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百年国运(1/2)
马六甲海峡温暖的海风扑在瓦德西脸上,他紧攥着“苏丹号”因为维护不善而锈迹斑斑的栏杆。
这艘奥斯曼帝国的铁甲舰在波涛中微微摇晃,甲板上弥漫着土耳其水兵特有的烟草和香料混合的古怪气味。瓦德西下意识摸了摸头上那顶奥斯曼式小红帽,他现在正在前往太平天国的途中——作为德国皇帝的密使。
因为是秘密的,所以得换身装扮,于是他就成了个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军官。还登上了锈迹斑斑的“苏丹”号——这是太平天国在几年前转让给奥斯曼帝国的一条二手“镇远”级,舰龄并不算老,不过土耳其人的维护实在有点不像话。
不过瓦德西的注意力并不在“苏丹”号上,而是在为“苏丹”号护航的“阵风”级装甲巡洋舰“西北风号”上——“苏丹”号是以护送太平天国驻英使团回国的名义走这一趟的,回头还得把英国驻太平天国的使团装回英国。
所以当“苏丹”号进入布满水雷的马六甲海峡后,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就派了一条“阵风”级护送——可不能让“苏丹”号沉在马六甲!要不然英国驻华使团就回不了英国了。
而这时,英国巡洋舰“西北风”号正在调转船头,像一条仓皇逃窜的银鱼。瓦德西注意到那艘英国战舰的烟囱突然喷出异常浓密的黑烟,显然轮机舱正在全力运转。这让他想起柏林动物园里那些被猛兽惊吓后仓皇逃窜的羚羊。
“他们怕了。”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瓦德西转身,看到康有为正倚在舷梯旁。这位太平天国的外交官穿着藏青色的中式长袍,短发在海风中纹丝不乱,右手握着个望远镜,左手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铜制烟斗。
“康先生,”瓦德西用德语说道,随即意识到不妥(他现在是土耳其人啊),又改用生硬的汉语重复了一遍,“您是说英国人害怕了?”
康有为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低沉而清晰:“过了这道海峡便是龙旗猎猎的水域。”他抬手指向东北方向的海平线,“太平海军一条‘靖远’级正在那里等候我们。”
瓦德西的副官穆勒中尉突然发出一声低吼:“灯语!西北风号在发摩斯码!”这位年轻的参谋军官脖颈上的青筋暴起,每个单词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碎冰:“前方即中国实控水域护航终止祝好运.警惕水雷。”
话音未落,英国巡洋舰的轮机声骤然增大,烟囱喷出的黑烟几乎遮蔽了半个天空。瓦德西下意识抬手遮住眼睛,等他放下手时,“西北风号”已经跑出去好远了。
“英国人跑得真快。”康有为轻笑一声,“看来他们也知道,过了马六甲,就是我们的地盘了。”
瓦德西眯起眼睛,盯着那艘迅速远去的英国战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陆军将领,他太熟悉这种仓皇逃跑了。在普法战争的战场上,他见过太多法国士兵这样仓皇撤退的背影。不过“阵风”遇上“靖远”赶紧跑那不丢人,跑慢了就沉了!
“康先生,”瓦德西斟酌着词句,“贵国真的打算将马六甲海峡纳入领海范围?这恐怕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康有为没有直接回答。他深吸一口烟斗,让烟雾在口腔中停留片刻才缓缓吐出。“瓦德西将军,”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您认为国际法是什么?”
瓦德西挺直腰板,用标准的普鲁士军官的口吻回答:“国际法是文明国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基石。”
“错了。”康有为轻轻摇头,“国际法是强者用来约束弱者的工具。英国人可以控制直布罗陀,可以控制苏伊士运河,可以控制尼加拉瓜运河,凭什么马六甲不能是我们的?”
就在瓦德西想要反驳时,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一道异样的闪光。起初只是一缕若隐若现的灰烟,转瞬间就化作擎天烟柱。一艘钢铁巨兽正劈开海浪向他们驶来。
瓦德西的望远镜微微发颤。透过镜片,他看到一艘前所未见的庞大战舰正破浪而来。那艘被康有为称作“靖远级”的装甲巡洋舰,其吨位远超德意志海军拥有的任何一艘装甲巡洋舰。倾斜的舰艏如同一把利刃,将碧蓝色的海水生生劈开,在舰艏两侧激起高达数米的白色浪花。
“将军请看,”康有为指向舰艏飞溅的浪花,“210毫米主炮能在八千米外打穿六寸装甲。”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英国人的‘阵风级’在她面前就是铁皮棺材。”
瓦德西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作为一名陆军将领,他虽然对海军装备不算精通,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这艘战舰的装甲厚度、火炮口径和整体设计,都明显领先于欧洲各国同类军舰。
而且它还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
当“靖远号”庞大的阴影完全笼罩“苏丹号”时,甲板上的奥斯曼水兵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瓦德西注意到几个土耳其军官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他强自镇定,继续用望远镜观察这艘中国战舰的细节。
“康先生,”过了半晌,瓦德西才放下望远镜,声音有些干涩,“贵国的造舰技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康有为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了拍栏杆。就在这时,“靖远号”的汽笛突然鸣响,低沉浑厚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仿佛一头远古巨兽的咆哮。
瓦德西则在心中默念:中国啊,你还是离我们德国远一点,
这艘奥斯曼帝国的铁甲舰在波涛中微微摇晃,甲板上弥漫着土耳其水兵特有的烟草和香料混合的古怪气味。瓦德西下意识摸了摸头上那顶奥斯曼式小红帽,他现在正在前往太平天国的途中——作为德国皇帝的密使。
因为是秘密的,所以得换身装扮,于是他就成了个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军官。还登上了锈迹斑斑的“苏丹”号——这是太平天国在几年前转让给奥斯曼帝国的一条二手“镇远”级,舰龄并不算老,不过土耳其人的维护实在有点不像话。
不过瓦德西的注意力并不在“苏丹”号上,而是在为“苏丹”号护航的“阵风”级装甲巡洋舰“西北风号”上——“苏丹”号是以护送太平天国驻英使团回国的名义走这一趟的,回头还得把英国驻太平天国的使团装回英国。
所以当“苏丹”号进入布满水雷的马六甲海峡后,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就派了一条“阵风”级护送——可不能让“苏丹”号沉在马六甲!要不然英国驻华使团就回不了英国了。
而这时,英国巡洋舰“西北风”号正在调转船头,像一条仓皇逃窜的银鱼。瓦德西注意到那艘英国战舰的烟囱突然喷出异常浓密的黑烟,显然轮机舱正在全力运转。这让他想起柏林动物园里那些被猛兽惊吓后仓皇逃窜的羚羊。
“他们怕了。”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瓦德西转身,看到康有为正倚在舷梯旁。这位太平天国的外交官穿着藏青色的中式长袍,短发在海风中纹丝不乱,右手握着个望远镜,左手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铜制烟斗。
“康先生,”瓦德西用德语说道,随即意识到不妥(他现在是土耳其人啊),又改用生硬的汉语重复了一遍,“您是说英国人害怕了?”
康有为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低沉而清晰:“过了这道海峡便是龙旗猎猎的水域。”他抬手指向东北方向的海平线,“太平海军一条‘靖远’级正在那里等候我们。”
瓦德西的副官穆勒中尉突然发出一声低吼:“灯语!西北风号在发摩斯码!”这位年轻的参谋军官脖颈上的青筋暴起,每个单词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碎冰:“前方即中国实控水域护航终止祝好运.警惕水雷。”
话音未落,英国巡洋舰的轮机声骤然增大,烟囱喷出的黑烟几乎遮蔽了半个天空。瓦德西下意识抬手遮住眼睛,等他放下手时,“西北风号”已经跑出去好远了。
“英国人跑得真快。”康有为轻笑一声,“看来他们也知道,过了马六甲,就是我们的地盘了。”
瓦德西眯起眼睛,盯着那艘迅速远去的英国战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陆军将领,他太熟悉这种仓皇逃跑了。在普法战争的战场上,他见过太多法国士兵这样仓皇撤退的背影。不过“阵风”遇上“靖远”赶紧跑那不丢人,跑慢了就沉了!
“康先生,”瓦德西斟酌着词句,“贵国真的打算将马六甲海峡纳入领海范围?这恐怕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康有为没有直接回答。他深吸一口烟斗,让烟雾在口腔中停留片刻才缓缓吐出。“瓦德西将军,”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您认为国际法是什么?”
瓦德西挺直腰板,用标准的普鲁士军官的口吻回答:“国际法是文明国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基石。”
“错了。”康有为轻轻摇头,“国际法是强者用来约束弱者的工具。英国人可以控制直布罗陀,可以控制苏伊士运河,可以控制尼加拉瓜运河,凭什么马六甲不能是我们的?”
就在瓦德西想要反驳时,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一道异样的闪光。起初只是一缕若隐若现的灰烟,转瞬间就化作擎天烟柱。一艘钢铁巨兽正劈开海浪向他们驶来。
瓦德西的望远镜微微发颤。透过镜片,他看到一艘前所未见的庞大战舰正破浪而来。那艘被康有为称作“靖远级”的装甲巡洋舰,其吨位远超德意志海军拥有的任何一艘装甲巡洋舰。倾斜的舰艏如同一把利刃,将碧蓝色的海水生生劈开,在舰艏两侧激起高达数米的白色浪花。
“将军请看,”康有为指向舰艏飞溅的浪花,“210毫米主炮能在八千米外打穿六寸装甲。”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英国人的‘阵风级’在她面前就是铁皮棺材。”
瓦德西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作为一名陆军将领,他虽然对海军装备不算精通,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这艘战舰的装甲厚度、火炮口径和整体设计,都明显领先于欧洲各国同类军舰。
而且它还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
当“靖远号”庞大的阴影完全笼罩“苏丹号”时,甲板上的奥斯曼水兵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瓦德西注意到几个土耳其军官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他强自镇定,继续用望远镜观察这艘中国战舰的细节。
“康先生,”过了半晌,瓦德西才放下望远镜,声音有些干涩,“贵国的造舰技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康有为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了拍栏杆。就在这时,“靖远号”的汽笛突然鸣响,低沉浑厚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仿佛一头远古巨兽的咆哮。
瓦德西则在心中默念:中国啊,你还是离我们德国远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