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进制计算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墨伊伊走了。  

方钧正要开始修炼,他很忙很忙,有很多课题,也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比如说他的本命法宝。  

元神号又可以升级了。  

在这次玄冥之宫之行后,方钧在千石之域十六宗的永光堂筑基上交的一种材料中,发现了一种名为月石的二阶灵材。  

其作用是用来辅助修炼阴属性的功法。  

修仙界的功法是有属性区分的。  

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契合意境、感悟意境,进而领悟法则。  

辅助作用就是法力在转化成某种属性的力量下更加的方便。  

虽然法力作为万有力,你哪怕一身水属性法力都不耽搁你使用法力生火。  

但是更契合功法的力量转化效率,显然比一般转化效率更高,比你使用相克的五行属性要高。  

就类似方钧使用大本源术转化引力维度能的效率一样。  

在战斗中更快的转化效率。  

威力才大。  

不过,方钧本身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他更倾向于将法力转化成动能,直接发动攻击。  

其本身的法力也是最中正平和的,没什么属性特点。  

有月石自然有日石。  

也是永光堂中发现的。  

其作用自然是用来辅助修炼阳属性的功法。  

如若这样其实还没什么,顶多在方钧的资料库中多上一种灵材的资料。  

以后再想办法研究其道纹的规律。  

然而月石和日石组合出的日月石就吸引了方钧的目光。  

法力在经过月石、日石、日月石的时候会出现了阴性法力、阳性法力、中性法力三种状态。  

这当然还是没什么。  

方钧拿五行灵材还能输出五种五行性质的力量呢。  

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月石、日石、日月石在极其稳定精确、耗能极低的同时。  

作为二阶灵材。  

它的道纹在纳米尺度下也能够起作用。  

这是什么意思?  

由于道纹是涌现法则的体现,也就是说道纹必须要复杂而且在物品上堆积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够起到作用。  

比如说能够转化五行性质的灵材。  

能够在微米尺度下有效,纳米尺度下就无效了。  

一个简单的理解。  

在大风天气,只有密闭严实契合的窗户才能起到阻挡狂风的效果。  

如果小一号,就封闭不严实,造成内外气压差,更加危险的同时,起不到阻挡的效果。  

其它五行灵材要在纳米尺度下生效也很简单,达到三阶即可。  

而只要没有达到能够干涉原子尺度之下,那么想都别想炼。  

但是月石、日石、日月石就可以。  

而且还是方钧可以炼制,可以大规模制造的二阶。  

这有什么意义?  

意义重大了。  

能够稳定输出的三种力量,就是三种信号。  

那就意味着方钧可以制作三进制计算机。  

以阴、中、阳代表1、0、1三种信号。  

其好处就是理论上可以提高58.5的运算速度。  

另一点就是提高算法的效率。  

负数直接用“1”表示,无需二进制补码转换。  

三进制加法的进位逻辑更简单,可以减少延迟。  

对于AI的开发来说。  

三进制三种信号可以直接表示1假、0未知、1真。  

无需像二进制一样需要以00假、01未知、10真。  

极大减轻了冗余操作,提高了算法的速度。  

综合下来同等体积的三进制计算机至少比二进制计算机强1倍。  

而前世三进制之所以没有得到推广和发展,就是因为和方钧一样。  

无法找到成熟的,可以压缩体积,甚至是压缩到3纳米体积的三稳态晶体管。  

真正的从物理硬件上限制了三进制计算机的生态。  

但方钧不同。  

他已经找到了适配、合适的材料。  

自然就尝试将二进制升级到三进制。  

“其实如若我到金丹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五行计算机,乃至N型计算机走起。”  

“不,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就能够开发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了。”  

当然,三进制计算机的开发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够成功的。  

其中设计新的三稳态信号管需要消耗时间。  

重新设计三进制的代码和软件也需要时间。  

所以这项巨大的工程。  

方钧准备让那些即将到来的凡人去研究。  

自己只负责起初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老板,我有问题想要问你。”  

今天的白小馨挽了两个小辫在两旁,辫梢系着鹅黄丝带,随着她晃脑袋的动作一颤一颤,活像两只小小的黄莺。  

方钧略微惊讶道:“有问题你可以直接传讯就可以,不必要过来。”  

白小馨道:“我见师姐过来了,我就过来了。”  

方钧有点无奈:“你不要学你师姐,她…嗯,有点不成熟,像个小孩子。”  

“你比她成熟多了,不需要为师那么操心。也不需你模仿她。”  

白小馨道:“但是我不可以这样做吗?”  

方钧语气一滞:“当然可以。”  

白小馨穿着白罗袜的小脚走到了方钧的面前,然后突然转身靠着方钧的胸膛,坐在了他的怀里。  

方钧一愣:“小馨,你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