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兄友弟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300章兄友弟恭又两日,吕布正式开始拔营。  

战后在这里逗留五日,军中轻伤员都已经可以随同移动。  

至于重伤员,则连同五千余女眷转交给了赵基。  

吕布行军时,赵基所部也开始按计划步步结营,向陈国进发。  

吕布是正常的行军速度,能每日五六十里。  

原本可以更快,奈何曹洪、夏侯渊已经开始撤军,吕布需要扩大斥候侦查范围,也要做夜间防御准备。  

朝廷就摆在面前,最后这几步路对吕布来说,没必要太急。  

只是,帅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  

吕布拔营时,上下军吏皆外罩文武袖,露出半边肩膀,迥异于传统汉军装扮。  

这种文武袖,算是赵基给吕布所部上下打下的第一个烙印。  

而双方宴席会盟之际,赵基宰割天下的言论、气概,也给列席的吕布麾下中高级军吏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日傍晚,赵基引前军驻屯在襄邑城城北,睢水之南。  

已搭建七座浮桥,明日就能接应后军渡河。  

赵基引十余骑观察襄邑,夕阳在侧,他与北门上的郭嘉相互眺望。  

一名信使举着帛书要上前,郭嘉抬手挥下,身旁军吏大呼:“射!”  

百余名弓手乱箭射出,信使见状拨马回头,狼狈而归。  

勒马到赵基面前:“侍中。”  

“无碍。”  

赵基一跃下马,取强弓,站立射姿,瞄着城头郭嘉所在缓慢张弓,弓势圆满撒放箭矢。  

郭嘉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黄巾之乱前就认为天下将乱,云游天下访问豪桀,也全是拳脚敏捷之辈。  

见赵基射箭,他可没兴趣去赌赵基会不会失手。  

很干脆的蹲身女墙之后,就听身后城楼立柱一声脆响,回头就见箭簇没入木柱。  

一箭射出后,赵基将弓抛给朱灵,翻身上马:“回营。”  

“喏!”  

众人簇拥着赵基,返回营地。  

郭嘉小心翼翼瞄一眼,确认赵基等人走了,这才站直身子,转身去拔箭。  

猝然之间没能拔出来,只能折断箭矢,看着箭杆上烫黑的‘赵侯用箭’四个简体字,郭嘉面无表情。  

这是对他的警告,让他今晚别搞事。  

不然颍川阳翟郭氏,就会被摧灭。  

虽然赵基向吕布承诺不问中原兖豫之事,但撤军时顺路剿灭郭氏,吕布会在意么?  

郭嘉迟迟不肯投效曹操的原因也在这里,他这一脉虽然人少,可整个郭氏人丁不少。  

再说了,乱世之中死人是正常的。  

但惹怒吕布、赵基,顺手挖掉祖坟的话,那郭嘉罪过可就大了。  

此刻的郭嘉,胸中有许多韬略,也只能忍着。  

如果只有吕布或赵基,以颍川郭氏的影响力,自然会有人出面说和、劝谏。  

可现在是吕布、赵基联军,赵基不在乎汝颖士人的看法,所以剿灭郭氏的时候,几乎无人能劝阻。  

太原、上党大姓、豪强就是前车之鉴,郭嘉必须慎重。  

赵基回营,晚饭已经做好。  

赵垣就在大帐附近徘徊,见赵基回来,立刻迎上去:“侍中。”  

赵基颔首不语,下马后引着赵垣入帐,朱灵识趣待在帐外。  

帐内,赵基解下笠盔挂在能组合的盔甲架子上,抓起桌上浊酒小饮一口润喉:“二哥怎么来了?”  

“那个…那个。”  

赵垣有些结巴,抿抿嘴唇:“吕蒙侯不是交割了大量女眷?那个,我将入陈国,阿喜还在河内,我也不忍心她来中原奔波。”  

“你也看上了杜氏?”  

赵基随意坐在桌案一角,抓起麦饼咬一口咀嚼,斜眼打量:“别想了,她看不上你。”  

顿时赵垣的脸就红了:“一个贱婢,凭什么!”  

“人家懂春秋,会毛诗,也会汉律,你懂什么?”  

赵基端酒碗小饮一口,吞咽后继续说:“我也在缪尚那里打听过了,自你入张杨麾下后,就没学什么领兵、练兵的技巧。在我麾下,你的才能至多当个虎步队副。放你出去,我是担心徐晃这些人通过你,将我看轻了。”  

赵垣脸更是愤怒涨红,盯着赵基:“张杨麾下不学无术,我能向谁学!你突然就杀了眭固杨丑,他们还以为是我告密,你让我以后还怎么立足、做人?”  

“是张杨请我杀的眭固杨丑,此事与你无关。我也怕你被人迁怒害了性命,还不是将你讨了回来?”  

赵基有条不紊吃着晚餐,自己给自己倒酒,语气不带情绪:“陈王麾下物产丰饶,不缺避难的士人。你去了陈国,不要急着做事,寻访士人,学习兵法。等什么时候学有所成了,再来帮我。”  

赵垣只是瞪着眼睛,像牛一样喘息。  

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老赵就是这样安排他的,根本不会问他的意见。  

最为恼恨的是,他没有对抗、反驳的勇气。  

此刻也只能一副怒容,才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赵基见他这模样不由一笑:“你这样子平白让人看不起,杀人的时候要平静,你这样手抖,剑都抓不稳,引人警惕,能干什么?”  

“算起来二哥也就二十三岁,正是学习经义、兵法的大好年纪,怎么能如此懈怠?祖父也求学晚,还不是成为广宁县尉?若不是因公事坐罪而自戕,你我也是两千石门第。”  

“你现在贵为武猛都尉,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