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丹法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喜欢。”  

白小馨面对墨伊伊的问题,倒是没有任何犹豫。  

墨伊伊仍旧在笑:“我也喜欢,你喜欢师父什么?”  

“我喜欢师父对我的照顾。”  

方钧准备开口了,他觉得墨伊伊实在有点乱来。  

但是他又有点头痛,该如何说墨伊伊。  

故而略微犹豫了一下。  

白小馨已经说道:“我喜欢老板传授我知识。我喜欢老板博学的样子。”  

“他和我的师父不一样,她懂得比我的师父更多。所以我比起师父更喜欢老板。”  

墨伊伊点了点头:“这就是师父的风采所在。师父,你要记住师父是你的师父一样的,都是你的师父。”  

方钧见此,又没有插手的打算了。  

墨伊伊终究还是识得大体?  

白小馨狐疑道:“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吗?第一任和第二任的区别?”  

墨伊伊笑道:“就是第一任和第二任的区别。”  

白小馨道:“那么师姐你问我这个干什么?这不是…”  

白小馨想到了方钧曾经跟她说过的,她的师姐偶尔有些糊涂。  

于是,她话锋一转:“我知道了,师姐。师父和师父都是一样的。”  

墨伊伊笑容灿烂地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方钧虽然觉得有些微妙,但一想到白小馨之前离谱的举动。  

就觉得墨伊伊这种教育白小馨的方法还算可行。  

总之,不能让白小馨的三观歪了。  

墨伊伊也在有点依赖他了,这不好,应该要稍微疏远。  

可是现在白小馨刚来。  

墨伊伊的心情不稳定。  

稍微疏远墨伊伊又好像不好。  

这就是养孩子的烦恼吗?  

真是头痛。  

方钧想起他为导师带孩子的时候,导师的大儿子没有喝到导师买的奶茶。  

小女儿喝到了。  

大儿子脸色就不好看。  

哪怕方钧从每月几百块钱的补助中掏出十块钱购买奶茶给大儿子,大儿子的脸色也不行。  

现在墨伊伊就是在这个关头。  

即便不是也要是。  

方钧觉得自己要以自己的态度去纠正墨伊伊的一些想法。  

墨伊伊对着白小馨继续道:“那个玄冥之玉呢?玄冥之玉不是什么玄冥之宫的关券吗?”  

“玄冥之宫什么时候开启,到时凭借你的福祸之眼,和我的幸运,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  

白小馨道:“这个我不知道。玄冥之宫是出身于千石之域的一位金丹前辈留下的秘境。”  

“每隔百年开启一次。”  

“但这百年的时机是不固定的,早几年,晚几年都有可能。”  

“即将开启的时候,玄冥之玉就会指引持有者前去。”  

“然而,玄冥之宫内有着结丹机缘。”  

“所以,持有玄冥之玉的都基本是筑基后期。”  

“师姐和我一同前去可能有危险。”  

墨伊伊道:“莫怕,不是有师父吗?到时候可是师父打头阵的。”  

方钧自从经历过龙门盛会后,虽然排斥下副本,但排斥的是存在着极大风险的副本。  

对于那些明显是有好处的副本不会视而不见。  

墨伊伊是了解的方钧的性格。  

故而在听到玄冥之宫的好处后,也仍旧提出了方钧会前往。  

白小馨:“老板,你会前往吗?”  

方钧道:“这点看情况,如果当天我卜卦出来的结果不好,我是不会去的。”  

白小馨道:“飞霞那个老石头就会前往。”  

墨伊伊问道:“这是为什么?”  

白小馨道:“飞霞上人自从参悟了什么福祸相对论后,就对于这种冒险之事越发谨慎。”  

“比如说这次玄冥之玉的消劫,按理说她亲自出马会比徒弟要稳。”  

“可是她并没有这样做。”  

“宁可派遣徒弟出马,也绝对不会让自己去。”  

“也自认为只要消除掉玄冥之玉上的灾劫后,即便徒弟的实力不足。”  

“在进入了玄冥之宫后依旧能够在福缘之下有所收获。”  

墨伊伊道:“真的能够全部瓦解一个事物上的所有灾祸?”  

白小馨道:“不可以的。其实我刚才引动了师姐身上的灾祸后,又有灾祸在师姐身上出现了。”  

“纯洁无瑕的福缘是不存在的。”  

“我最多可以消减部分灾祸,但最后一些是我无论怎么消减都会再度恢复。”  

墨伊伊道:“那个什么飞霞上人也太胆小了吧。即便是有一点灾祸的风险也不敢前往。”  

白小馨道:“她曾经告诉过我,她这不是胆小,而是谨慎。她年轻的时候见识过太多的打打杀杀,年龄越大越觉得这是不行的。”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只有小心谨慎才能够走得长远。”  

墨伊伊道:“那说白了还是胆小,师父这才是谨慎,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会跟乌龟一样缩头缩尾到天荒地老。”  

白小馨道:“我却觉得未必是如此。飞霞上人掌握了天机之道,可是她对于天机之道又没有老板那么精通。”  

“对于未来不定的命运心生畏惧,故而才畏缩不前。”  

“老板是能够看破未来的命运的,才成竹在胸。”  

墨伊伊否认道:“不是的,师父哪怕面对不定的命运也会奋勇直前。”  

“不,不仅是这样的。”  

“师父哪怕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