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等量齐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千石之域。  

鲤光内海。  

以盛产鲤光鱼闻名。  

当然,这是修仙界的叫法,鲤光鱼也是修仙界的特产。  

环绕四方的凡人国度就根据相对地理位置称呼为东、南、西、北海。  

此刻,鲤光海的东南方向的高天上,正有两道遁光朝着北边飞去。  

那边地区灵脉稀薄。  

近乎没有。  

是千石之地有名的贫瘠之地。  

“该死,竟然要和小师妹一起出行。”  

四师兄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但还是忍不住朝旁边看去。  

那是一个穿着轻柔罗裙,样貌只有十二岁的黑发女孩。  

不仅是样貌,整个人也小小的,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  

非是童颜,而是整体形体的幼小。  

但她很可爱,不仅样貌的是可爱的,连法力能量循环,也是美丽的。  

就像可爱的猫咪一样。  

人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  

“嗡——!”  

四师兄再度忍不住一哆嗦:“可爱是可爱了,可是却…”  

他不敢多想。  

因为小师妹的神识实在是敏锐。  

哪怕是溢散在外的一点点波动,都会被她感知得清楚。  

“不好!小师妹看了过来了。”  

小师妹眼睛清澈透亮,可其中充斥了淡漠,那不仅仅是对四师兄的淡漠。  

而是一种对世间万物,宛若天道不仁的淡漠:“师兄,你在想什么?”  

四师兄喏喏道:“我只是想到了小师妹的厉害,忍不住发抖。”  

是的。  

四师兄实话实说了。  

他知道,只要他说了谎,小师妹都会辨别出来。  

故而与其让她生厌,也会实话实说。  

小师妹的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淡漠:“四师兄,你错了,其实我并不会因为你想的这些就对你生厌。”  

“毕竟人对于路边的石头发脾气,实在是没有教养。”  

“如若讨厌的话,那更不应该。”  

“因为石头太多,每个都讨厌的话,就杀之不绝。”  

四师兄低头,谦卑地道:“小师妹,你说的是。”  

小师妹不答道:“对了,你上面那石头又吩咐了什么命令。”  

“如果不是什么有趣的,我突然想回去了。”  

四师兄:“…”  

你为什么在没有知道任务的时候就跟来?  

现在又想到没有趣的话就又返回?  

四师兄低声道:“师父叫你去做福祸平衡之事。”  

说着,他拿出玄冥之玉:“上面有着灾祸,师父叫你斩去,只留祥瑞。”  

小师妹淡漠道:“又是这样的事情,太无聊了。”  

“那老石头还真以为她能尽享世间之福,登临金丹?”  

“我看她已经灾劫重重,命不久矣。”  

这话四师兄哪里敢接啊。  

不讨论什么身份地位,礼法之类的事物。  

就说他只有筑基二重的实力,师父可是筑基七重。  

倘若他大不敬的话。  

一只手就能够碾死他。  

小师妹说是小师妹,其实并不是他们这一脉的小师妹。  

而是栖霞派当代年龄最小的师妹。  

她师父断霞上人羽化后,她就成了孤脉。  

栖霞派的派主栖霞上人,本想叫她收徒,延续这一脉。  

可是她并不愿意。  

直接来到了四师兄师父的门下,直言道要收四师兄的师父飞霞上人收。  

她现在是飞霞上人一脉的了。  

什么断霞一脉跟她无关。  

说实在的,很不合规矩。  

但经过种种原因,终究是成了。  

而四师兄的师父飞霞上人也有了能够稍微指挥小师妹办事的能力。  

“呦,这不是飞霞老道的四弟子吗?竟然敢出来闲逛。”  

“嘿嘿,还带着一个女弟子,是你们新收的小师妹吗?我会代替你的师父好好心疼一下的。”  

两道阴测测的声音一前一后传来。  

四师兄感应到两道筑基四重的气息,在探查到人影后,瞬间大惊:“是碧水二蛟!”  

两个身着墨绿长袍的男子,一人手持分水刺,一人腰缠软剑,脸上都带着狰狞的笑意。  

他们周身萦绕着淡淡的水雾,四周的空气都诡异地结出冰霜。  

“小四儿,你师父当年种下的孽,今日就要由你来偿还了。“  

持分水刺的男子阴笑道,露出的牙齿泛着诡异的青色。  

通常来说,筑基期修士没有什么生死大仇。  

毕竟作为修仙者,求的是长生,求的是大道。  

为何要打打杀杀?  

即便有着仇怨,也有很多办法去化解的。  

不是非要拼个生死。  

然而,都说了是通常来说了。  

有时候在修道的生涯中,总是不可避免的结下一些需要分个生死的敌人。  

而不幸的是碧水二蛟就是飞霞上人的这种死敌。  

当年还在炼气的时候。  

在一处秘境的争夺中,飞霞上人强势地夺取了两者的筑基机缘。  

还将其打成重伤。  

要不是种种意外,碧水二蛟都死了,更不可能今后又成功筑基然而仇恨终究是种下了。  

重伤导致的耽搁的时间可是难以弥补的对于任何有望上进的筑基来说。  

时间都是宝贵的东西。  

那意味着登临金丹的可能性。  

当年被誉为和飞霞上人一样天才的碧水二蛟,在飞霞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