意督促吏士,保持军容齐整,免得被大司马看轻。”
成廉点头会意,不怕赵基轻视,怕的是激怒现在不高兴的吕布。
他也不想打这场仗,作为仅次于吕布、魏越的骑将,成廉麾下就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骑营,还不是托大司马的福?
作为吕布麾下的核心将领,成廉也清楚明明是天子、吕布提议由赵基去抚剿曹操旧部,赵基也同意了,这明明就能算是朝廷授令的行动。
可陈宫、张杨想火中取栗吃一口大的,惹怒了赵大司马。
别说赵大司马,就是他成廉,此刻早就派兵打过去了。
能克制到现在,还亲自殿后,算是给足了大将军面子。
很快,成廉出具了回书,这些使者更换马匹后,又急匆匆举火南下,去向吕布复命。
鸿沟西岸,李通也几乎在相同时间收到吕布的命令。
对李通这样谈判招降,又有自己基本盘的从属将领,吕布就客气很多,只是命令李通三日内撤到汝阳一带,补充军资,为接下来的追剿叛军做准备。
送走吕布的使者,李通面容沉静走向大帐,入大帐后才开口:“我不知他是虚张声势恐吓赵基,还是知难而退。”
跟随入帐的乡党头目陆续落座,李通今年只有三十岁,帐中乡党头目年龄与他相近。
各方势力中,李通也是黄巾之乱时才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小宗帅。
这么多年兼并下来,成为汝南西南部的大型宗帅。
这种扎根于乡土,可以代表本地人呼声的就是宗帅;如臧霸一伙人是兖州泰山籍贯,是泰山南部人,可他们在隔壁琅琊扎脚并壮大,所以他们是流民帅、屯帅。
其中一人开口:“或许两者兼有,见事不可为,这才勒马于崖边。”
李通见其他人不再言语什么,也知道讨论太多吕布、赵基的是非并不安全,就说:“我等遵命即可。列位返回本部后传告吏士,以安军心。”
“喏!”
众人也无心闲聊,聊的越多是非就多,是非多了军心也就散了。
谁代表朝廷,他就听谁的。
只遵奉汉室朝廷,这是一种立场,也是个人理念的一种追求。
坚决贯彻朝廷的诏令,那他就不会错。
也就赵基没给他派发调令,否则他也敢率军调头向南。
一同创业的伙伴与骨干军吏离去后,李通解下佩剑,缓缓拔出竖立持剑,双目望着如镜剑身,此刻唯有长叹一声。
袁术跑了,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汝南这个地方士人发展太过旺盛,天下大乱以来有见识的家族纷纷转型,变成了大小豪强、豪帅。
曹操讨伐了一批,被攻灭的是那种门第太低的暴
夜中时不时有马匹长嘶声,城外穿梭而过的信使也多举火轻驰。
成廉难以入眠,他对信使被射杀一事只是远远看到,看的并不是非常清晰。
那么远的距离,在他的常识中来说被破甲杀伤也有许多例子,军中重弩、角弩就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流矢伤人中的流矢,往往指的就是这种飞行轨迹难以捕捉的强劲弩矢。
因弩具文字记录常常有夸张的描述,甚至那些远距离精准射击的记录,也描述的是弩具中的精良上品。
保养不好,哪怕重新上弦时,都会产生误差,更别说弩矢细微差距带来的弹道偏转。
所以弩矢射击而出…流矢恐怖就在于难以捉摸,可能是侧面斜射而来,甚至是后方的流矢。
成廉的认知中,那位使者在那么远的距离被射杀,应该养护精良的角弩。
可率军北上路过时,那使者就扑倒在路边,箭矢自背后掼入透胸而死,收敛尸体时,箭杆上是‘赵侯用箭’四个烫黑的文字。
全军五千吏士就这么看的一清二楚,都知道赵大司马在路口射箭,大约二百三十余步的位置上,使者被一箭射杀。
带来的后果是恐怖的,自扎营以后全军皆靡,毫无士气可言。
就连成廉豢养的猎犬趴卧在大帐外也是没精打采,呜呜咽咽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
“报传大将军令!”
一队使骑举火而来,对上夜禁口令后纵马突入成廉大帐处。
成廉周边戒备的亲兵举火迎上来,成廉被簇拥着上前,见信使是熟人,当即问:“如何?”
“大将军令,骁骑将军成廉于四更天明时南下,配属魏越,追剿叛军!”
使者高声呼喝,一跃下马将一卷帛书递出,没好气说:“快取些水来,累死阿爷了!”
成廉先是观察军书,见无误后长舒一口气:“是谁劝说大将军勒兵?”
“两个江东人,一个叫吴范,算到了大将军会请他占卜,留下一卦,人在三天前就辞官出走许都,也不知去处。”
使者接住一碗水正要喝,突然想起与宋宪闲聊时的话语,急忙问:“这是哪里的水?莫不是城中井水?”
“绝不是城中泡骨水,是北城外新挖的井水。”
成廉立刻回答,话说到一半,使者端碗咕嘟饮水,最后鼓着腮帮子挤压口腔里的水漱口,扭头吐掉递出碗:“再来三碗!”
挽袖擦嘴,回头对成廉说:“吴范是个神人,大将军已派人追索,欲征辟为掾。还有一个是会稽虞翻,明日虞翻会先行北上拜谒大司马,以澄清其中误解。这仗我看是打不起来了,明日你撤军时注意督促吏士,保持军容齐整,免得被大司马看轻。”
成廉点头会意,不怕赵基轻视,怕的是激怒现在不高兴的吕布。
他也不想打这场仗,作为仅次于吕布、魏越的骑将,成廉麾下就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骑营,还不是托大司马的福?
作为吕布麾下的核心将领,成廉也清楚明明是天子、吕布提议由赵基去抚剿曹操旧部,赵基也同意了,这明明就能算是朝廷授令的行动。
可陈宫、张杨想火中取栗吃一口大的,惹怒了赵大司马。
别说赵大司马,就是他成廉,此刻早就派兵打过去了。
能克制到现在,还亲自殿后,算是给足了大将军面子。
很快,成廉出具了回书,这些使者更换马匹后,又急匆匆举火南下,去向吕布复命。
鸿沟西岸,李通也几乎在相同时间收到吕布的命令。
对李通这样谈判招降,又有自己基本盘的从属将领,吕布就客气很多,只是命令李通三日内撤到汝阳一带,补充军资,为接下来的追剿叛军做准备。
送走吕布的使者,李通面容沉静走向大帐,入大帐后才开口:“我不知他是虚张声势恐吓赵基,还是知难而退。”
跟随入帐的乡党头目陆续落座,李通今年只有三十岁,帐中乡党头目年龄与他相近。
各方势力中,李通也是黄巾之乱时才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小宗帅。
这么多年兼并下来,成为汝南西南部的大型宗帅。
这种扎根于乡土,可以代表本地人呼声的就是宗帅;如臧霸一伙人是兖州泰山籍贯,是泰山南部人,可他们在隔壁琅琊扎脚并壮大,所以他们是流民帅、屯帅。
其中一人开口:“或许两者兼有,见事不可为,这才勒马于崖边。”
李通见其他人不再言语什么,也知道讨论太多吕布、赵基的是非并不安全,就说:“我等遵命即可。列位返回本部后传告吏士,以安军心。”
“喏!”
众人也无心闲聊,聊的越多是非就多,是非多了军心也就散了。
谁代表朝廷,他就听谁的。
只遵奉汉室朝廷,这是一种立场,也是个人理念的一种追求。
坚决贯彻朝廷的诏令,那他就不会错。
也就赵基没给他派发调令,否则他也敢率军调头向南。
一同创业的伙伴与骨干军吏离去后,李通解下佩剑,缓缓拔出竖立持剑,双目望着如镜剑身,此刻唯有长叹一声。
袁术跑了,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汝南这个地方士人发展太过旺盛,天下大乱以来有见识的家族纷纷转型,变成了大小豪强、豪帅。
曹操讨伐了一批,被攻灭的是那种门第太低的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